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五四」時期全國影響最大的組織 「新民學會」為中國革命輸送人才

歷史長河

「五四」時期全國影響最大的組織  「新民學會」為中國革命輸送人才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五四」時期全國影響最大的組織 「新民學會」為中國革命輸送人才

2022年04月14日 10:42 最後更新:04月24日 15:35

中國共產黨1921成立前的「五四運動」前後,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段相當混亂的時期,中國社會出現過很多關心國家前途命運的議政論政團體,這些組織中的很多成員,後來都走上革命的道路,有人追求資產階級式改良,有人主張無產階級革命,徹底地推翻不合理的舊制度,改造腐朽的社會,共同建立了新中國。其中以1918年4月14日在湖南長沙成立的該省反帝反封建核心組織「新民學會」影響最大。

近代湖南,天傑地靈,英才輩出,譚嗣同、陳天華、黃興、蔡鍔等一大批出類拔萃的政治軍事人才,在湖南歷史上乃至全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然而,這些人物或以個體存在,或者附屬外省政治團體,終究未能在湖南境內形成足夠大的力量。戊戌變法時期,湖南的南學會開了湖南學會之先,但這個提倡新學、宣講新知的學會只開講約3個月,就遭保守人士攻擊而輟講,終因時間短暫而無所作為。

更多相片
新民學會成立舊址:溈痴寄廬。

中國共產黨1921成立前的「五四運動」前後,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段相當混亂的時期,中國社會出現過很多關心國家前途命運的議政論政團體,這些組織中的很多成員,後來都走上革命的道路,有人追求資產階級式改良,有人主張無產階級革命,徹底地推翻不合理的舊制度,改造腐朽的社會,共同建立了新中國。其中以1918年4月14日在湖南長沙成立的該省反帝反封建核心組織「新民學會」影響最大。

青年毛澤東曾以「二十八畫生」署名徵友。(央視截圖)

然而,由毛澤東、蔡和森、蕭子升等發起成立的新民學會則不同,不但喚醒湖南青年的革命熱情,更成為「五四」時期全國影響力最大的進步組織,在高峰時,曾擁有100多名會員,舉辦並推動了很多活動,活躍三年。

毛澤東(左四)、羅章龍(左六)與新民學會部分成員。(網上圖片)

但是,志存高遠的毛澤東認為還不夠,為了和同學們一同討論個人和國家的前途等問題,尋找改造國家和社會的方針大計,必須認識更多的朋友。1915年9月,他在長沙城內各中等學校傳達室門口貼有一張《徵友啟事》:

學會早期骨幹成員後來都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央視截圖)

他首先收到的回應是長沙第一聯合中學的羅章龍,並立即回復,還引用了《莊子》裡的兩句話:「空谷足音,蛩然色喜」,約好星期日上午到圖書館見面,來時手持報紙為記。他倆談了三個多小時,談人生、談處世、談治學,談宇宙觀和社會改造等問題。這次會面被羅的同鄉、毛的一師同學彭道良稱為「三奇會」。

留法新民學會成員在蒙達爾紀公園合影。(網上圖片)

1918年4月14日,一群風華正茂的青年——毛澤東、蔡和森、蕭子升、蕭三、陳紹休、羅章龍、鄒鼎丞、張昆弟、鄒蘊真、周名弟、陳書農、葉瑞齡、何叔衡、李維漢14人,來到一個名為「溈痴寄廬」的小院子,那是蔡和森全家在母親葛健豪的帶領下一年前移居長沙而租住的地方,俗稱劉家台子。一個跟中國命運相連的進步組織就在這裡召開成立大會,並也隨著革命航船的前行載入史冊。

新民學會成員在上海半淞園。(網上圖片)

五四運動爆發後,毛澤東和在湘新民學會會員積極組織領導湖南地區學生愛國運動,推動湖南省學生聯合會的成立,更發動和領導驅逐軍閥張敬堯的運動並取得勝利。

1919年11月26日新民學會成員在長沙合影,後排左起第四為毛澤東。(網上圖片)

之後,學會又成立了俄羅斯研究會。1920年8至11月,新民學會發起湖南人民自治運動,主張「湘人自治」。期間,在法國的蔡和森在與毛澤東的通信中首先提出了成立中國共產黨的主張,得到毛澤東的回應「我沒有一個字不贊成」。為湖南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作理論和組織上的準備。

由毛澤東任主編兼主筆的《湘江評論》創刊號。

值得一提的是,由學會和湖南學生聯合會合辦、毛澤東擔任主編兼主筆的《湘江評論》周報也成為當時影響甚大的輿論陣地,雖然只出版5期即被湖南督軍兼省長張敬堯查封,但毛澤東在該報發表的41篇文章在全國皆有回響。

新民學會成立舊址:溈痴寄廬。

新民學會成立舊址:溈痴寄廬。

然而,由毛澤東、蔡和森、蕭子升等發起成立的新民學會則不同,不但喚醒湖南青年的革命熱情,更成為「五四」時期全國影響力最大的進步組織,在高峰時,曾擁有100多名會員,舉辦並推動了很多活動,活躍三年。

而且,在其早期的78名成員中,有41位後來成為中國共產黨員,對中共早年的建設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其發起人之一毛澤東和創會成員何叔衡成為「中共一大」代表,而蔡和森、蕭子升則以勤工儉學身份留學法國,探求改造中國之路。

這個於104年前的今天誕生的組織的成立及其帶來的影響力,要追溯到中共建國領袖毛澤東的青葱歲月。1914年,毛澤東考上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瀟灑自如,風華正茂,入學僅幾個月的時間就結交了蔡和森、張昆弟、李維漢、羅學瓚、陳昌、陳紹休,以及比自己大七歲的何叔衡等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學。

青年毛澤東曾以「二十八畫生」署名徵友。(央視截圖)

青年毛澤東曾以「二十八畫生」署名徵友。(央視截圖)

但是,志存高遠的毛澤東認為還不夠,為了和同學們一同討論個人和國家的前途等問題,尋找改造國家和社會的方針大計,必須認識更多的朋友。1915年9月,他在長沙城內各中等學校傳達室門口貼有一張《徵友啟事》:

「今日國家正處於危急存亡之秋。政府當局無一人可以信賴,吾人擬尋求志同道合之人,組織團體,其宗旨主要為砥礪品行,研究學術及改造國家。凡對此有興趣之同學,皆請惠賜大函,俾能約期私下聚談。嚶其鳴矣,求其友聲。」啟事的署名是「二十八畫生」。

這個徵友啟事反應不算熱烈,用毛澤東的話來說:「僅有三個半人回信」,即陳章甫、羅學瓚、羅章龍,另「半個」是指李立三。雖然和應者不多,而且還差點鬧出一場風波來——有人懷疑其動機,有的甚至猜測「二十八畫生」是在找女朋友,可毛澤東並沒有放棄對「組織團體」的渴望。

毛澤東(左四)、羅章龍(左六)與新民學會部分成員。(網上圖片)

毛澤東(左四)、羅章龍(左六)與新民學會部分成員。(網上圖片)

他首先收到的回應是長沙第一聯合中學的羅章龍,並立即回復,還引用了《莊子》裡的兩句話:「空谷足音,蛩然色喜」,約好星期日上午到圖書館見面,來時手持報紙為記。他倆談了三個多小時,談人生、談處世、談治學,談宇宙觀和社會改造等問題。這次會面被羅的同鄉、毛的一師同學彭道良稱為「三奇會」。

彭道良的解釋是:陳聖皋和羅章龍是「聯中」的「二奇」,毛澤東則被同學戲稱為普魯士著名將領毛奇。彭還告訴羅章龍:毛澤東「品學兼優,且具特立獨行之性格。他常語人:丈夫要為天下奇,即讀奇書、交奇友,創奇跡,作個奇男子……此君可謂奇特之士,因此同學中戲稱為毛奇,且語意雙關」。從此,毛澤東和羅章龍成為摯友,他也是參加新民學會成立會議的「十四分之一」。

學會早期骨幹成員後來都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央視截圖)

學會早期骨幹成員後來都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央視截圖)

1918年4月14日,一群風華正茂的青年——毛澤東、蔡和森、蕭子升、蕭三、陳紹休、羅章龍、鄒鼎丞、張昆弟、鄒蘊真、周名弟、陳書農、葉瑞齡、何叔衡、李維漢14人,來到一個名為「溈痴寄廬」的小院子,那是蔡和森全家在母親葛健豪的帶領下一年前移居長沙而租住的地方,俗稱劉家台子。一個跟中國命運相連的進步組織就在這裡召開成立大會,並也隨著革命航船的前行載入史冊。

會議通過了毛澤東、鄒彝鼎起草的會章。選舉蕭子升為總幹事,毛澤東、陳書農為幹事。根據會章,新民學會的宗旨是:「革新學術,砥礪品行,改良人心風俗。」接著,蔡和森和毛澤東先後赴北京,了解當時興起的赴法勤工儉學運動,並為湖南學生爭取了25個名額。

留法新民學會成員在蒙達爾紀公園合影。(網上圖片)

留法新民學會成員在蒙達爾紀公園合影。(網上圖片)

五四運動爆發後,毛澤東和在湘新民學會會員積極組織領導湖南地區學生愛國運動,推動湖南省學生聯合會的成立,更發動和領導驅逐軍閥張敬堯的運動並取得勝利。

1920年5月,在上海半淞園會議上,確定了學會的作風為:潛在切實,不務虛榮,不出風頭。同年7月,旅法新民學會會員蔡和森、李維漢、向警予、蔡暢、蕭子升等13人在蒙達爾紀公園召開會議,確定學會方向是「改造中國與世界」,並得到長沙的毛東等和應。同月,毛澤東、何叔衡、彭璜、易禮容等長沙新民學會會員,聯絡教育界和社會上層人士姜濟寰、左學謙、方維夏等發起成立「文化書社」,傳播馬克思主義。

新民學會成員在上海半淞園。(網上圖片)

新民學會成員在上海半淞園。(網上圖片)

之後,學會又成立了俄羅斯研究會。1920年8至11月,新民學會發起湖南人民自治運動,主張「湘人自治」。期間,在法國的蔡和森在與毛澤東的通信中首先提出了成立中國共產黨的主張,得到毛澤東的回應「我沒有一個字不贊成」。為湖南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作理論和組織上的準備。

1920年秋,毛澤東等在長沙建立共產黨早期組織和社會主義青年團,新民學會優秀分子陸續加入,至1920年底,會員已達70人。1921年1月,該會在長沙召開新年大會,大多數會員主張以「改造中國與世界」作為新民學會的共同目的,並贊成馬克思主義。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後,新民學會很多成員陸續加入這個更具規模的全國性組織,學會也逐漸停止活動。

1919年11月26日新民學會成員在長沙合影,後排左起第四為毛澤東。(網上圖片)

1919年11月26日新民學會成員在長沙合影,後排左起第四為毛澤東。(網上圖片)

值得一提的是,由學會和湖南學生聯合會合辦、毛澤東擔任主編兼主筆的《湘江評論》周報也成為當時影響甚大的輿論陣地,雖然只出版5期即被湖南督軍兼省長張敬堯查封,但毛澤東在該報發表的41篇文章在全國皆有回響。

這個由一批追求進步的青年學生成立於湖南嶽麓山下的學會雖然只活躍了大約三年,但其發起和組織的活動如留法勤工儉學、驅張運動、自治運動,影響深遠,及至全國,由其傳播的新文化、新思想,以及馬克思主義及其相關宣講活動不但啟發了眾多湖南青年,也為中國革命培養和輸送大量人才,當中包括中共早期領袖如蔡和森、毛澤東,以及兩位婦女運動先驅向警予、蔡暢等。學會注重理論探討和實踐活動的發展方向及模式,對後來的中國革命具有啟發作用,其歷史貢獻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由毛澤東任主編兼主筆的《湘江評論》創刊號。

由毛澤東任主編兼主筆的《湘江評論》創刊號。

新民學會十分重視作風建設,學會會章明確規定不虛偽、不懶惰、不浪費、不賭博、不狎妓「五不」紀律,入會者須滿足勤奮、誠懇、奮鬥、服從真理四個條件,會員必須具備「潛在切實、不務虛榮、不出風頭」三大作風。後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紀「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就受此啟發。

往下看更多文章

失明欲見太陽 「扣盤捫燭」誤認長笛為太陽

2024年04月26日 20:00

「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宋朝蘇軾所寫的《日喻》,當中有言:「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扣盤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為日也。」

從前,有戶人家生下一個男嬰。本應是天大的喜事,卻沒想到這名男嬰出生時雙目就失明了。家人雖感到惋惜,卻不因此而薄待小男孩,反而對他更為疼愛。因此,就算男孩從未見過一件實實在在的東西也不感到氣餒。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有天,男孩漫步於大街小巷中。熠耀的陽光灑在他的身上,照得他心中暖洋洋的。當時的他還不知道太陽的存在,所以他便隨便向一名路人問道:「今天天氣怎麼那麼暖和啊?」路過的人聽到便如實回答:「那是因為今天陽光普照吧!」聽過路人的回覆後,男孩平生第一次在心中萌生出如此強烈的願望:想知道太陽是怎麼樣的。於是,他向前摸索了幾步,再次攔住了一個過路人問道:「我眼睛看不見,你可以告訴我太陽是怎麽樣的嗎?」過路人心裡感到奇怪,但因看到男孩呆滯的眼神,還是盡力地描述太陽的模樣:「太陽呀,形狀就像個銅盤吧!」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男孩得到想要的答案後,便迫不及待地趕回家。還沒等到他回家,他的家人便聽到他焦急的聲音從遠處傳來。「快⋯⋯快給我一個銅盤!」銅盤拿到手後,他便用手敲打了兩下。銅盤錚錚作響,只見他聽到銅盤發出的當當響聲後就高興地喊道:「我聽見太陽了!我聽見太陽了!」周圍的人都不禁楞了一下,隨即便是一陣哄堂大笑。其中一個人笑著對他說:「那是敲銅盤的聲音,太陽可不會發出聲音呢!」男孩聽了,懊喪地問道:「那……太陽究竟是什麽樣子呢?」那個人告訴他:「太陽之所以是太陽,是因為它會發光,就像蠟燭一樣!」於是男孩馬上又讓家人找出一根蠟燭。他把蠟燭從上到下摸了個遍,邊摸還邊想著:這下我終於知道太陽長什麼樣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之後過了好幾日,男孩無意中碰到一根長笛。他隨手一摸,然後又突然跳了起來,大聲喊道:「我又摸到太陽了!」

後人據此提煉出「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比喻不經實踐,認識片面,難以得到真知。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