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西北軍鎮成「變法特區」 北宋西軍曾大破西夏30萬大軍

歷史長河

西北軍鎮成「變法特區」  北宋西軍曾大破西夏30萬大軍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西北軍鎮成「變法特區」 北宋西軍曾大破西夏30萬大軍

2022年05月04日 10:03 最後更新:10:49

昨日(5月3日)本欄提及北宋的西北軍,在「王安石變法」之軍事改革打造之下,成為一支精銳之師,扭轉了北宋與西夏交戰的被動局面。王安石變法不只是以「求富」為目標的經濟改革,也有展開以「強軍」為目標的軍事改革。然而,任何時代的改革,目的只為「富國強兵」,而檢討軍事改革成敗的標準,最終要看是否在外作戰中佔據優勢,並取得成效。

北宋禁軍曾為一支強悍作戰隊。(網上圖片)

北宋禁軍曾為一支強悍作戰隊。(網上圖片)

針對北宋,軍隊可分為禁軍、廂軍和鄉兵三部分,其中廂軍和鄉兵戰鬥力相對較弱。而作為軍中主力軍隊的禁軍,同樣分為三部分:「河北禁軍」、「西北禁軍」以及「中央禁軍」,可是,所倚重的「河北禁軍」及「中央禁軍」因承平日久,有餉無戰,北宋的「中央禁軍」早已腐化墮落。所以,直接改革「中央軍」的難度特別大,也不太現實。「王安石變法」於是將軍事改革的重點,以西北地區的軍隊整頓為主。

更多相片
北宋禁軍曾為一支強悍作戰隊。(網上圖片)

昨日(5月3日)本欄提及北宋的西北軍,在「王安石變法」之軍事改革打造之下,成為一支精銳之師,扭轉了北宋與西夏交戰的被動局面。王安石變法不只是以「求富」為目標的經濟改革,也有展開以「強軍」為目標的軍事改革。然而,任何時代的改革,目的只為「富國強兵」,而檢討軍事改革成敗的標準,最終要看是否在外作戰中佔據優勢,並取得成效。

王安石畫像。(網上圖片)

針對北宋,軍隊可分為禁軍、廂軍和鄉兵三部分,其中廂軍和鄉兵戰鬥力相對較弱。而作為軍中主力軍隊的禁軍,同樣分為三部分:「河北禁軍」、「西北禁軍」以及「中央禁軍」,可是,所倚重的「河北禁軍」及「中央禁軍」因承平日久,有餉無戰,北宋的「中央禁軍」早已腐化墮落。所以,直接改革「中央軍」的難度特別大,也不太現實。「王安石變法」於是將軍事改革的重點,以西北地區的軍隊整頓為主。

遼、北宋、西夏時期全地圖。(網上圖片)

就某種意義上,宋朝西北軍鎮,是王安石變法的「特區」,經過整頓後的西北軍隊,擁有獨立的指揮權與統兵權。而事實上,在西北地區當中的禁軍中,北宋西軍因為駐紮於民風彪悍的陝西,又長期對夏戰爭,因而長期保持強悍戰鬥力,當時也湧現不少北宋名將與強軍,著名的部隊有「府州折家軍」、「麟州楊家將」、「青澗城種家軍」等。由於西軍將領一般世代相承,與我們普遍所認知的「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的普通宋軍比較,戰力必然高得多。將西夏打得貼貼服服的,就是這一批西軍。

宋軍蠟像。(網上圖片)

西軍上下能苦鬥,肯犧牲,天下聞名。他們除了正軍,據《宋史》載,其他還有「蕃兵」,也有民間組織如「河北河東強壯」、「河東陝西弓箭手」,以及「河北等路弓箭社」等,他們都與西夏及青唐羌糾纏百年,作戰經驗豐富;而陝西諸路的山地軍,一家數代都為西軍效力。另外,西軍在面對西夏戰事慢慢佔優的因素,也在於宋軍攻佔了西夏控制的產馬區,不需再過份倚賴購入戰馬,這對建立一支自主性強軍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宋人所繪的金人騎兵。(網上圖片)

據載,在公元1098年,西夏梁太后挾小皇帝李乾順親自指揮,動員30萬大軍,由六路都統軍嵬名阿埋負責包圍了平夏城,西壽監軍司妹勒都逋則率領攔截部隊對付宋朝援軍,運用不同戰術,包括挖地道、造樓車等,日夜努力不懈地攻擊平夏城。

王安石畫像。(網上圖片)

王安石畫像。(網上圖片)

就某種意義上,宋朝西北軍鎮,是王安石變法的「特區」,經過整頓後的西北軍隊,擁有獨立的指揮權與統兵權。而事實上,在西北地區當中的禁軍中,北宋西軍因為駐紮於民風彪悍的陝西,又長期對夏戰爭,因而長期保持強悍戰鬥力,當時也湧現不少北宋名將與強軍,著名的部隊有「府州折家軍」、「麟州楊家將」、「青澗城種家軍」等。由於西軍將領一般世代相承,與我們普遍所認知的「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的普通宋軍比較,戰力必然高得多。將西夏打得貼貼服服的,就是這一批西軍。

遼、北宋、西夏時期全地圖。(網上圖片)

遼、北宋、西夏時期全地圖。(網上圖片)

西軍上下能苦鬥,肯犧牲,天下聞名。他們除了正軍,據《宋史》載,其他還有「蕃兵」,也有民間組織如「河北河東強壯」、「河東陝西弓箭手」,以及「河北等路弓箭社」等,他們都與西夏及青唐羌糾纏百年,作戰經驗豐富;而陝西諸路的山地軍,一家數代都為西軍效力。另外,西軍在面對西夏戰事慢慢佔優的因素,也在於宋軍攻佔了西夏控制的產馬區,不需再過份倚賴購入戰馬,這對建立一支自主性強軍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宋軍蠟像。(網上圖片)

宋軍蠟像。(網上圖片)

據載,在公元1098年,西夏梁太后挾小皇帝李乾順親自指揮,動員30萬大軍,由六路都統軍嵬名阿埋負責包圍了平夏城,西壽監軍司妹勒都逋則率領攔截部隊對付宋朝援軍,運用不同戰術,包括挖地道、造樓車等,日夜努力不懈地攻擊平夏城。

西夏大軍包圍攻擊了13天,最終無功而返,而且在撤退中,還遭到宋軍的追殺、截殺,死傷無數。從此,宋軍開始控制橫山,西夏逐漸喪失了防禦北宋的最後屏障,由攻轉守。相反,宋軍由守轉攻。自此,北宋「西北軍」也成為了宋軍中最有戰鬥力的一支隊伍。

宋人所繪的金人騎兵。(網上圖片)

宋人所繪的金人騎兵。(網上圖片)

不少人都認為,如果沒有金滅北宋,北宋滅西夏是遲早的事,然而,歷史並沒有給北宋「西北軍」證明自己的機會;相反「西北軍」在北宋末年,在西夏軍與金軍的夾擊下潰散,散在汴梁、河北、河東、陝西,甚至在江南。到了後來,即使散出來騎兵,大都被岳飛和吳階等抗金軍吸收,成為抗擊金軍的中堅,但西軍已再沒有冠絕天下的名聲功績了。

往下看更多文章

失明欲見太陽 「扣盤捫燭」誤認長笛為太陽

2024年04月26日 20:00

「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宋朝蘇軾所寫的《日喻》,當中有言:「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扣盤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為日也。」

從前,有戶人家生下一個男嬰。本應是天大的喜事,卻沒想到這名男嬰出生時雙目就失明了。家人雖感到惋惜,卻不因此而薄待小男孩,反而對他更為疼愛。因此,就算男孩從未見過一件實實在在的東西也不感到氣餒。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有天,男孩漫步於大街小巷中。熠耀的陽光灑在他的身上,照得他心中暖洋洋的。當時的他還不知道太陽的存在,所以他便隨便向一名路人問道:「今天天氣怎麼那麼暖和啊?」路過的人聽到便如實回答:「那是因為今天陽光普照吧!」聽過路人的回覆後,男孩平生第一次在心中萌生出如此強烈的願望:想知道太陽是怎麼樣的。於是,他向前摸索了幾步,再次攔住了一個過路人問道:「我眼睛看不見,你可以告訴我太陽是怎麽樣的嗎?」過路人心裡感到奇怪,但因看到男孩呆滯的眼神,還是盡力地描述太陽的模樣:「太陽呀,形狀就像個銅盤吧!」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男孩得到想要的答案後,便迫不及待地趕回家。還沒等到他回家,他的家人便聽到他焦急的聲音從遠處傳來。「快⋯⋯快給我一個銅盤!」銅盤拿到手後,他便用手敲打了兩下。銅盤錚錚作響,只見他聽到銅盤發出的當當響聲後就高興地喊道:「我聽見太陽了!我聽見太陽了!」周圍的人都不禁楞了一下,隨即便是一陣哄堂大笑。其中一個人笑著對他說:「那是敲銅盤的聲音,太陽可不會發出聲音呢!」男孩聽了,懊喪地問道:「那……太陽究竟是什麽樣子呢?」那個人告訴他:「太陽之所以是太陽,是因為它會發光,就像蠟燭一樣!」於是男孩馬上又讓家人找出一根蠟燭。他把蠟燭從上到下摸了個遍,邊摸還邊想著:這下我終於知道太陽長什麼樣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之後過了好幾日,男孩無意中碰到一根長笛。他隨手一摸,然後又突然跳了起來,大聲喊道:「我又摸到太陽了!」

後人據此提煉出「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比喻不經實踐,認識片面,難以得到真知。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