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中原公主外嫁促成政治聯盟 古代「和親」旨在財物

歷史長河

中原公主外嫁促成政治聯盟   古代「和親」旨在財物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中原公主外嫁促成政治聯盟 古代「和親」旨在財物

2022年05月11日 10:00 最後更新:12:20

「和親」是指君主將自己或宗室的女兒嫁給他國君主以示兩國友好,增進關係,乃具有政治目的的聯姻。但為何「和親」總是中原王朝把公主嫁給遊牧民族的單于、可汗,而不是遊牧民族的郡主嫁給中原王朝的君主?

在傳統華夷思想中,將中原王朝的女子嫁給其藩屬國或冊封國的君主或王族,又或者嫁給「外夷」,有確立臣屬關係的象徵。所以我們幾乎見不到,有遊牧民族的公主嫁給中原王朝的皇帝皇子。至於另一方面,遊牧民族接受中原「和親」,所求的目的並非只求與中原國家定立臣屬關係。

更多相片
仇英畫作《明妃出塞圖》中的明妃即是漢代時的王昭君。(網上圖片)

「和親」是指君主將自己或宗室的女兒嫁給他國君主以示兩國友好,增進關係,乃具有政治目的的聯姻。但為何「和親」總是中原王朝把公主嫁給遊牧民族的單于、可汗,而不是遊牧民族的郡主嫁給中原王朝的君主?

從戰國時期開始,北方匈奴不斷南侵搶掠物資。(網上圖片)

宏觀一點看看東亞地區民族的歷史。基於氣候的因素,中原民族,通過耕種的形式充實自己,至於北方遊牧民族則要逐水而居,四野為家,到處遊走來「獲取」資源來充實自己,這種生活方式,他們一旦「南侵」,也就是從中原地區「獲取」他們所必需的一些物資,比如糧食、絹帛等,從農耕民族看來,這顯然是掠奪財物。

畫作中的女子「和親」場面。(網上圖片)

當中原諸侯國不斷地反擊,並修築長城後,匈奴組織的小規模軍事行動,能夠獲得的物資越來越少。尤其是長城系防禦方式,能夠防禦和限制遊牧民族小規模、分散式、日常化進入農耕地區搶掠行動。但是,先秦時期「初階長城」其實不夠高,也不穩固,每當遊牧民族大規模南侵時,他們會拆毀長城,打開缺口,進入中原農耕地區,所以,的確難以有效阻止他們的行動。而今他們一旦要南下搶掠,就要組織規模比較大的軍事行動,武裝需要萬人以上的規模。

「出塞昭君」是家喻戶曉的古代傳說故事。(網上圖片)

相反,當中原王朝實力不足,無法通過正面決戰擊敗遊牧民族大規模軍事入侵時,就只能採取其他辦法,來為自己爭取時間。其中「和親」就是一個比較重要的辦法。換言之,就是打得過就不留情面去打,打不過就「和親」。

《史記·匈奴列傳》局部。(網上圖片)

然而,在公主嫁到去遊牧民族時,皇帝會賜予大量的財寶作為嫁妝。這筆收入,對於中原地區的貴族來說可能並不算很多,但對遊牧民族來說,卻相當可觀。更何況,在公主遠嫁異國他鄉,某程度上是為了國家的和平自我犧牲,皇帝會格外賞賜更多財物。在和親後,中原王朝還要經常派遣使者探望,每次均攜帶一定數額的財物。在漢代,官方至少每年一次探望和親公主,名義上「賞賜」給公主的財物,絕大多數最終都歸屬於遊牧民族的最高統治者。

仇英畫作《明妃出塞圖》中的明妃即是漢代時的王昭君。(網上圖片)

仇英畫作《明妃出塞圖》中的明妃即是漢代時的王昭君。(網上圖片)

宏觀一點看看東亞地區民族的歷史。基於氣候的因素,中原民族,通過耕種的形式充實自己,至於北方遊牧民族則要逐水而居,四野為家,到處遊走來「獲取」資源來充實自己,這種生活方式,他們一旦「南侵」,也就是從中原地區「獲取」他們所必需的一些物資,比如糧食、絹帛等,從農耕民族看來,這顯然是掠奪財物。

據了解,遊牧民族如果發展到某個階段時,如果只單靠馬牛羊駝與中原地區進行和平貿易,佔不到便宜之餘,日子會越過越窮。一旦捱不下去時,就只好再聚集,南下中原搶掠。從戰國時期開始,北方匈奴南侵不斷,他們組成小規模的隊伍,在秦國、燕國、趙國等的邊境地帶搶掠,主要就是為了獲取日常生活必需的物資。

從戰國時期開始,北方匈奴不斷南侵搶掠物資。(網上圖片)

從戰國時期開始,北方匈奴不斷南侵搶掠物資。(網上圖片)

當中原諸侯國不斷地反擊,並修築長城後,匈奴組織的小規模軍事行動,能夠獲得的物資越來越少。尤其是長城系防禦方式,能夠防禦和限制遊牧民族小規模、分散式、日常化進入農耕地區搶掠行動。但是,先秦時期「初階長城」其實不夠高,也不穩固,每當遊牧民族大規模南侵時,他們會拆毀長城,打開缺口,進入中原農耕地區,所以,的確難以有效阻止他們的行動。而今他們一旦要南下搶掠,就要組織規模比較大的軍事行動,武裝需要萬人以上的規模。

對於中原王朝來說,與遊牧民族正面會戰,未必一定會處於下風。不過,要在幾千公里的長城沿線,也就是在傳統農耕與遊牧分界線上處處駐軍,防禦日常化的小規模劫掠,成本太高。每當中原王朝的實力比較強大時,就會主動出擊,又或者正面迎戰,只要能夠取得一次大規模的勝利,就會大大打擊人口相對較少的遊牧民族,換來幾年的邊境安定。

畫作中的女子「和親」場面。(網上圖片)

畫作中的女子「和親」場面。(網上圖片)

相反,當中原王朝實力不足,無法通過正面決戰擊敗遊牧民族大規模軍事入侵時,就只能採取其他辦法,來為自己爭取時間。其中「和親」就是一個比較重要的辦法。換言之,就是打得過就不留情面去打,打不過就「和親」。

所以,回答文章上述問題,遊牧民族政權為何願意接受和親?他們當然也知道這是中原王朝的緩兵之計,但在「和親」的過程中,中原王朝會以「賞賜」和親的公主為名,按照既定時間,穩定地給予遊牧民族政權的最高統治者大批財物。

「出塞昭君」是家喻戶曉的古代傳說故事。(網上圖片)

「出塞昭君」是家喻戶曉的古代傳說故事。(網上圖片)

然而,在公主嫁到去遊牧民族時,皇帝會賜予大量的財寶作為嫁妝。這筆收入,對於中原地區的貴族來說可能並不算很多,但對遊牧民族來說,卻相當可觀。更何況,在公主遠嫁異國他鄉,某程度上是為了國家的和平自我犧牲,皇帝會格外賞賜更多財物。在和親後,中原王朝還要經常派遣使者探望,每次均攜帶一定數額的財物。在漢代,官方至少每年一次探望和親公主,名義上「賞賜」給公主的財物,絕大多數最終都歸屬於遊牧民族的最高統治者。

也就是說,「和親」的主要意義在於,通過一個相對比較委婉的方式,由中原王朝「定期」給予遊牧民族最高統治者一筆財物收入,既滿足遊牧民族的財物要求,又能保全中原王朝的面子。和親只是表面,本質是財物。遊牧民族首領真正看重的,自然也不是公主本人。

《史記·匈奴列傳》局部。(網上圖片)

《史記·匈奴列傳》局部。(網上圖片)

從以上的邏輯著眼,我們可以推斷漢初高祖時的「白登之圍」事件,了解到為何匈奴冒頓單于,明明處於絕對優勢時,卻給予漢軍為高祖解圍,有如放高祖一條生路。因為戰爭中繳獲的財物,誰繳獲就歸誰,而和親帶來的財物卻屬於單于個人,再由單于自己分配。《史記·匈奴列傳》載:「是時匈奴以漢將眾往降,故冒頓常往來侵盜代地。於是漢患之,高帝乃使劉敬奉宗室女公主為單于閼氏,歲奉匈奴絮繒酒米食物各有數,約為昆弟以和親,冒頓乃少止。」

這同時也可以解釋,為什麼遊牧民族首領死後,公主還要繼續改嫁繼位的首領。因為,新的首領看重的不是公主本身,而是公主能夠帶給首領本人穩定的財物和收入。也能解釋到「和親」為何總是中原嫁公主,而非遊牧民族郡主嫁中原。

往下看更多文章

失明欲見太陽 「扣盤捫燭」誤認長笛為太陽

2024年04月26日 20:00

「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宋朝蘇軾所寫的《日喻》,當中有言:「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扣盤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為日也。」

從前,有戶人家生下一個男嬰。本應是天大的喜事,卻沒想到這名男嬰出生時雙目就失明了。家人雖感到惋惜,卻不因此而薄待小男孩,反而對他更為疼愛。因此,就算男孩從未見過一件實實在在的東西也不感到氣餒。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有天,男孩漫步於大街小巷中。熠耀的陽光灑在他的身上,照得他心中暖洋洋的。當時的他還不知道太陽的存在,所以他便隨便向一名路人問道:「今天天氣怎麼那麼暖和啊?」路過的人聽到便如實回答:「那是因為今天陽光普照吧!」聽過路人的回覆後,男孩平生第一次在心中萌生出如此強烈的願望:想知道太陽是怎麼樣的。於是,他向前摸索了幾步,再次攔住了一個過路人問道:「我眼睛看不見,你可以告訴我太陽是怎麽樣的嗎?」過路人心裡感到奇怪,但因看到男孩呆滯的眼神,還是盡力地描述太陽的模樣:「太陽呀,形狀就像個銅盤吧!」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男孩得到想要的答案後,便迫不及待地趕回家。還沒等到他回家,他的家人便聽到他焦急的聲音從遠處傳來。「快⋯⋯快給我一個銅盤!」銅盤拿到手後,他便用手敲打了兩下。銅盤錚錚作響,只見他聽到銅盤發出的當當響聲後就高興地喊道:「我聽見太陽了!我聽見太陽了!」周圍的人都不禁楞了一下,隨即便是一陣哄堂大笑。其中一個人笑著對他說:「那是敲銅盤的聲音,太陽可不會發出聲音呢!」男孩聽了,懊喪地問道:「那……太陽究竟是什麽樣子呢?」那個人告訴他:「太陽之所以是太陽,是因為它會發光,就像蠟燭一樣!」於是男孩馬上又讓家人找出一根蠟燭。他把蠟燭從上到下摸了個遍,邊摸還邊想著:這下我終於知道太陽長什麼樣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之後過了好幾日,男孩無意中碰到一根長笛。他隨手一摸,然後又突然跳了起來,大聲喊道:「我又摸到太陽了!」

後人據此提煉出「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比喻不經實踐,認識片面,難以得到真知。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