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晉獻公聽信寵妾讒言亂下旨 士蒍受命卻嘆「無所適從」

史空穿梭

晉獻公聽信寵妾讒言亂下旨   士蒍受命卻嘆「無所適從」
史空穿梭

史空穿梭

晉獻公聽信寵妾讒言亂下旨 士蒍受命卻嘆「無所適從」

2022年05月13日 20:00

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春秋左丘明之《左傳.僖公五年》:「孤裘尨茸,一國三公,吾誰適從。」

春秋時,晉獻公深愛寵妾驪姬,並立她為夫人。後來,驪姬想立自己的兒子奚齊為太子,於是,設計陷害非她親生的太子申生,以及兩位公子重耳與夷吾。驪姬先慫恿獻公命申生守曲沃(地),重耳守蒲(地),夷吾守屈(地),只把奚齊,以及她妹妹與獻公生的兒子卓子留在身邊,又命士蒍去築蒲城和屈城。

晉獻公寵妾驪姬禍亂朝政。(網上圖片)

晉獻公寵妾驪姬禍亂朝政。(網上圖片)

士蒍接到命令後,覺得很為難,因為這兩個城築得太堅固不好,不堅固也不好。他再三考慮之後,決定還是築得不堅固比較好些。於是偷工減料,在城牆裡填塞了許多柴草,勉強地築好了,便交給兩位公子接收。

公子重耳是個賢明的人,不願多生枝節,隨意接收了;公子夷吾卻不答應,並據實向獻公匯報。獻公知道了很生氣,便把士蒍召來,嚴辭訓斥了一頓。

晉獻公畫像。(網上圖片)

晉獻公畫像。(網上圖片)

士蒍先爬在地下磕頭,再為自己辯解:「我並不是不能築成兩座堅固的城,而是有苦衷。我曾聽說過,沒有禍事而顯得憂戚,一定會招惹禍事;沒有戰事而築城,一定會招來戰事。我當時奉命去築城,如果不去,就是違抗命令,這是不敬;如果我把城築得很堅固,將來難免不被敵人佔領,那時不容易攻打,無異幫助了敵人,這是不忠。」

他進一步解釋:「不敬、不忠都是有罪的,所以,我為了顧全這兩點才這樣做的。現在城雖不堅固,但只要主公能夠修德安民,兩位公子就會很安全,根本就用不到築城,而且,說不定三年之後就要對這兩城用兵,那時對主公而言,更不需要堅固了。」

電視劇《重耳傳奇》中,晋獻公的三位公子扮相。(圖為電視劇海報)

電視劇《重耳傳奇》中,晋獻公的三位公子扮相。(圖為電視劇海報)

獻公聽後,覺得他在狡辯;士蒍只好退了出來,心生感觸,便吟出三句詩:「狐裘尨茸,一國三公,吾誰適從?」這意思是說:用狐皮做的皮衣毛色是那樣雜亂,如果一個國家有三個君主,我真不知該聽從誰的命令呢!

「無所適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不知依從誰才好,後來多用於比喻處理一件事不知如何是好。

往下看更多文章

失明欲見太陽 「扣盤捫燭」誤認長笛為太陽

2024年04月26日 20:00

「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宋朝蘇軾所寫的《日喻》,當中有言:「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扣盤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為日也。」

從前,有戶人家生下一個男嬰。本應是天大的喜事,卻沒想到這名男嬰出生時雙目就失明了。家人雖感到惋惜,卻不因此而薄待小男孩,反而對他更為疼愛。因此,就算男孩從未見過一件實實在在的東西也不感到氣餒。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有天,男孩漫步於大街小巷中。熠耀的陽光灑在他的身上,照得他心中暖洋洋的。當時的他還不知道太陽的存在,所以他便隨便向一名路人問道:「今天天氣怎麼那麼暖和啊?」路過的人聽到便如實回答:「那是因為今天陽光普照吧!」聽過路人的回覆後,男孩平生第一次在心中萌生出如此強烈的願望:想知道太陽是怎麼樣的。於是,他向前摸索了幾步,再次攔住了一個過路人問道:「我眼睛看不見,你可以告訴我太陽是怎麽樣的嗎?」過路人心裡感到奇怪,但因看到男孩呆滯的眼神,還是盡力地描述太陽的模樣:「太陽呀,形狀就像個銅盤吧!」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男孩得到想要的答案後,便迫不及待地趕回家。還沒等到他回家,他的家人便聽到他焦急的聲音從遠處傳來。「快⋯⋯快給我一個銅盤!」銅盤拿到手後,他便用手敲打了兩下。銅盤錚錚作響,只見他聽到銅盤發出的當當響聲後就高興地喊道:「我聽見太陽了!我聽見太陽了!」周圍的人都不禁楞了一下,隨即便是一陣哄堂大笑。其中一個人笑著對他說:「那是敲銅盤的聲音,太陽可不會發出聲音呢!」男孩聽了,懊喪地問道:「那……太陽究竟是什麽樣子呢?」那個人告訴他:「太陽之所以是太陽,是因為它會發光,就像蠟燭一樣!」於是男孩馬上又讓家人找出一根蠟燭。他把蠟燭從上到下摸了個遍,邊摸還邊想著:這下我終於知道太陽長什麼樣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之後過了好幾日,男孩無意中碰到一根長笛。他隨手一摸,然後又突然跳了起來,大聲喊道:「我又摸到太陽了!」

後人據此提煉出「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比喻不經實踐,認識片面,難以得到真知。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