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建立 為抗戰勝利做出重要貢獻

歷史長河

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建立 為抗戰勝利做出重要貢獻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建立 為抗戰勝利做出重要貢獻

2022年06月07日 16:25 最後更新:06月09日 17:52

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是抗戰初期中共在香港的核心領導機構,1938年1月初設立,1942年2月因香港淪陷而結束工作,其間廣泛開展宣傳聯絡工作,積極發展華南抗日力量,周密組織省港大營救活動,為鞏固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奠定粵港地區持久抗戰武裝基礎,保護在港文化民主人士,推動抗日戰爭取得全面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八路軍香港辦事處曾隱藏於皇后大道中。

八路軍香港辦事處曾隱藏於皇后大道中。

1937年9月至10月間,中共中央決定在香港建立辦事處,最重要的原因就在於香港的特殊位置:一方面,英國當時對中日戰爭採取中立態度,因而中共可以在受干擾較少的情況下建立辦事處;另一方面,香港是一個政治環境相對寬鬆的城市,當時被迫南下香港的鄒韜奮先生曾說,在香港,「只要不直接觸犯英國人的利益,講抗戰救國是有自由的」。

更多相片
八路軍香港辦事處曾隱藏於皇后大道中。

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是抗戰初期中共在香港的核心領導機構,1938年1月初設立,1942年2月因香港淪陷而結束工作,其間廣泛開展宣傳聯絡工作,積極發展華南抗日力量,周密組織省港大營救活動,為鞏固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奠定粵港地區持久抗戰武裝基礎,保護在港文化民主人士,推動抗日戰爭取得全面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主任廖承志。

1937年9月至10月間,中共中央決定在香港建立辦事處,最重要的原因就在於香港的特殊位置:一方面,英國當時對中日戰爭採取中立態度,因而中共可以在受干擾較少的情況下建立辦事處;另一方面,香港是一個政治環境相對寬鬆的城市,當時被迫南下香港的鄒韜奮先生曾說,在香港,「只要不直接觸犯英國人的利益,講抗戰救國是有自由的」。

八路軍香港辦事處曾隱藏於皇后大道中的鬧市中。

在香港設立辦事處一定要同港英政府打好招呼。為此,1937年12月下旬,周恩來特意拜訪了時任英國駐華大使阿奇博爾德·克拉克·卡爾爵士,請克拉克幫忙聯系港英總督以促成辦事處建立。克拉克是一位對中國十分友好的英籍官員,在他的協助下,港督很快同意中共在港建立八路軍辦事處並給予關照。

八路軍香港辦事處舊址。

辦事處的內部分工較為明確,下設交通、聯絡、僑務、宣傳等部門,為防止日本與國民黨特務的破壞,各部工作人員亦有自己的辦公地點,不輕易到辦事處去,同時要求辦事人員不得拍照或將照片送給他人,不能隨意和同學朋友通信,出門要密切注意是否有人跟蹤等。

1938年6月,保衞中國同盟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宋慶齡(右四)到訪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

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成立後,廖承志曾在一次會議中表示:「香港為遠東航運的中轉站,地理位置極其重要,被譽為『東方明珠』,也是我國通往東南亞、亞非和西方世界的窗口,既可作為橋頭堡、氣像台,又是抗日的前哨據點,因此,中共中央決定利用香港的有利條件,廣泛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抗日主張,爭取國際友好人士、廣大海外僑胞和港澳同胞支援抗日。」

「港八辦」成立初期接受中共中央長江局領導,1939年1月後接受以周恩來為書記的中共中央南方局領導。因此,在「港八辦」成立和工作過程中,周恩來及南方局始終參與其中。「港八辦」的負責人廖承志作為南方局委員和中共廣東省委委員,同時參與中共廣東省地方組織的工作。

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主任廖承志。

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主任廖承志。

在香港設立辦事處一定要同港英政府打好招呼。為此,1937年12月下旬,周恩來特意拜訪了時任英國駐華大使阿奇博爾德·克拉克·卡爾爵士,請克拉克幫忙聯系港英總督以促成辦事處建立。克拉克是一位對中國十分友好的英籍官員,在他的協助下,港督很快同意中共在港建立八路軍辦事處並給予關照。

早在廣州大革命時期,中共就在香港建立了秘密聯絡點並設置電台,這個據點以前對港英政府是不公開的,但此次「港八辦」的性質則是半公開的中共聯絡點,在香港的活動港英政府是知道的。但出於安全考慮,適應香港復雜的社會環境,廖承志等人決定不公開掛出中共辦事處的牌子,而是以商業公司作為掩護進行活動,並將公司作為一個辦公之地。

1938年1月,在香港皇後大道中18號的一座臨街房二樓門口出現了一個名為「粵華公司」的茶葉批發店,這裡便是中共駐香港辦事處所在。辦事處有兩層樓,一層像普通商戶的布置一樣,擺滿各式茶葉招攬顧客;二層更隱蔽之處是人員辦公的地方,這裡用屏風隔開了一間小的會客室。

為了避免特務破壞等意外發生,具有豐富地下工作經驗的廖承志又選取了幾個地點作為秘密工作的場所,包括柯正平接手經營的「華南藥房」、廖安祥開辦的「印尼辦莊義順源」、李少石經營的「灣仔帽店」等營業性場所。

八路軍香港辦事處曾隱藏於皇后大道中的鬧市中。

八路軍香港辦事處曾隱藏於皇后大道中的鬧市中。

辦事處的內部分工較為明確,下設交通、聯絡、僑務、宣傳等部門,為防止日本與國民黨特務的破壞,各部工作人員亦有自己的辦公地點,不輕易到辦事處去,同時要求辦事人員不得拍照或將照片送給他人,不能隨意和同學朋友通信,出門要密切注意是否有人跟蹤等。

實為辦事處負責人的廖承志實際上也不經常出入粵華茶葉公司,他害怕自己被特務盯梢監視而暴露了辦事處。辦事處的人事安排很簡單:辦事處主要負責人為廖承志、潘漢年;連貫負責地下交通,同時也是辦事處黨支部書記兼華僑委員,是各部門與辦事處聯絡的橋樑。據不完全統計,先後有約20名工作人員在辦事處工作過,他們或由中央選派,或由中共廣州組織部選調,或是香港本地的共產黨員。

八路軍香港辦事處舊址。

八路軍香港辦事處舊址。

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成立後,廖承志曾在一次會議中表示:「香港為遠東航運的中轉站,地理位置極其重要,被譽為『東方明珠』,也是我國通往東南亞、亞非和西方世界的窗口,既可作為橋頭堡、氣像台,又是抗日的前哨據點,因此,中共中央決定利用香港的有利條件,廣泛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抗日主張,爭取國際友好人士、廣大海外僑胞和港澳同胞支援抗日。」

1938年6月,保衞中國同盟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宋慶齡(右四)到訪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

1938年6月,保衞中國同盟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宋慶齡(右四)到訪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

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無論在香港的革命活動史上,還是在中國抗日戰爭史上,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文章文字版權由廣東人民出版社許可

往下看更多文章

失明欲見太陽 「扣盤捫燭」誤認長笛為太陽

2024年04月26日 20:00

「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宋朝蘇軾所寫的《日喻》,當中有言:「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扣盤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為日也。」

從前,有戶人家生下一個男嬰。本應是天大的喜事,卻沒想到這名男嬰出生時雙目就失明了。家人雖感到惋惜,卻不因此而薄待小男孩,反而對他更為疼愛。因此,就算男孩從未見過一件實實在在的東西也不感到氣餒。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有天,男孩漫步於大街小巷中。熠耀的陽光灑在他的身上,照得他心中暖洋洋的。當時的他還不知道太陽的存在,所以他便隨便向一名路人問道:「今天天氣怎麼那麼暖和啊?」路過的人聽到便如實回答:「那是因為今天陽光普照吧!」聽過路人的回覆後,男孩平生第一次在心中萌生出如此強烈的願望:想知道太陽是怎麼樣的。於是,他向前摸索了幾步,再次攔住了一個過路人問道:「我眼睛看不見,你可以告訴我太陽是怎麽樣的嗎?」過路人心裡感到奇怪,但因看到男孩呆滯的眼神,還是盡力地描述太陽的模樣:「太陽呀,形狀就像個銅盤吧!」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男孩得到想要的答案後,便迫不及待地趕回家。還沒等到他回家,他的家人便聽到他焦急的聲音從遠處傳來。「快⋯⋯快給我一個銅盤!」銅盤拿到手後,他便用手敲打了兩下。銅盤錚錚作響,只見他聽到銅盤發出的當當響聲後就高興地喊道:「我聽見太陽了!我聽見太陽了!」周圍的人都不禁楞了一下,隨即便是一陣哄堂大笑。其中一個人笑著對他說:「那是敲銅盤的聲音,太陽可不會發出聲音呢!」男孩聽了,懊喪地問道:「那……太陽究竟是什麽樣子呢?」那個人告訴他:「太陽之所以是太陽,是因為它會發光,就像蠟燭一樣!」於是男孩馬上又讓家人找出一根蠟燭。他把蠟燭從上到下摸了個遍,邊摸還邊想著:這下我終於知道太陽長什麼樣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之後過了好幾日,男孩無意中碰到一根長笛。他隨手一摸,然後又突然跳了起來,大聲喊道:「我又摸到太陽了!」

後人據此提煉出「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比喻不經實踐,認識片面,難以得到真知。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