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Uber 老細12.4萬份機密文件曝光 捅出全球最髒交易 矛盾直指法國總統馬克龍

博客文章

Uber 老細12.4萬份機密文件曝光 捅出全球最髒交易 矛盾直指法國總統馬克龍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Uber 老細12.4萬份機密文件曝光 捅出全球最髒交易 矛盾直指法國總統馬克龍

2022年07月15日 16:44 最後更新:16:57

拉攏各國政要修改法律開綠燈,連法國總統馬克龍都被拉下水;慫恿員工使用暴力,稱「暴力能保證成功」;利用高科技,一鍵阻撓監管機構的檢查……

很難想像,這些驚人操作,竟出自一家網約車公司。

更多相片
英國《衛報》披露Uber機密文件。

拉攏各國政要修改法律開綠燈,連法國總統馬克龍都被拉下水;慫恿員工使用暴力,稱「暴力能保證成功」;利用高科技,一鍵阻撓監管機構的檢查……

法國多次爆發反Uber抗議活動。

所曝內容信息量之大,導致《衛報》不得不把這些資料分享給媒體同行。於是,全球29個國家的40多家媒體開始陸續公佈Uber的猛料。

法國總統馬克龍。

同一時期,馬克龍剛剛被任命為法國經濟部長。英國廣播公司認為,馬克龍把Uber視為經濟增長和提供就業的重要助力,「熱衷於提供幫助」。

卡蘭尼克(中)和克羅斯(右)。

愛麗舍宮回應稱,馬克龍當時作為經濟部長,「自然與服務行業過去幾年已變革的公司」進行了討論。

Uber曾委託諮詢機構制定1850人的「利益相關者」名單。

但在公司內部,Uber要求員工不得對外討論克羅斯與公司間的關係。因為歐盟規定,歐盟委員離職後,必須遵守18個月的冷靜期。而克羅斯開始擔任Uber的公司顧問時,才離職不久。

Uber AMS(阿姆斯特丹)分部被員警突擊檢查,卡蘭尼克命令馬上開啟Kill Switch開關。

隨著這張權力之網越織越大,卡蘭尼克一度「飄」了起來。

近日,英國《衛報》披露了12.4萬份Uber (Uber) 內部的機密文件。

這些檔詳細記錄了其創始人、前Uber CEO卡蘭尼克和公司高管之間的通信,時間跨度從2013年到2017年,涉及40個國家,8.3萬封電子郵件、手機短信等對話內容。

英國《衛報》披露Uber機密文件。

英國《衛報》披露Uber機密文件。

所曝內容信息量之大,導致《衛報》不得不把這些資料分享給媒體同行。於是,全球29個國家的40多家媒體開始陸續公佈Uber的猛料。

消失已久的前Uber CEO卡蘭尼克,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

據文檔披露,卡蘭尼克僅在2016年一年,就計畫投入9000萬美元(約7億港元)用於公關和政府遊說。

這些被遊說的政客個個都是政壇「頂流」,包括時任法國經濟部長(現任法國總統)馬克龍、時任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時任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克羅斯、時任愛爾蘭總理肯尼等人。

對此,《衛報》評論道:卡蘭尼克非常善於越過市長和當地交通部門的負責人,直達權力中心。

2014年,Uber進軍歐洲市場,在第一站法國就遭到計程車司機的強烈抵制。計程車司機們認為這種模式下,司機不再被視為職工,無法享受應有的福利。

法國多次爆發反Uber抗議活動。

法國多次爆發反Uber抗議活動。

同一時期,馬克龍剛剛被任命為法國經濟部長。英國廣播公司認為,馬克龍把Uber視為經濟增長和提供就業的重要助力,「熱衷於提供幫助」。

公開記錄顯示,馬克龍和卡蘭尼克只見過一次面。但實際上,兩人至少見面4次。

馬克龍甚至告訴Uber高管,他已經和內閣中的反對者達成了一項秘密「交易」。

其中,最吸引眼球的一個例子是Uber在法國推出UberPop業務,允許未持有專業計程車司機執照的人開私家車載客,並且收費遠低於計程車行業。這項業務在法國引發巨大爭議。

法國總統馬克龍。

法國總統馬克龍。

愛麗舍宮回應稱,馬克龍當時作為經濟部長,「自然與服務行業過去幾年已變革的公司」進行了討論。

雖然面對重重阻力,2015年7月3日,馬克龍發短信向卡蘭尼克保證,已經與總理進行了會晤,總理會讓「計程車司機們保持冷靜」。同時,馬克龍承諾,「將在下周召集大家準備修改法律」。

據彭博社報導,同一天,Uber宣佈暫停UberPop服務。但僅僅幾個月後,馬克龍就簽署了一項有利於Uber的法令,放寬對Uber司機的執照要求。

檔還披露了Uber與前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尼莉·克羅斯之間的關係。

克羅斯曾打電話給荷蘭高層官員,向他們施加壓力,說服警方在對Uber阿姆斯特丹分部突擊檢查時「開綠燈」。同時,她還借著自己的人脈,為Uber和荷蘭首相、總理等牽線。

卡蘭尼克(中)和克羅斯(右)。

卡蘭尼克(中)和克羅斯(右)。

但在公司內部,Uber要求員工不得對外討論克羅斯與公司間的關係。因為歐盟規定,歐盟委員離職後,必須遵守18個月的冷靜期。而克羅斯開始擔任Uber的公司顧問時,才離職不久。

此外,為了平息反對的聲音,卡蘭尼克還向多名學者支付數10萬美元(約7.8萬港元),向俄羅斯、意大利和德國等地的顯要人物承諾公司股份,請他們在政策辯論時支援Uber模式。

媒體調查顯示,Uber曾委託諮詢機構制定了一個在全球29個國家超過1850人的「利益相關者」名單。

Uber曾委託諮詢機構制定1850人的「利益相關者」名單。

Uber曾委託諮詢機構制定1850人的「利益相關者」名單。

隨著這張權力之網越織越大,卡蘭尼克一度「飄」了起來。

在2016年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當時還是美國副總統的拜登遲到了,卡蘭尼克發短信給同事說:「我讓我的人告訴拜,他每遲到一分鐘,他和我在一起的時間就會少一分鐘。」

他甚至不把監管機構放在眼裡。

為了防止警方獲取公司資料,卡蘭尼克讓下屬發明了一項名為「Kill Switch」的開關。一旦Uber的辦公場所被突擊檢查,一鍵開啟「Kill Switch」,就能快速切斷本地設備對公司主要資料系統的訪問。

Uber AMS(阿姆斯特丹)分部被員警突擊檢查,卡蘭尼克命令馬上開啟Kill Switch開關。

Uber AMS(阿姆斯特丹)分部被員警突擊檢查,卡蘭尼克命令馬上開啟Kill Switch開關。

早年間,卡蘭尼克就常常以「鬥士」的姿態出現在媒體報導中。他強調一種「原則性對抗模式」,認為「妥協的前提是在核心問題上達成共識,如果沒有這個前提,就必須對抗」。

Uber檔的披露,更坐實了這一點。

在Uber想打入印度市場時,卡蘭尼克告訴亞洲的高管們:專注於推動增長,哪怕「火勢開始燃燒」,「擁抱混亂,這意味著你正在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2016年,法國爆發大規模的計程車司機抗議活動。卡蘭尼克命令法國高管反向「報復」,鼓動Uber司機也發起大規模抗議。

有高管提醒卡蘭尼克說,這種行為可能導致Uber司機被暴徒襲擊。卡蘭尼克反駁了對方的想法,說:「這是值得的!暴力能保證成功。這些傢伙必須被抵制,不是嗎?」

此後,類似的劇情在意大利、比利時、西班牙、瑞士和荷蘭反復上演,成了Uber解決爭議的秘密武器。

在公開場合,卡蘭尼克則堅稱「反對Uber的人都是既得利益者」。

他說:「計程車行業和計程車司機不是一回事。司機每天要交給計程車公司150美元的份子錢,所以不是計程車司機在反對,是誰反對?是那些既得利益者,不希望我們侵蝕他們的利潤。」

卡蘭尼克認為自己和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漢密爾頓有點像。漢密爾頓功勳卓著,但因為「不懂得適時沉默」樹敵頗多,而卡蘭尼克也喜歡出言不遜。他說,任何人都會遇到反對的聲音,忍一下,適應就好了。

顯然,卡蘭尼克可不是一個會忍氣吞聲的人。他的策略是一邊「背靠大樹乘涼」,一邊讓員工拱火。

靠著這兩把「殺手鐧」,短短幾年時間,卡蘭尼克便把這家公司拉扯成了一隻全球「獨角獸」。

2016年,Uber在全球58個國家的數百個城市都有業務。在2019年上市前,Uber曾拿到最高1200億美元(約9420億港元)的估值。

那時,卡蘭尼克才40歲出頭。用《赫芬頓郵報》的話說,即使在人才輩出的矽谷,卡拉尼克也是最精明的美國企業家之一。

卡蘭尼克的精明,體現在他特別擅長「止損」與「止盈」上。

1976年,卡蘭尼克在美國洛杉磯出生,小時候一直被視為神童,兒時理想是成為間諜。還在上高中時,他就利用暑假挨家挨戶推銷Cutco刀具。

1998年,他從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輟學,創辦多媒體搜尋引擎Scour.com。Scour.com免費為使用者提供盜版音視頻,因此沒過多久,就遭到全行業的起訴,索賠金額高達2500億美元(約合1.67萬億元人民幣)。

卡蘭尼克決定申請破產保護,最終以100萬美元(約785萬港元)的價格在庭外和解。

「當時宣佈破產是我的點子,宣佈破產,那就不用賠錢了。」卡蘭尼克得意地說。

2001年,卡蘭尼克帶著他的第二款產品RedSwoosh捲土重來。產品上線後,曾經訴訟他的企業也找到他購買服務。

但問題是,投資者並不看好這個業務。卡蘭尼克一度處於破產邊緣,最困難時,公司只剩下他和一位工程師。

折騰了好幾年,RedSwoosh的業務才稍有好轉。

抓住這個契機,卡蘭尼克轉頭就將RedSwoosh賣給了全球最大的CDN服務商Akamai,售價2300萬美元(約1.8億港元)。

2010年,卡蘭尼克又推出Uber。這一次,也僅僅堅持了7年,他便被逼退場。但毫無意外的是,他仍舊賺得盆滿缽滿。

2017年,先是Uber工程師控訴她被男上司騷擾,公司反而逼迫她轉崗,這揭開了Uber「性騷擾」醜聞的冰山一角。

緊接著,卡蘭尼克前女友爆料稱,卡蘭尼克和Uber高管曾招妓開房,拿著號碼牌挑選女人。

隨後,一條有關卡蘭尼克的視頻刷爆全網。司機Kamel抱怨Uber收費過低,卡蘭尼克對其大爆粗口,稱對方「把不幸都歸咎於別人」。

最終,這件事以卡蘭尼克辭去公司CEO職位而告一段落。

幾名公司高層人員找到Uber的5家投資人,讓他們「逼宮」,在2017年請卡蘭尼克主動下臺。

卡蘭尼克曾說:「我本人非常喜歡解決問題,總是希望迎接挑戰,我最喜歡艱難可怕的挑戰。」

如今,面對全球媒體的狙擊,不知他還能否喜歡得起來?

至於馬克龍,他是得罪了誰,才被人爆出單醜聞呢?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城市

美國多家媒體援引消息指,拜登政府最快下周宣布對華加徵關稅,或涉電動汽車、電池和光伏等關鍵領域,其中被視為新興綠色產業的電動車,關稅或會被大幅調高4倍,由現時的25%增至100%。路透社隨後獨家爆料稱,加稅領域還包括醫療器械。

傳美將對華加徵電動汽車關稅至100% (AP圖)

傳美將對華加徵電動汽車關稅至100% (AP圖)

加稅針對關鍵戰略領域

據彭博社報道,有知情人士透露,拜登政府準備最早於下周公布一項針對中國關鍵戰略行業的關稅措施,將對包括電動汽車、電池和太陽能設備等行業徵收新的、有針對性的關稅。消息傳一份預計在下週二(15日)發佈的公告中,除對一些關鍵行業徵收新關稅外,也將在很大程度上維持現有對華關稅。但具體細節尚不清楚,白宮對此拒絕置評。

電動汽車關稅將增至100%

美國媒體援引消息稱拜登政府把加徵關稅的重點放在了「具有戰略競爭和國家安全領域」的行業上。據拜登的新計劃,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的關稅將增至目前關稅的四倍,即從25%升到100%。此前有多名兩黨國會議員施壓白宮直接禁止進口中國電動汽車。

傳美將對華加徵電動汽車關稅至100% (AP圖)

傳美將對華加徵電動汽車關稅至100% (AP圖)

加稅包含醫療器械

另有知情人士向路透社報料,指拜登政府的新關稅政策,預計還將對注射器和個人防護裝備等中國製造的醫療器械徵收新關稅,但規模和範圍尚不清楚。這一舉措是拜登政府保護美國免受醫療器械供應短缺的更廣泛戰略的一部分。

加關稅亦包括醫療器械(Getty圖)

加關稅亦包括醫療器械(Getty圖)

路透社指,新冠疫情暴露出美國缺乏從防護服、口罩到呼吸機等關鍵醫療設備的生產,當時美國轉向中國尋求幫助,以填補這一空白。據美國官方數據,美國從中國進口的注射器在2021年達到3.48億美元的峰值,2023年已下降到1.67億美元左右。

重新評估對華關稅的結果

知情人士也表示,以上加關稅系列舉措拜登政府是對特朗普執政期間對華關稅政策進行評估審查的結果。特朗普執政期間以「國家安全」之名,行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之實,於2018年和2019年援引「301條款」(美國《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的俗稱)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

雖然現任美國總統拜登上台後,多次聲稱「考慮削減對華關稅」,但遲遲沒有采取實質行動,仍堅持特朗普時期的大部分關稅。彭博社此前在報道中提到,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2022年開始評估對華關稅,但沒有提及結束評估的具體時間。

加徵對華關稅令業界不滿

然而美政府加徵對華關稅早令美國企業界心存不滿。去年3月,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也承認,經調查後發現,特朗普政府揚言要「讓中國付出代價」,但為此付出代價的其實是美國進口商以及消費者,美企進口價格和美國物價隨之上升。這意味著美企幾乎承擔了美國對華加徵關稅的全部成本。

大選臨近 拜登政府打起關稅牌

隨著11月美國大選臨近以及中國電動汽車、光伏等產品暢銷全球,為了攫取政治利益,拜登政府開始打起了上調關稅的主意,自去年年末起便動作頻頻。

大選前拜登政府打起關稅牌(AP圖)

大選前拜登政府打起關稅牌(AP圖)

今年2月,拜登發表聲明,宣布將采取「前所未有的行動」阻止包括電動汽車在內的中國網聯汽車和卡車進入美國市場。有汽車行業官員隨後透露,拜登政府正考慮提高對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4月,拜登政府又宣布將對中國鋼鋁征收三倍關稅。同時,美國官員不斷炒作所謂中國「產能過剩」話題。

而美聯社和路透社分析指,拜登在大選前采取與其前任特朗普相同的對華加稅的做法,明顯違背了美國曾長期推行的自由貿易共識,是想告訴選民,「他們都對中國采取強硬態度」。然而在世界兩大經濟體緊張局勢加劇之際,這些措施可能會引來中國的反擊,反引發更廣泛的貿易沖突。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