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從邂逅到分離 香港故宮《洛神賦圖》重現淒美愛情故事

歷史長河

從邂逅到分離 香港故宮《洛神賦圖》重現淒美愛情故事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從邂逅到分離 香港故宮《洛神賦圖》重現淒美愛情故事

2022年08月11日 10:06 最後更新:08月16日 14:41

從古至今,《洛神賦》所述淒美愛情故事為士大夫提供了創作靈感,作品流芳千古。最近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在限期1個月內展出千古名作《洛神賦圖》,以連環圖的方式按時序表達從邂逅到相識,最後因為人神有別而被迫分離的愛情故事。

作品在展廳8的特別展覽—「國之瑰寶:故宮博物院藏晉唐宋元書畫」中展出。

作品在展廳8的特別展覽—「國之瑰寶:故宮博物院藏晉唐宋元書畫」中展出。

作品以曹植與洛神的邂逅開始。 (圖片來源︰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作品以曹植與洛神的邂逅開始。 (圖片來源︰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網上資料顯示,目前存世的《洛神賦圖》共4個版本,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這次展出的屬於北宋摹本,由於原作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346–407年)《洛神賦圖》已經亡佚,即使摹本也價值連城。此展品見於展廳8的特別展覽—「國之瑰寶:故宮博物院藏晉唐宋元書畫」,屬於第二期 :2022年8月3日至9月4日展出的15件國寶級古代書畫名品之一。隨後的第三期 :2022年9月7日至10月7日會有南宋摹本,同樣精彩。

更多相片
作品在展廳8的特別展覽—「國之瑰寶:故宮博物院藏晉唐宋元書畫」中展出。

從古至今,《洛神賦》所述淒美愛情故事為士大夫提供了創作靈感,作品流芳千古。最近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在限期1個月內展出千古名作《洛神賦圖》,以連環圖的方式按時序表達從邂逅到相識,最後因為人神有別而被迫分離的愛情故事。

作品以曹植與洛神的邂逅開始。 (圖片來源︰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作品以曹植與洛神的邂逅開始。 (圖片來源︰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人神之戀最終觸怒了天庭,洛神被強行帶走,高潮迭起。(網上圖片)

網上資料顯示,目前存世的《洛神賦圖》共4個版本,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這次展出的屬於北宋摹本,由於原作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346–407年)《洛神賦圖》已經亡佚,即使摹本也價值連城。此展品見於展廳8的特別展覽—「國之瑰寶:故宮博物院藏晉唐宋元書畫」,屬於第二期 :2022年8月3日至9月4日展出的15件國寶級古代書畫名品之一。隨後的第三期 :2022年9月7日至10月7日會有南宋摹本,同樣精彩。

洛神不見了!心急的曹植乘船四出搜尋。(網上圖片)

洛神不見了!心急的曹植乘船四出搜尋。(網上圖片)

曹植與洛神被迫分離,曹植依依不捨,再三回首,圖中可見乾隆定為「洛神賦第一卷」。(網上圖片)

北宋摹本屬存世《洛神賦圖》中年代較早之佳作,三國時期曹植在其名作《洛神賦》虛構了自己與洛神之間淒美的愛情故事。這一經典的文學母題,成為了歷代書畫創作的靈感來源。宋元以後,以《洛神賦》為主題的繪畫常與東晉畫家顧愷之聯繫在一起,並成為後世畫家追摹的典範。北宋摹本不書賦文,但以連續的構圖,描繪了曹植與洛神從邂逅到分離的多幕情景。畫面敷色濃艷,用筆如春蠶吐絲般細勁綿延,人物幾乎與山、樹等大,體現出古樸稚拙的六朝繪畫遺韻。

為增加與觀眾之互動,所以在門外有御書乾隆「妙入毫顛」引首投射。

為增加與觀眾之互動,所以在門外有御書乾隆「妙入毫顛」引首投射。

人神之戀最終觸怒了天庭,洛神被強行帶走,高潮迭起。(網上圖片)

人神之戀最終觸怒了天庭,洛神被強行帶走,高潮迭起。(網上圖片)

洛神不見了!心急的曹植乘船四出搜尋。(網上圖片)

洛神不見了!心急的曹植乘船四出搜尋。(網上圖片)

北宋摹本屬存世《洛神賦圖》中年代較早之佳作,三國時期曹植在其名作《洛神賦》虛構了自己與洛神之間淒美的愛情故事。這一經典的文學母題,成為了歷代書畫創作的靈感來源。宋元以後,以《洛神賦》為主題的繪畫常與東晉畫家顧愷之聯繫在一起,並成為後世畫家追摹的典範。北宋摹本不書賦文,但以連續的構圖,描繪了曹植與洛神從邂逅到分離的多幕情景。畫面敷色濃艷,用筆如春蠶吐絲般細勁綿延,人物幾乎與山、樹等大,體現出古樸稚拙的六朝繪畫遺韻。

曹植與洛神被迫分離,曹植依依不捨,再三回首,圖中可見乾隆定為「洛神賦第一卷」。(網上圖片)

曹植與洛神被迫分離,曹植依依不捨,再三回首,圖中可見乾隆定為「洛神賦第一卷」。(網上圖片)

為增加與觀眾之互動,所以在門外有御書乾隆「妙入毫顛」引首投射。

為增加與觀眾之互動,所以在門外有御書乾隆「妙入毫顛」引首投射。

尾紙所鈐金章宗璽印及元明諸跋為後配。乾隆六年(1741),被收入清宮,著錄於《石渠寶笈》。乾隆曾經推賞備至,不僅御書「妙入毫顛」引首、小楷《洛神賦十三行》以及多則題跋,還曾命宮廷畫家丁觀鵬繪製摹本。在比較了多版《洛神賦圖》後,乾隆將北宋摹本定為「洛神賦第一卷」,珍藏於御書房。1922年,此作因溥儀賞賜溥傑,被攜出清宮。後經長春文物店購得,輾轉歸藏故宮博物院。

往下看更多文章

失明欲見太陽 「扣盤捫燭」誤認長笛為太陽

2024年04月26日 20:00

「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宋朝蘇軾所寫的《日喻》,當中有言:「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扣盤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為日也。」

從前,有戶人家生下一個男嬰。本應是天大的喜事,卻沒想到這名男嬰出生時雙目就失明了。家人雖感到惋惜,卻不因此而薄待小男孩,反而對他更為疼愛。因此,就算男孩從未見過一件實實在在的東西也不感到氣餒。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有天,男孩漫步於大街小巷中。熠耀的陽光灑在他的身上,照得他心中暖洋洋的。當時的他還不知道太陽的存在,所以他便隨便向一名路人問道:「今天天氣怎麼那麼暖和啊?」路過的人聽到便如實回答:「那是因為今天陽光普照吧!」聽過路人的回覆後,男孩平生第一次在心中萌生出如此強烈的願望:想知道太陽是怎麼樣的。於是,他向前摸索了幾步,再次攔住了一個過路人問道:「我眼睛看不見,你可以告訴我太陽是怎麽樣的嗎?」過路人心裡感到奇怪,但因看到男孩呆滯的眼神,還是盡力地描述太陽的模樣:「太陽呀,形狀就像個銅盤吧!」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男孩得到想要的答案後,便迫不及待地趕回家。還沒等到他回家,他的家人便聽到他焦急的聲音從遠處傳來。「快⋯⋯快給我一個銅盤!」銅盤拿到手後,他便用手敲打了兩下。銅盤錚錚作響,只見他聽到銅盤發出的當當響聲後就高興地喊道:「我聽見太陽了!我聽見太陽了!」周圍的人都不禁楞了一下,隨即便是一陣哄堂大笑。其中一個人笑著對他說:「那是敲銅盤的聲音,太陽可不會發出聲音呢!」男孩聽了,懊喪地問道:「那……太陽究竟是什麽樣子呢?」那個人告訴他:「太陽之所以是太陽,是因為它會發光,就像蠟燭一樣!」於是男孩馬上又讓家人找出一根蠟燭。他把蠟燭從上到下摸了個遍,邊摸還邊想著:這下我終於知道太陽長什麼樣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之後過了好幾日,男孩無意中碰到一根長笛。他隨手一摸,然後又突然跳了起來,大聲喊道:「我又摸到太陽了!」

後人據此提煉出「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比喻不經實踐,認識片面,難以得到真知。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