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屈原被流放 漁父笑歌「濯纓滄浪」

史空穿梭

屈原被流放 漁父笑歌「濯纓滄浪」
史空穿梭

史空穿梭

屈原被流放 漁父笑歌「濯纓滄浪」

2022年08月16日 20:00

「濯纓滄浪」出自《抱朴子.內篇.釋滯》:「夫寵貴不能動其心,極富不能移其好,濯纓滄浪,不降不辱。」相傳在春秋戰國時代,在楚國漢北之地流傳《孺子歌》,原文為「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大意是說,滄浪之水清澈啊,可以洗我的冠纓;滄浪江的水渾濁啊,可以洗我的腳。因此此歌又名為《滄浪之水歌》或《滄浪歌》。

《孺子歌》的內容看似平凡,但在知識份子眼中卻悟出大道。《楚辭‧漁父》記載屈原在沅江邊上,面容憔悴,漁父見了問︰「閣下不就是三閭大夫麼,何以淪落到這地方?」。屈原回答︰「這世間都是渾濁不堪,只有我不同流合污獨自清醒,所以被流放到此。」漁父說︰「聖人待物應該不受限制,可以隨著世道變化隨時作出改變。說世人都骯髒,何不攪渾泥水揚起濁波,說大家都迷醉了,何不大吃大喝,既吃酒糟又大喝其酒?何以自命清高,以至讓自己落得被放逐的下場呢?」

屈原回答︰「我聽說,剛洗過頭一定要彈彈帽子,剛洗過澡一定要抖抖衣服。怎能讓清白的身體去接觸世俗塵埃的污染呢?我寧願跳到湘江裏,葬身在江魚腹中。焉能讓晶瑩剔透的純潔,蒙上世俗的塵埃呢?」漁父聽了,微微一笑,搖起船槳動身離去。唱道︰「滄浪之水清又清啊,可以用來洗我的帽纓﹔滄浪之水濁又濁啊,可以用來洗我的腳。」隨即遠去了,不再與屈原說話。

不論水清水濁,都要坦然面對。(資料圖片)

不論水清水濁,都要坦然面對。(資料圖片)

《滄浪歌》透視的是為人處世之道。水清意指太平盛世,水濁意指世道渾濁,根據世道決定進退,表現一種超脫世俗名利的瀟灑人生態度。《滄浪歌》並不單單是「勸人出避禍,獨善其身」的,而是強調人不僅要剛直進取,也要有豁達的心胸。

往下看更多文章

失明欲見太陽 「扣盤捫燭」誤認長笛為太陽

2024年04月26日 20:00

「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宋朝蘇軾所寫的《日喻》,當中有言:「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扣盤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為日也。」

從前,有戶人家生下一個男嬰。本應是天大的喜事,卻沒想到這名男嬰出生時雙目就失明了。家人雖感到惋惜,卻不因此而薄待小男孩,反而對他更為疼愛。因此,就算男孩從未見過一件實實在在的東西也不感到氣餒。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有天,男孩漫步於大街小巷中。熠耀的陽光灑在他的身上,照得他心中暖洋洋的。當時的他還不知道太陽的存在,所以他便隨便向一名路人問道:「今天天氣怎麼那麼暖和啊?」路過的人聽到便如實回答:「那是因為今天陽光普照吧!」聽過路人的回覆後,男孩平生第一次在心中萌生出如此強烈的願望:想知道太陽是怎麼樣的。於是,他向前摸索了幾步,再次攔住了一個過路人問道:「我眼睛看不見,你可以告訴我太陽是怎麽樣的嗎?」過路人心裡感到奇怪,但因看到男孩呆滯的眼神,還是盡力地描述太陽的模樣:「太陽呀,形狀就像個銅盤吧!」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男孩得到想要的答案後,便迫不及待地趕回家。還沒等到他回家,他的家人便聽到他焦急的聲音從遠處傳來。「快⋯⋯快給我一個銅盤!」銅盤拿到手後,他便用手敲打了兩下。銅盤錚錚作響,只見他聽到銅盤發出的當當響聲後就高興地喊道:「我聽見太陽了!我聽見太陽了!」周圍的人都不禁楞了一下,隨即便是一陣哄堂大笑。其中一個人笑著對他說:「那是敲銅盤的聲音,太陽可不會發出聲音呢!」男孩聽了,懊喪地問道:「那……太陽究竟是什麽樣子呢?」那個人告訴他:「太陽之所以是太陽,是因為它會發光,就像蠟燭一樣!」於是男孩馬上又讓家人找出一根蠟燭。他把蠟燭從上到下摸了個遍,邊摸還邊想著:這下我終於知道太陽長什麼樣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之後過了好幾日,男孩無意中碰到一根長笛。他隨手一摸,然後又突然跳了起來,大聲喊道:「我又摸到太陽了!」

後人據此提煉出「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比喻不經實踐,認識片面,難以得到真知。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