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古人消暑原來可以很天馬行空

歷史長河

古人消暑原來可以很天馬行空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古人消暑原來可以很天馬行空

2022年09月21日 10:00

古代沒有冷氣機,人們為求消暑可以各出奇謀,甚至創意十足,在今天來看十分滑稽。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說,古代消暑產品可一物多用,既提供部分消暑功能,也具有藝術及觀賞價值,在今天成為各大博物館的珍貴藏品。

北宋定窯白釉孩兒枕 (圖片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提供)

北宋定窯白釉孩兒枕 (圖片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提供)

從這角度看可見北宋定窯白釉孩兒枕有一定的傾斜角度,可作睡枕之用。(資料圖片)

從這角度看可見北宋定窯白釉孩兒枕有一定的傾斜角度,可作睡枕之用。(資料圖片)

首先要介紹的是「北宋定窯白釉孩兒枕」,該國寶相信已為港人所熟悉,原來除了藝術觀賞價值外,也有陶瓷枕的功能,讓人涼快。中國古代陶瓷枕歷史可追溯到戰國晚期的陶枕,在東晉時期更有青瓷枕。據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副研究員黃煒均博士表示,在詩詞中可以看到陶瓷枕的功能,有送禮用的,如北宋‧張耒《謝黃師是惠碧瓷枕》︰「鞏人作枕堅且青,故人贈我消炎蒸,持之入室涼風生,腦寒發冷泥丸。」 也有生活用的如北宋•蘇軾《歸宜興,留題竹西寺三首其二》:「道人勸飲雞蘇水,童子能煎鶯粟湯。暫借藤床與瓦枕,莫教辜負竹風涼。」

更多相片
北宋定窯白釉孩兒枕 (圖片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提供)

古代沒有冷氣機,人們為求消暑可以各出奇謀,甚至創意十足,在今天來看十分滑稽。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說,古代消暑產品可一物多用,既提供部分消暑功能,也具有藝術及觀賞價值,在今天成為各大博物館的珍貴藏品。

從這角度看可見北宋定窯白釉孩兒枕有一定的傾斜角度,可作睡枕之用。(資料圖片)

從這角度看可見北宋定窯白釉孩兒枕有一定的傾斜角度,可作睡枕之用。(資料圖片)

人物風扇鐘 (圖片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提供)

首先要介紹的是「北宋定窯白釉孩兒枕」,該國寶相信已為港人所熟悉,原來除了藝術觀賞價值外,也有陶瓷枕的功能,讓人涼快。中國古代陶瓷枕歷史可追溯到戰國晚期的陶枕,在東晉時期更有青瓷枕。據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副研究員黃煒均博士表示,在詩詞中可以看到陶瓷枕的功能,有送禮用的,如北宋‧張耒《謝黃師是惠碧瓷枕》︰「鞏人作枕堅且青,故人贈我消炎蒸,持之入室涼風生,腦寒發冷泥丸。」 也有生活用的如北宋•蘇軾《歸宜興,留題竹西寺三首其二》:「道人勸飲雞蘇水,童子能煎鶯粟湯。暫借藤床與瓦枕,莫教辜負竹風涼。」

上半部有一手執蒲扇童子,再上方是蝙蝠形的風扇列陣。(資料圖片)

上半部有一手執蒲扇童子,再上方是蝙蝠形的風扇列陣。(資料圖片)

位於頂部的蝙蝠形風扇列陣 (資料圖片)

位於頂部的蝙蝠形風扇列陣 (資料圖片)

從側面觀之,可見還有花瓶等擺設。(資料圖片)

從側面觀之,可見還有花瓶等擺設。(資料圖片)

乾隆款纏枝蓮紋冰箱 (圖片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提供)

這款名為「人物風扇鐘」的藏品,如果沒注意說明的話,還以為僅是一款造工精緻的自鳴鐘,但若仔細觀賞,會見到上半部有一手執蒲扇童子,再上方是蝙蝠形的風扇列陣。在底座上弦後,可借機械裝置之動力,時鐘開始走動,童子手上的扇子上下揮舞,帶動頂部蝙蝠形的風扇轉動。據說此物由清宮內務府造辦處,屬於試驗品的性質,其散熱效果如何不得而知。話說當年北京天氣炎熱,雍正帝與乾隆帝苦思解決之法,乾隆帝曾命在造辦處任職的耶穌會傳教士製作帶風扇的自鳴鐘,此鐘應是同類的試驗品。

打開後可見有存放用的大空間 (網上圖片)

打開後可見有存放用的大空間 (網上圖片)

設有兩個通氣孔,冰冷空氣可從中滲出。(資料圖片)

設有兩個通氣孔,冰冷空氣可從中滲出。(資料圖片)

在側面有「大清乾隆御製」的字樣 (資料圖片)

在側面有「大清乾隆御製」的字樣 (資料圖片)

人物風扇鐘 (圖片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提供)

人物風扇鐘 (圖片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提供)

上半部有一手執蒲扇童子,再上方是蝙蝠形的風扇列陣。(資料圖片)

上半部有一手執蒲扇童子,再上方是蝙蝠形的風扇列陣。(資料圖片)

位於頂部的蝙蝠形風扇列陣 (資料圖片)

位於頂部的蝙蝠形風扇列陣 (資料圖片)

從側面觀之,可見還有花瓶等擺設。(資料圖片)

從側面觀之,可見還有花瓶等擺設。(資料圖片)

這款名為「人物風扇鐘」的藏品,如果沒注意說明的話,還以為僅是一款造工精緻的自鳴鐘,但若仔細觀賞,會見到上半部有一手執蒲扇童子,再上方是蝙蝠形的風扇列陣。在底座上弦後,可借機械裝置之動力,時鐘開始走動,童子手上的扇子上下揮舞,帶動頂部蝙蝠形的風扇轉動。據說此物由清宮內務府造辦處,屬於試驗品的性質,其散熱效果如何不得而知。話說當年北京天氣炎熱,雍正帝與乾隆帝苦思解決之法,乾隆帝曾命在造辦處任職的耶穌會傳教士製作帶風扇的自鳴鐘,此鐘應是同類的試驗品。

乾隆款纏枝蓮紋冰箱 (圖片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提供)

乾隆款纏枝蓮紋冰箱 (圖片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提供)

打開後可見有存放用的大空間 (網上圖片)

打開後可見有存放用的大空間 (網上圖片)

設有兩個通氣孔,冰冷空氣可從中滲出。(資料圖片)

設有兩個通氣孔,冰冷空氣可從中滲出。(資料圖片)

在側面有「大清乾隆御製」的字樣 (資料圖片)

在側面有「大清乾隆御製」的字樣 (資料圖片)

最後要介紹的是古代冰箱。古人已懂得在冬天時儲存冰塊給夏天使用,所以古代冰箱工作方式上有別於現代冷箱,更像是一個巨大儲存容器。這款名為「乾隆款纏枝蓮紋冰箱」,底部用作擺放碎冰塊,供放置水果及飲料等於冰上冷藏,而另外的作用是作冷氣機之用?如何使用?據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助理研究員游心然表示,在上方有兩個通氣孔,冰冷空氣可從中滲出,有一定冷氣機的效果。另外,「乾隆款纏枝蓮紋冰箱」設有紅木底座,可以減少與地面的接觸面,而側方的「大清乾隆御製」是製作年份的最佳證明。

往下看更多文章

失明欲見太陽 「扣盤捫燭」誤認長笛為太陽

2024年04月26日 20:00

「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宋朝蘇軾所寫的《日喻》,當中有言:「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扣盤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為日也。」

從前,有戶人家生下一個男嬰。本應是天大的喜事,卻沒想到這名男嬰出生時雙目就失明了。家人雖感到惋惜,卻不因此而薄待小男孩,反而對他更為疼愛。因此,就算男孩從未見過一件實實在在的東西也不感到氣餒。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有天,男孩漫步於大街小巷中。熠耀的陽光灑在他的身上,照得他心中暖洋洋的。當時的他還不知道太陽的存在,所以他便隨便向一名路人問道:「今天天氣怎麼那麼暖和啊?」路過的人聽到便如實回答:「那是因為今天陽光普照吧!」聽過路人的回覆後,男孩平生第一次在心中萌生出如此強烈的願望:想知道太陽是怎麼樣的。於是,他向前摸索了幾步,再次攔住了一個過路人問道:「我眼睛看不見,你可以告訴我太陽是怎麽樣的嗎?」過路人心裡感到奇怪,但因看到男孩呆滯的眼神,還是盡力地描述太陽的模樣:「太陽呀,形狀就像個銅盤吧!」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男孩得到想要的答案後,便迫不及待地趕回家。還沒等到他回家,他的家人便聽到他焦急的聲音從遠處傳來。「快⋯⋯快給我一個銅盤!」銅盤拿到手後,他便用手敲打了兩下。銅盤錚錚作響,只見他聽到銅盤發出的當當響聲後就高興地喊道:「我聽見太陽了!我聽見太陽了!」周圍的人都不禁楞了一下,隨即便是一陣哄堂大笑。其中一個人笑著對他說:「那是敲銅盤的聲音,太陽可不會發出聲音呢!」男孩聽了,懊喪地問道:「那……太陽究竟是什麽樣子呢?」那個人告訴他:「太陽之所以是太陽,是因為它會發光,就像蠟燭一樣!」於是男孩馬上又讓家人找出一根蠟燭。他把蠟燭從上到下摸了個遍,邊摸還邊想著:這下我終於知道太陽長什麼樣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之後過了好幾日,男孩無意中碰到一根長笛。他隨手一摸,然後又突然跳了起來,大聲喊道:「我又摸到太陽了!」

後人據此提煉出「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比喻不經實踐,認識片面,難以得到真知。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