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十二生肖有多個版本 「兔」年可變成「貓」年

歷史長河

十二生肖有多個版本 「兔」年可變成「貓」年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十二生肖有多個版本 「兔」年可變成「貓」年

2024年01月29日 10:00

關於十二生肖的由來,一般會視之為神話。

但神話不會無中生有,總有其歷史原形,而且十二生肖隨中國文化影響遍及整個東方社會,在越南及印度等地更出現不同的版本,如越南以「貓」代替「兔」,十分有趣。關於十二生肖之說,目前認為最早版本出《史記》,認為早出自黃帝之傳說時代,而從出土文物觀之,歷代均或多或少有與十二生肖動物相關的文物,可視為十二生肖之濫觴。

更多相片
商代「豕形銅尊」(複製品)。器身飾有鱗甲、龍紋和獸面紋,是以動物為造型的尊。(網上圖片)

關於十二生肖的由來,一般會視之為神話。

2022年越南率先推出2023年「貓年」所發行之紀念郵票。(網上圖片)

未談中國歷史,先從各國十二生肖的不同說起。十二生肖在中國的版本順序是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它們依次與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形成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這也是十二生肖最標準的版本,但傳入外國後會出現怎樣的變化呢?

《睡虎地秦簡‧效律》部分條文,現藏於南通中國審計博物館。(網上圖片)

現在再說十二生肖在中國之起源了。目前最早的記載在《史記》中黃帝「建造甲子以命歲」以及「大撓作甲子」中的「甲子」,就是指十二生肖。此說雖然不可盡信,但至少可以肯定在西漢武帝時代已初步有十二生肖之說。另外,據1970年代出土的秦代文獻《睡虎地秦簡》和《放馬灘秦簡》所載,當時已有把動物與地支相配,可以是出現雛型,但與今天略有不同。據放馬灘秦簡甲種《盜者篇》所載,其十二生肖順序為:鼠、牛、虎、兔、蟲、蛇、馬、羊、猴、雞、犬、豕;另《睡虎地秦簡》所載生肖順序為鼠、牛、虎、兔、(缺文)、鹿、馬、羊、猿、雉、老羊、豕。

唐代「十二生肖陶俑」。自北朝至隋唐以來,即出現了大量以十二生肖作為辟邪的神獸俑。(網上圖片)

由上所見,秦代十二生肖最大的不同是沒有龍的存在,或以蟲代之。至於今天十二生肖的形成,可見於東漢王充(西元27-97年)在西元1世紀的《論衡》。儘管書中沒有明白的表示十二生肖的順序,但後人從內文的關係推論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等順序。

北宋「景德鎮窯青白釉素胎堆塑十二生肖塔式瓶」。宋元時期,四神、十二生肖貼塑開始出現於隨葬蓋瓶上,或具備趨吉避凶、護佑墓主等多重意涵。(網上圖片)

至於十二生肖用於人身上的紀錄,最早是在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北周。在《周書•列傳第三》中,記載了宇文護的母親寫給宇文護的一封信。信中說:「昔在武川鎮生汝兄弟,大者屬鼠,次者屬兔,汝身屬蛇」。一些中國西部、漠北的國家如黠戛斯、吐蕃、蒙古等則以生肖紀年,例如《唐書》中記載:「黠戛斯以十二物紀年,如歲在寅,則曰虎年」。《宋史.吐蕃傳》記載說,吐蕃首領在敘事時,以物紀年,所謂「道舊事則數十二辰屬日,兔年如此,馬年如此」。《蒙古秘史》:「兔兒年,斡歌歹出征金國,派出者別為先鋒,擊敗金軍,殺得金軍積屍如爛木堆」,也說明大蒙古國是採用兔兒年、馬兒年等動物紀年。

清嘉慶「青花兔子望月圖碟」。碟心繪玉兔望月主題紋飾,一隻兔子回首仰天,豎起雙耳,雙眼正凝望著天空的一輪明月。(網上圖片)

上述記載也反映中國北方的游牧民族對於十二生肖最終形成所起的作用。話說那時的中原地區僅以天干地支紀年,在兩者文化交流下,兩種紀年法相互融和,形成現在的十二生肖。這個學說被清朝趙翼所提出,他在《陔余叢考》中指出:「蓋北俗初無所謂子丑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類分紀歲時,浸尋流傳於中國,遂相沿不廢耳。」

清代「八卦生肖紋銅錢」。該銅錢一面為十二生肖圖案,另一面為八卦圖案,民間多視之為辟邪之物。此物主要供人玩耍佩戴,但不用於流通。(網上圖片)

與此同時,也有一些學者認為十二生肖應該由西域所直接傳入,包括印度及巴比倫地區。先說說印度傳入說。唐代《法苑珠林》主張十二生肖源於佛教的十二神獸。佛教《大集經》(中譯本成書於 414 年)的記載,世界初成、人類誕生時,佛菩薩的化身爲神獸分別鎮守東南西北四方,護佑、教化眾生,此十二神獸和中國的生肖一致。

商代「豕形銅尊」(複製品)。器身飾有鱗甲、龍紋和獸面紋,是以動物為造型的尊。(網上圖片)

商代「豕形銅尊」(複製品)。器身飾有鱗甲、龍紋和獸面紋,是以動物為造型的尊。(網上圖片)

未談中國歷史,先從各國十二生肖的不同說起。十二生肖在中國的版本順序是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它們依次與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形成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這也是十二生肖最標準的版本,但傳入外國後會出現怎樣的變化呢?

大抵上,日本與韓國因為靠近中國的關係,所以十二生肖的成份也與中國一致的,不過部分地區卻有不同的版本。即如前文提到的越南為例,會以「貓」代替「兔」。因此香港今年的「兔年」,在越南便是「貓年」,並發行「貓年」為題材之紀念郵票,十分有趣。至於印度,十二生肖亦即十二神的坐騎,此說見於印度神話《阿婆縛紗》的記載。考慮到印度流行的動物有獅子無老虎,所以印度版的十二生肖是鼠、牛、獅、兔、龍、蛇、馬、羊、猴、金翅鳥、狗、豬,主要是把中國的虎及雞換成獅及金翅鳥。當然隨著漢代張騫出使西域,中國人開始大量接觸西化文化,此後開始加入獅子文化,此為後話。

2022年越南率先推出2023年「貓年」所發行之紀念郵票。(網上圖片)

2022年越南率先推出2023年「貓年」所發行之紀念郵票。(網上圖片)

現在再說十二生肖在中國之起源了。目前最早的記載在《史記》中黃帝「建造甲子以命歲」以及「大撓作甲子」中的「甲子」,就是指十二生肖。此說雖然不可盡信,但至少可以肯定在西漢武帝時代已初步有十二生肖之說。另外,據1970年代出土的秦代文獻《睡虎地秦簡》和《放馬灘秦簡》所載,當時已有把動物與地支相配,可以是出現雛型,但與今天略有不同。據放馬灘秦簡甲種《盜者篇》所載,其十二生肖順序為:鼠、牛、虎、兔、蟲、蛇、馬、羊、猴、雞、犬、豕;另《睡虎地秦簡》所載生肖順序為鼠、牛、虎、兔、(缺文)、鹿、馬、羊、猿、雉、老羊、豕。

《睡虎地秦簡‧效律》部分條文,現藏於南通中國審計博物館。(網上圖片)

《睡虎地秦簡‧效律》部分條文,現藏於南通中國審計博物館。(網上圖片)

由上所見,秦代十二生肖最大的不同是沒有龍的存在,或以蟲代之。至於今天十二生肖的形成,可見於東漢王充(西元27-97年)在西元1世紀的《論衡》。儘管書中沒有明白的表示十二生肖的順序,但後人從內文的關係推論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等順序。

唐代「十二生肖陶俑」。自北朝至隋唐以來,即出現了大量以十二生肖作為辟邪的神獸俑。(網上圖片)

唐代「十二生肖陶俑」。自北朝至隋唐以來,即出現了大量以十二生肖作為辟邪的神獸俑。(網上圖片)

至於十二生肖用於人身上的紀錄,最早是在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北周。在《周書•列傳第三》中,記載了宇文護的母親寫給宇文護的一封信。信中說:「昔在武川鎮生汝兄弟,大者屬鼠,次者屬兔,汝身屬蛇」。一些中國西部、漠北的國家如黠戛斯、吐蕃、蒙古等則以生肖紀年,例如《唐書》中記載:「黠戛斯以十二物紀年,如歲在寅,則曰虎年」。《宋史.吐蕃傳》記載說,吐蕃首領在敘事時,以物紀年,所謂「道舊事則數十二辰屬日,兔年如此,馬年如此」。《蒙古秘史》:「兔兒年,斡歌歹出征金國,派出者別為先鋒,擊敗金軍,殺得金軍積屍如爛木堆」,也說明大蒙古國是採用兔兒年、馬兒年等動物紀年。

北宋「景德鎮窯青白釉素胎堆塑十二生肖塔式瓶」。宋元時期,四神、十二生肖貼塑開始出現於隨葬蓋瓶上,或具備趨吉避凶、護佑墓主等多重意涵。(網上圖片)

北宋「景德鎮窯青白釉素胎堆塑十二生肖塔式瓶」。宋元時期,四神、十二生肖貼塑開始出現於隨葬蓋瓶上,或具備趨吉避凶、護佑墓主等多重意涵。(網上圖片)

上述記載也反映中國北方的游牧民族對於十二生肖最終形成所起的作用。話說那時的中原地區僅以天干地支紀年,在兩者文化交流下,兩種紀年法相互融和,形成現在的十二生肖。這個學說被清朝趙翼所提出,他在《陔余叢考》中指出:「蓋北俗初無所謂子丑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類分紀歲時,浸尋流傳於中國,遂相沿不廢耳。」

清嘉慶「青花兔子望月圖碟」。碟心繪玉兔望月主題紋飾,一隻兔子回首仰天,豎起雙耳,雙眼正凝望著天空的一輪明月。(網上圖片)

清嘉慶「青花兔子望月圖碟」。碟心繪玉兔望月主題紋飾,一隻兔子回首仰天,豎起雙耳,雙眼正凝望著天空的一輪明月。(網上圖片)

與此同時,也有一些學者認為十二生肖應該由西域所直接傳入,包括印度及巴比倫地區。先說說印度傳入說。唐代《法苑珠林》主張十二生肖源於佛教的十二神獸。佛教《大集經》(中譯本成書於 414 年)的記載,世界初成、人類誕生時,佛菩薩的化身爲神獸分別鎮守東南西北四方,護佑、教化眾生,此十二神獸和中國的生肖一致。

清代「八卦生肖紋銅錢」。該銅錢一面為十二生肖圖案,另一面為八卦圖案,民間多視之為辟邪之物。此物主要供人玩耍佩戴,但不用於流通。(網上圖片)

清代「八卦生肖紋銅錢」。該銅錢一面為十二生肖圖案,另一面為八卦圖案,民間多視之為辟邪之物。此物主要供人玩耍佩戴,但不用於流通。(網上圖片)

關於巴比倫傳入說,此說由郭沫若等人提出。他在《甲骨文字研究•釋支干》中主張十二生肖是漢代仿造巴比倫十二宮制定的。郭沫若的說法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十二生肖除了在中國盛行外,遠至埃及與希臘也有其說法。埃及的版本是牡牛、山羊、猴子、驢、蟹、蛇、犬、貓、鱷、紅鶴、獅子、鷹。至於希臘可能由埃及所傳入,只是希臘人有鼠無貓,埃及人則有貓無鼠,所以在希臘演變為︰牡牛、山羊、猴子、驢、蟹、蛇、犬、貓、鱷、紅鶴、獅子、鷹。

十二生肖發展至今,其影響力已遍佈全球。中國或許是十二生肖的發源地,但此後十二生肖內容的變化,外來文化也發揮一定影響力,才有今天最終版本的十二生肖。

往下看更多文章

失明欲見太陽 「扣盤捫燭」誤認長笛為太陽

2024年04月26日 20:00

「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宋朝蘇軾所寫的《日喻》,當中有言:「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扣盤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為日也。」

從前,有戶人家生下一個男嬰。本應是天大的喜事,卻沒想到這名男嬰出生時雙目就失明了。家人雖感到惋惜,卻不因此而薄待小男孩,反而對他更為疼愛。因此,就算男孩從未見過一件實實在在的東西也不感到氣餒。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有天,男孩漫步於大街小巷中。熠耀的陽光灑在他的身上,照得他心中暖洋洋的。當時的他還不知道太陽的存在,所以他便隨便向一名路人問道:「今天天氣怎麼那麼暖和啊?」路過的人聽到便如實回答:「那是因為今天陽光普照吧!」聽過路人的回覆後,男孩平生第一次在心中萌生出如此強烈的願望:想知道太陽是怎麼樣的。於是,他向前摸索了幾步,再次攔住了一個過路人問道:「我眼睛看不見,你可以告訴我太陽是怎麽樣的嗎?」過路人心裡感到奇怪,但因看到男孩呆滯的眼神,還是盡力地描述太陽的模樣:「太陽呀,形狀就像個銅盤吧!」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男孩得到想要的答案後,便迫不及待地趕回家。還沒等到他回家,他的家人便聽到他焦急的聲音從遠處傳來。「快⋯⋯快給我一個銅盤!」銅盤拿到手後,他便用手敲打了兩下。銅盤錚錚作響,只見他聽到銅盤發出的當當響聲後就高興地喊道:「我聽見太陽了!我聽見太陽了!」周圍的人都不禁楞了一下,隨即便是一陣哄堂大笑。其中一個人笑著對他說:「那是敲銅盤的聲音,太陽可不會發出聲音呢!」男孩聽了,懊喪地問道:「那……太陽究竟是什麽樣子呢?」那個人告訴他:「太陽之所以是太陽,是因為它會發光,就像蠟燭一樣!」於是男孩馬上又讓家人找出一根蠟燭。他把蠟燭從上到下摸了個遍,邊摸還邊想著:這下我終於知道太陽長什麼樣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之後過了好幾日,男孩無意中碰到一根長笛。他隨手一摸,然後又突然跳了起來,大聲喊道:「我又摸到太陽了!」

後人據此提煉出「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比喻不經實踐,認識片面,難以得到真知。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