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用樽蓋稀釋漂白水易出錯? 消委會教1:99正確稀釋方法

樂活道

用樽蓋稀釋漂白水易出錯? 消委會教1:99正確稀釋方法
樂活道

樂活道

用樽蓋稀釋漂白水易出錯? 消委會教1:99正確稀釋方法

2023年01月28日 07:00

漂白水是日常清潔和大掃除的必備物品。

消委會曾表示漂白水亦會過期,如果誤用過期漂白水反而有害無益。消委會亦教路如何正確稀釋漂白水,安全清潔家居。

更多相片
Getty示意圖

漂白水是日常清潔和大掃除的必備物品。

資料圖片

正確稀釋漂白水方法+份量

示意圖片

漂白水混合其他清潔用品使用更有效?

unsplash圖片

毒理專家譚敦慈又建議,每次使用完廚房就應馬上清潔,因為剛煮食溫度較高時,污漬及細菌更容易被去除。她又指,每次用完抹布後,除了用水洗淨,應該把抹布浸泡漂白水後曬乾;砧板亦要生熟食分離,如果切剁含蛋白質的東西,就要先用冷水沖洗乾淨,防止蛋白質遇熱凝固。

消委會教正確稀釋漂白水方法及份量。

綜合美國國家衛生基金會、美國維珍尼亞大學等研究結果,家居有8個位置容易暗藏細菌:

漂白水過期會影響清潔效力

消委會表示,從過去調查發現,一些漂白水產品的主要殺菌成分次氯酸鈉,低於聲稱的標示含量。其後有製造商解釋漂白水不穩定,經過一段間,次氯酸鈉有機會漸漸分解,可能會影響其效力。因此買漂白水前,記得留意它的生產或有效日期。

用1:99還是1:49稀釋漂白水?

消委會又指,一般使用漂白水清潔時,都會依照衞生署提示,即以1:99或1:49比例稀釋家用漂白水(即以10毫升漂白水來調製1公升或0.5公升溶液),是基於漂白水內的次氯酸鈉濃度為5.25%來釐定。不過過去測試發現有樣本的次氯酸鈉低於這個濃度,令1比99的濃度不足以消毒殺菌。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正確稀釋漂白水方法+份量

如以家用漂白水含5.25%次氯酸鈉計,正確地稀釋漂白水以達到合適的濃度,方法如下:

1)1比99:用於一般家居清潔及消毒,稀釋家用漂白水(即把1份5.25%漂白水與 99份清水混和);

2)1比49:用於消毒被嘔吐物、排泄物或分泌物污染的表面或物件:1比49稀釋家用漂白水(即把1份5.25%漂白水與49份清水混和);

3)1比4:稀釋家用漂白水(即把1份5.25%漂白水與4份清水混和)消毒被血液濺溢污染的表面或物件。

可以用樽蓋分量開漂白水?

消委會提醒市民勿貪方便,用樽蓋容量來開稀漂白水的分量,消委會過去調查發現,不同品牌樣本的樽蓋分量差異頗大。例如2公升以下樣本的樽蓋容量介乎8至40毫升,容量相差可達4倍!至於2公升以上的則介乎8至15毫升,建議使用湯匙或量杯準確地量度所需漂白水的份量,或先瞭解清楚樽蓋容量,再行調配比較準確。

勿預先稀釋大量漂白水

消委會指,為達致有效消毒,經稀釋的漂白水應該在準備後24 小時內使用。 因存放時間越長,次氯酸鈉分解量越多。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漂白水混合其他清潔用品使用更有效?

消委會表示此舉不但無用,其化學作用可導致漂白水的氧化能力大減,可能會失去漂白和殺菌功能。如果混合使用酸性清潔劑或潔廁劑,更可能產生有毒氣體。

消委會又提醒,由於漂白水會刺激黏膜、皮膚及呼吸道,所以稀釋及使 用漂白水時須佩戴適當個人防護裝備(如口罩、手套、護眼罩及膠圍裙),並在空氣流通的地方稀釋或使用漂白水。另外要避免接觸眼睛。一旦漂白水濺入眼睛,須立即以清水沖洗最少 15 分 鐘和向醫生求診。

勿用漂白水抺8類物件

避免用於金屬、羊毛、尼龍、絲綢、染色布料及油漆表面。除不銹鋼外,不應用漂白水來抺拭金屬,或浸泡金屬製品;另外,切勿亂倒高濃度及未經稀釋的漂白水到水渠,以免腐蝕金屬管道,日積月累,造成洩漏。

同場加映:抹布2日不洗 細菌激增至6億個

台灣家庭醫學科醫生柳朋馳曾在節目《健康2.0》中表示,家中最髒的地方其實是廚房,因為廁所一般有抽氣扇幫助通風,但廚房相對潮濕高溫,又有食物殘渣及油煙,容易滋生細菌。

廚房6大物件易生細菌

柳醫生又列出廚房中不同物件的細菌滋生情況,其中抹布2日不洗可高達6愈個細菌:

廚房中不同物件的細菌滋生量

1.抽油煙機:

油煙太厚、黏膩,易沾染灰塵難清洗。

2.雪櫃門柄:

有金黃色葡萄球菌。

3.廚房鋅盤:

有15%會出現大腸桿菌。

4.砧板:

連續使用7天後,會藏有20多萬個細菌。

5.百潔布:

若未洗乾淨,2餐後會滋長1億個細菌。

6.抹布:

當2日不清洗,會增加6億個細菌。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毒理專家譚敦慈又建議,每次使用完廚房就應馬上清潔,因為剛煮食溫度較高時,污漬及細菌更容易被去除。她又指,每次用完抹布後,除了用水洗淨,應該把抹布浸泡漂白水後曬乾;砧板亦要生熟食分離,如果切剁含蛋白質的東西,就要先用冷水沖洗乾淨,防止蛋白質遇熱凝固。

 預防抹布傳播病菌方法

毛里裘斯大學研究人員 Susheela Biranjia-Hurdoyal 建議市民採取以下措施防止抹布傳播病菌 :

如何防止抹布傳播病菌

1.定期更換廚房抹布

2.使用即抹布或廚房抹手紙

3.用攝氏60度熱水清洗廚房抹布

4.用洗潔精及暖水清洗洗碗機

5.使用砧板前先清洗乾淨

6.分開用不同砧板處理生熟食物

7.處理生肉後徹底清潔雙手

同場加映:家居8大位置易藏細菌

美國有研究團隊曾就家居的污染物進行一項調查,結果發現有超過340種不同的細菌,包括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沙門氏菌(Salmonella)、金黃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等,可致食物中毒。

unsplash圖片

unsplash圖片

綜合美國國家衛生基金會、美國維珍尼亞大學等研究結果,家居有8個位置容易暗藏細菌:

浴室、廚房、客廳易藏菌位置:

1.浴室

有研究指,沖馬桶時會把帶有細菌及病毒的沖厕水噴到空中這些細菌可以在浴室裡漂浮近2小時。

當細菌落下時,可能會落在牙刷、毛巾水龍頭、洗臉盆上,容易進入人體內,引致疾病。

最好在沖馬桶前蓋上馬桶蓋,將牙刷和毛巾放在通風的地方並勤更換,定期清洗浴室欄杆和水槽。

2.廚房

美國國家衛生基金會發現存放食物的地方比起家中其他地方,更易有細菌和冀便污染。

其中有超過75%的洗碗用清潔海綿和百潔布,帶有沙門氏菌、大腸桿菌和冀便等,比例遠超僅有9%的浴室水龍頭把手。

雪櫃、砧板、鋅盤亦容易暗藏細菌,尤其是鋅盤,不少人習慣在用餐後把廚具和碗筷放在鋅盤內,浸水一段時間後再洗。

這樣反而助長細菌滋生,更可能令食物受污染。

3.調味料瓶

根據美國維珍尼亞大學在2008年進行的一項研究指研究人員詢問了30名患有初期感冒的成年人,在過去18小時內於家中接觸過的10個地方並對這些地方進行檢測。

結果有41%的表面都發現了感冒病毒,並且每個調味料瓶樣本,其檢測結果都呈陽性反應。

因此建議每次用餐完畢後都要把調味料罐擦乾淨。

4.遙控器及電話

人體本身帶有不同細菌,當觸摸了某些東西後,就可能會把細菌沾上。

家居中的遙控器及固網電話常常被不同人使用,而且較少被清潔,因此容易滋生大量細菌。

維珍尼亞大學曾進行一項對居家感冒的病毒研究,發現遙控器表面是最集中的散播來源,有一半樣本的病毒檢測都呈現陽性反應。

睡房、客廳:

5.電腦鍵盤

項英國消費者團體研究指,電腦鍵盤上被驗出有大腸桿菌和葡萄球菌。

在33個樣本中,有4個被認為足以危害健康平均病菌量更比馬桶蓋高出5倍。

因此建議在使用電腦前、後都要洗手,如果邊進食邊使用電腦,就應注意別讓食物掉到鍵盤上或縫隙中。

並且要定期用酒精擦拭鍵盤和滑鼠。

6.化妝品

如果把化妝品帶出門使用,會增加沾上細菌的風險,如繼續使用可能令皮膚及眼睛受感染。

建議盡量把化妝品保存在乾燥薩涼的地方,切忌長時間放在化妝袋內,而且應該每周清洗用具。

有醫生建議最好每6個月更換一次化妝品,若眼睛曾受感染,則必須丟棄眼部化妝品。

消委會教正確稀釋漂白水方法及份量。

消委會教正確稀釋漂白水方法及份量。

英國研究指出植物肉「毒過」真肉,素食者相較肉食者鈉攝取多42.5%!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不少人因信仰、健康、環保等理由傾向進食植物肉

綜合外媒報導,越來越多人因信仰、健康或環保因素選擇「素食」,以「植物肉」或「素肉」取代傳統肉類。據悉,這些仿真肉製品雖然外觀和口感逼真,但其含有的添加劑和調味料的量較多,因此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可能更大。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82名二型糖尿病風險實驗者進行為期8周的飲食實驗

《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有一組對照組研究顯示,82名患有二型糖尿病風險的參與者,分為42名的肉食組和40名的素食者,進行為期8周的飲食實驗。在此實驗中,素食組替代肉類的食品來自各大知名的加工素食肉品牌,而肉食組則食用傳統肉類,包括牛肉、豬肉、雞胸肉、漢堡肉扒、香腸和雞塊。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研究結果顯示素食者的鈉攝取量激增42.5%

研究結果顯示,就心血管疾病的幾項危險因素而言,動物肉類飲食的組別和植物肉類飲食組之間未觀察到明顯的影響。不過,兩組的膳食膽固醇含量均有所下降,儘管肉食者的反式脂肪含量最高,但其鈉攝取量在研究期間有所減少。相比之下,素食肉食用者的鈉攝取量卻增加了42.5%。

肉食者在實驗中血壓有所改善但植物肉食用者則無此效果

此外,研究還發現肉食者的血壓有所改善,而植物肉食用者則無此現象。研究人員指出,儘管傳統素食對健康有益,但與植物肉等飲食的健康益處不宜混淆。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英教授指出人工製成的植物肉經過大量加工後並無健康優勢

英國伯恩茅斯大學(Bournemouth University)營養科學教授哈爾達爾(Sumanto Haldar)博士解釋,傳統植物性飲食通常由全穀物、豆類以及大量的水果和蔬菜等天然食物組成,而人工製成的植物肉則需要經過大量加工,最終產品可能含有大量鹽分、飽和脂肪和添加劑,以此模仿真肉的味道和質地。因此,這些食品在營養成分和健康效益上,未能達到傳統植物性飲食的水平。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教授呼籲食品行業改進植物肉產品使其營養成分更符合健康需求

哈爾達爾博士呼籲食品行業重新評估和改進植物肉產品的開發,以確保其不僅口感佳,且營養成分更符合健康需求。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