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尋找東江縱隊的印記 東莞人民公園革命遺址群

歷史長河

尋找東江縱隊的印記 東莞人民公園革命遺址群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尋找東江縱隊的印記 東莞人民公園革命遺址群

2024年02月26日 10:00

東莞人民公園始建於1913年,位於東莞市中心地帶的莞城街道新芬路。它既是中國最早的公園之一,也是現今著名廣東區的旅遊景點。不過公園最特別之處,是園內的革命遺址群;遺址群內又包含東莞革命烈士紀念碑、東莞抗日模範壯丁隊成立遺址、東莞縣青年抗敵同志會遺址、東莞秀園——中青東莞分盟機關遺址和東莞抗日亭碑五個遺址,都在見證近代中國歷史。

1935年8月,廣州中青派成員麥蒲費到東莞,在東莞秀園建立中青東莞分盟。中青分盟的建立,團結教育了東莞廣大的革命青年,推動了東莞抗日救亡運動的發展,為東莞黨組織的恢復和重建作了思想和組織上的準備。而東莞人民公園也因此逐步成為了東莞革命史上舉足輕重的一個根據地。

園內可供觀賞的草木極多 (網上圖片)

園內可供觀賞的草木極多 (網上圖片)

1937年七七事變後,東莞各界紛紛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同年12月,中共東莞中心支部廣泛開展抗日統一戰線工作,爭取到國民黨東莞當局的支持,發動群眾,建立了東莞縣青年抗敵同志會和東莞縣婦女抗敵同志會等抗日群眾組織,其骨幹成員後來大部分加入了東莞抗日模範壯丁隊,走上了抗日戰場。而當時東莞縣青年抗敵同志會成立的地址就是現在的東莞縣博物圖書館。

1938年10月12日,日軍在廣東省惠陽縣的大亞灣登陸。消息傳到東莞,中共東莞中心縣委隨即召開緊急會議,研究在東莞開展抗日武裝鬥爭的問題。會議決定,爭取國民黨縣政府的同意,以縣社訓總隊的名義組建一支抗日武裝部隊。1938年10月15日晚,東莞抗日模範壯丁隊在東莞中山公園也即現在的東莞人民公園正式宣佈成立,並立即進行操練。東莞抗日模範壯丁隊是日軍入侵廣東後,中國共產黨在華南地區最早建立並直接領導的一支人民抗日武裝。其後更與惠寶人民抗日遊擊總隊發展成為威震南粵的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為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像亭台樓閣等嶺南的元素,在園內可說是隨處可見。(網上圖片)

像亭台樓閣等嶺南的元素,在園內可說是隨處可見。(網上圖片)

新中國成立後,為紀念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犧牲的東莞籍烈士,東莞縣人民政府于東莞解放初期在莞城工人運動場舞臺後方,也就是現在的莞城文化廣場東南方,建立一座革命烈士紀念碑。1959年原紀念碑拆除後,在莞城的東莞人民公園盂山山頂上新建革命烈士紀念碑,通過紀念碑讓廣大群眾知曉東莞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革命鬥爭的艱苦歷程。

1988年10月,東莞市人民政府為紀念東莞抗日模範壯丁隊成立50周年,興建了東莞抗日亭,亭中是一塊由東莞市人民政府於1993年12月立的石碑,石碑敘述了東莞抗日模範壯丁隊抗擊日軍的事蹟。自此,東莞人民公園革命遺址群正式形成。

東莞縣青年抗敵同志會遺址全景 (網上圖片)

東莞縣青年抗敵同志會遺址全景 (網上圖片)

現在,東莞人民公園革命遺址群中的東莞抗日模範壯丁隊成立遺址、東莞秀園——中青東莞分盟機關遺址因原建築物的損毀及公園的擴建,已經拆除並修建成公共活動區域,東莞抗日亭碑、東莞革命烈士紀念碑、東莞縣青年抗敵同志會遺址仍然保存完整,並免費對外開放。整個革命遺址群建築占地面積23公頃,其中東莞縣青年抗敵同志會遺址,即現東莞博物圖書館舊址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於2016年進行了文物維修工程,維修結束後保留展覽功能,並作為鄧爾雅、黃般若紀念館,對外開展藝術展覽,其保護範圍面積為1620平方米。為進一步做好東莞革命烈士紀念碑的管理和保護工作,2017年針對東莞革命烈士紀念碑的碑身進行了翻新和維修工程,工程後紀念碑恢復對外開放。

東莞市革命烈士紀念碑全景 (網上圖片)

東莞市革命烈士紀念碑全景 (網上圖片)

1989年,東莞縣青年抗敵同志會遺址,即東莞縣博物圖書館舊址被公佈為東莞市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4月,東莞人民公園革命遺址群所在的東莞人民公園被東莞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命名為東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0年4月,經中共東莞市委審定同意,確定其為東莞市中共黨史教育基地。

文章文字版權由廣東人民出版社許可

往下看更多文章

失明欲見太陽 「扣盤捫燭」誤認長笛為太陽

2024年04月26日 20:00

「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宋朝蘇軾所寫的《日喻》,當中有言:「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扣盤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為日也。」

從前,有戶人家生下一個男嬰。本應是天大的喜事,卻沒想到這名男嬰出生時雙目就失明了。家人雖感到惋惜,卻不因此而薄待小男孩,反而對他更為疼愛。因此,就算男孩從未見過一件實實在在的東西也不感到氣餒。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有天,男孩漫步於大街小巷中。熠耀的陽光灑在他的身上,照得他心中暖洋洋的。當時的他還不知道太陽的存在,所以他便隨便向一名路人問道:「今天天氣怎麼那麼暖和啊?」路過的人聽到便如實回答:「那是因為今天陽光普照吧!」聽過路人的回覆後,男孩平生第一次在心中萌生出如此強烈的願望:想知道太陽是怎麼樣的。於是,他向前摸索了幾步,再次攔住了一個過路人問道:「我眼睛看不見,你可以告訴我太陽是怎麽樣的嗎?」過路人心裡感到奇怪,但因看到男孩呆滯的眼神,還是盡力地描述太陽的模樣:「太陽呀,形狀就像個銅盤吧!」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男孩得到想要的答案後,便迫不及待地趕回家。還沒等到他回家,他的家人便聽到他焦急的聲音從遠處傳來。「快⋯⋯快給我一個銅盤!」銅盤拿到手後,他便用手敲打了兩下。銅盤錚錚作響,只見他聽到銅盤發出的當當響聲後就高興地喊道:「我聽見太陽了!我聽見太陽了!」周圍的人都不禁楞了一下,隨即便是一陣哄堂大笑。其中一個人笑著對他說:「那是敲銅盤的聲音,太陽可不會發出聲音呢!」男孩聽了,懊喪地問道:「那……太陽究竟是什麽樣子呢?」那個人告訴他:「太陽之所以是太陽,是因為它會發光,就像蠟燭一樣!」於是男孩馬上又讓家人找出一根蠟燭。他把蠟燭從上到下摸了個遍,邊摸還邊想著:這下我終於知道太陽長什麼樣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之後過了好幾日,男孩無意中碰到一根長笛。他隨手一摸,然後又突然跳了起來,大聲喊道:「我又摸到太陽了!」

後人據此提煉出「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比喻不經實踐,認識片面,難以得到真知。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