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貨南下成熱潮 港年輕人搶訂內地網紅美食
時移世易,以往內地人鍾情香港品牌,通過代購來港掃貨,但隨著電商崛起,香港代購的風光已成往事。近日,從前的「港代」們紛紛華麗轉身,反過來從深圳「人肉」帶貨回香港:鮑師傅糕點、一點點奶茶、木屋燒烤等內地網紅美食,成為熱門目標。數名代購對《星島》表示,除新移民和港漂,不少香港年輕人也是主要顧客。

大量「深代」在小紅書上發帖接單。 網上圖片
「現在做港代已經不賺錢了」,說這話的香港人Joy在疫情前曾有2到3年的代購經驗,那時她在廣州讀大學,出於賺點零用錢的心態,每1至2周她就會過關一次,幫學生客戶和周圍朋友代購一些香港的藥品、化妝品、護膚品。生意最紅火的時候,她組建過一個港代微信群,群內有200餘人,在一單僅賺20%的情況下,她過關一次的純利潤可達2000元(人民幣,下同)。

資料圖片
查詢五花八門 新疆烤饢也有份
疫情3年,情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內地電商行業,尤其是直播帶貨的興起對港代造成沉重衝擊,「他們的價格可以跟香港市面上的持平,甚至有些會更優惠」。
不少港代因此轉型接單深圳代購,並漸漸嘗到甜頭,Joy最近也加入這股反向代購的潮流。本月6日,她發出第一帖,沒想到很快就接到了40至50條私信,這些客戶幾乎都是女生,大概3分之2是新移民和港漂,其他是本地客,有的要買鮑師傅、一點點、阿嬤手作等糕點奶茶,還有的爭相訂購周黑鴨、絕味鴨脖等滷味食品,更有甚者還詢問能不能買到新疆烤饢,Joy哭笑不得:「我說我自己都沒吃過,上哪給你去買呀」。

資料圖片
深圳女入行 每單賺30元
面對商機,在深圳做電商的陳小姐也嗅覺敏銳。由於沒有香港居民身分證,她選擇了辦旅遊簽做代購,湊夠7單起送,每單收代購費30元。陳小姐介紹,自己家附近就是簽證中心,如果當天無人排隊,辦一下簽證就是10分鐘、15元的事。
陳小姐介紹,自己的客戶以香港人為多,年齡集中在20至25歲左右,對此,Joy和內地來港讀研,也做起「深代」的徐小姐也有同感。據徐小姐介紹,自己上月去深圳羅湖口岸附近的鮑師傅買東西的時候,尚且沒甚麼人排隊,但這幾周去的時候,店門口已是大排長龍,「我前後排的都是香港人,還有香港人拿著現金問能不能用」。
在Joy看來,隨著香港愈來愈多的年輕人開始使用內地社交媒體如小紅書,深港兩地的距離彷彿被拉得更近了,更多的香港年輕人被小紅書上的內地食品吸引,繼而產生嘗鮮的想法。

Joy從深圳代購10餘份鮑師傅糕點回香港。受訪者提供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