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今年首發黃雨警告 醒目網民教路一招預知「大雨臨頭」

社會事

今年首發黃雨警告  醒目網民教路一招預知「大雨臨頭」
社會事

社會事

今年首發黃雨警告 醒目網民教路一招預知「大雨臨頭」

2023年03月25日 16:25 最後更新:19:13

天文台25日中午12時20分發出今年首個黃色暴雨警告信號,並一度發出預料本港可能受冰雹影響的「特別天氣提示」。網民醒目,原來靠一招即能預知大雨臨頭。

天文台雷達。天文台截圖

天文台雷達。天文台截圖

天文台fb「大雨注意」的帖文以雷達作配圖。天文台FB圖片 ​

天文台fb「大雨注意」的帖文以雷達作配圖。天文台FB圖片 ​

今年首個黃雨警告發出後,網友湧入天文台fb「大雨注意」的帖文下留言,並上載街頭大雨滂沱短片。有網民指,「落得成大雨啦!這幾天天氣唔好!」,並稱「太好了,黃色暴雨能夠將花草樹木泥土上嘅所有呼吸系統疾病一一沖走」。

更多相片
天文台雷達。天文台截圖

天文台25日中午12時20分發出今年首個黃色暴雨警告信號,並一度發出預料本港可能受冰雹影響的「特別天氣提示」。網民醒目,原來靠一招即能預知大雨臨頭。

天文台fb「大雨注意」的帖文以雷達作配圖。天文台FB圖片 ​

天文台fb「大雨注意」的帖文以雷達作配圖。天文台FB圖片 ​

天文台在下午12時20分發出黃色暴雨警告。

今年首個黃雨警告發出後,網友湧入天文台fb「大雨注意」的帖文下留言,並上載街頭大雨滂沱短片。有網民指,「落得成大雨啦!這幾天天氣唔好!」,並稱「太好了,黃色暴雨能夠將花草樹木泥土上嘅所有呼吸系統疾病一一沖走」。

雨量分布圖。天文台截圖

雨量分布圖。天文台截圖

衛星圖。天文台截圖

衛星圖。天文台截圖

大雨可能引致山洪暴發,天文台提醒市民應遠離河道。

暴雨下,有網民還關心到遠足人士,問「行山友是否接收到?」,獲其他網友回應,指「早幾日已經話會落雨,仲去行山咁攪笑?」。

有網民更教路,透過睇天文台網頁或APP內的雷達,便能預知下大雨。網上截圖

黃雨下每小時雨量逾30毫米

網民上載街頭大雨滂沱短片。網上截圖

網民上載街頭大雨滂沱短片。網上截圖

今年首發黃雨警告 網民靠一招預知大雨臨頭

今年首發黃雨警告 網民靠一招預知大雨臨頭

有網民更教路,透過睇天文台網頁或APP內的雷達,便能預知下大雨,指「學下睇天氣圖,雷達先!!24日低壓槽已經到了廣州,今天一定到香港」。確實,天文台的「大雨注意」帖文,正是以雷達圖像作配圖,雷達圖像內的色表,便是「降雨率(毫米/小時)」。

天文台在下午12時20分發出黃色暴雨警告。

天文台在下午12時20分發出黃色暴雨警告。

雨量分布圖。天文台截圖

雨量分布圖。天文台截圖

衛星圖。天文台截圖

衛星圖。天文台截圖

暴雨下,有網民還關心到遠足人士,問「行山友是否接收到?」,獲其他網友回應,指「早幾日已經話會落雨,仲去行山咁攪笑?」。

大雨可能引致山洪暴發,天文台提醒市民應遠離河道。

大雨可能引致山洪暴發,天文台提醒市民應遠離河道。

黃雨下每小時雨量逾30毫米

天文台是於下午12時20分發出之有關黃色暴雨,表示香港廣泛地區已錄得或預料會有每小時雨量超過30毫米的大雨,且雨勢可能持續。

一些低窪地帶及排水欠佳的地區會出現水淹。可能受大雨及水浸影響之市民應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以防止可能引致的損失。而大雨可能引致山洪暴發,天文台提醒市民應遠離河道。可能受河道氾濫影響之市民應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以避免損失。

有網民更教路,透過睇天文台網頁或APP內的雷達,便能預知下大雨。網上截圖

有網民更教路,透過睇天文台網頁或APP內的雷達,便能預知下大雨。網上截圖

網民上載街頭大雨滂沱短片。網上截圖

網民上載街頭大雨滂沱短片。網上截圖

今年首發黃雨警告 網民靠一招預知大雨臨頭

今年首發黃雨警告 網民靠一招預知大雨臨頭

有內地網民在小紅書以「麥理浩徑不要再火爆啦!」為題,痛心呼籲網民要愛惜麥理浩徑環境,「袋走垃圾」!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麥理浩徑被譽為全球最佳行山徑「夢想之路」

港人鍾愛行山,說到本地最著名的行山徑,就不可不提麥理浩徑。麥理浩徑曾獲評為全球二十條最佳行山徑之一,更被譽為全球最佳行山徑「夢想之路」,這條優美行山徑是本港最早啟用的一條長途遠足徑,於1979年10月26日啟用,以時任香港總督麥理浩命名。

小紅書截圖

小紅書截圖

作為本港最長的健行步道,麥理浩徑是香港全長100公里,每逢假日都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行山人士遊覽。不過近日,有內地遊客在行山時發現麥理浩徑滿布垃圾,在小紅書上痛心向網民呼籲要愛惜麥理浩徑及保護大自然!

麥理浩徑不要再火爆啦

日前,有內地網民在小紅書以「麥理浩徑不要再火爆啦!」為題,痛心呼籲網民要愛惜麥理浩徑環境。該網友指自己在疫情期間走遍麥理浩徑全程、衛奕信徑、港島徑、鳳凰徑,當時環境都非常乾淨。行山期間亦不時碰見其他行山人士會在背包掛塑膠袋,一邊行山一邊主動撿垃圾下山。

小紅書圖片

小紅書圖片

事主呼籲:歡迎你們來但請把垃圾帶走

不過事主發現,自通關以後,非常多的遊客去走麥理浩徑,亦令麥理浩徑的沿途垃圾變多。事主指,香港的健行氛圍與環境,沒有垃圾桶沒有巡查人員,沒有那麼多衛生間,但是野外非常乾淨,路上見不到一點垃圾。事主痛心呼籲,希望大家好好保護大自然,「歡迎你們來,但請把垃圾帶走」

小紅書圖片

小紅書圖片

而一眾網民亦紛紛留意支持事主的呼籲,「大自然咁大咁靓,要一起保护才是,不懂乱丢垃圾的是什么心态」、「袋走垃圾」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