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台軍發明「太陽能戰術背心」遭批白癡:像烏龜曬太陽自我曝露

博客文章

台軍發明「太陽能戰術背心」遭批白癡:像烏龜曬太陽自我曝露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台軍發明「太陽能戰術背心」遭批白癡:像烏龜曬太陽自我曝露

2023年06月07日 18:38 最後更新:18:52

據台媒報道,民進黨當局推動綠能,軍事單位也推行落實,在高雄鳳山的陸軍軍官學校5日發表太陽能創意成果展,其中包括「太陽能救生衣」、「太陽能戰術背心」與「單兵鋰電池行動電源」。其中的「太陽能戰術背心」就引發爭議,台軍退役中將帥化民6日說,使用這種裝備,士兵恐怕要跟烏龜一樣翻過來才曬得到太陽,要躺平或趴在地上不動才能發電。他怒批:「是嫌我們的兵背得不夠重吧,這罵白痴一點都不錯」。

台軍展出的太陽能發電戰術背心、單兵鋰電池行動電源。網上圖片

台軍展出的太陽能發電戰術背心、單兵鋰電池行動電源。網上圖片

據台灣「聯合新聞網」報道,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台防務部門4日在社交媒體發文稱,台軍積極推動節能減碳,在不同領域中展現成效,台防務部門同時發布了台陸軍軍官學校製作的「太陽能發電戰術背心」等照片。不過,這個小發明引發島內網友關注。有人諷刺說,「班長:不好意思A面已經滿電了請你翻身換B面」;有人問:「戰術背心重點之一在隱蔽,現在用亮亮的太陽能板告訴解放軍:我在這,快來打我?」

台陸軍官校發明的「太陽能發電戰術背心」。

台陸軍官校發明的「太陽能發電戰術背心」。

台灣「中時新聞網」稱,島內軍事專家趙武靈說,先不論動機,這種裝備完全脫離現實,「太陽能發電戰術背心」一面是太陽能板,一面應該是蓄電池,請問這件背心的淨重多少?它還能再負載多重的裝備?還剩下哪些位置可以附掛其它設備?

台軍退役中將帥化民。

台軍退役中將帥化民。

報道稱,這項發明也引來台軍退役中將的批評。曾任台灣防務管理學院院長的帥化民6日在TVBS《新聞大白話》節目中批評說,「還有個二百五,當兵背一個太陽能板,這當過兵沒有?」他說單兵個人裝備已非常多,「我當了幾十年兵,我知道背包有多重,裡面有防毒面具、彈藥包、炸藥包、軍毯、換洗內衣褲、鋼盔、水壺、刺刀。」他說,這個太陽能板放在肚子上,士兵要像烏龜一樣翻過來,要不然背在背上,要趴下,才能曬到太陽,要躺平或趴在地上不動才能發電。

帥化民還說,「你背那個板子怎麼走路、怎麼行軍、怎麼打仗、怎麼進入戰壕?是嫌我們的兵背得不夠重吧,這罵白痴一點都不錯」。

台防務部門發言人則解釋,陸軍官校的綠能實踐基地展品是學生創意發想與動手實作成果,非正式軍品研發成果。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82年前烈士犧牲時緊握的照片被修復 相裡的女子端莊秀麗

2024年04月27日 12:30 最後更新:12:41

被烈士緊握82年的照片有後續了。

央視新聞報道,河北肅寧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早前在遷移雪村戰鬥犧牲的烈士遺骸過程中,發現其中一名烈士雙臂抱在胸前緊握一張年輕女性的照片。近日,這張被烈士緊握82年的照片被修復了,照片中的女子端莊秀麗。眾多網友表示「看見照片,忍不住淚崩」。

肅寧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介紹,這是一位「無名烈士」的遺骸。照片上的她是誰?是烈士的戀人?妻子?或是其他親人?工作人員推測,她一定是這位烈士最為牽掛的人。

央視新聞圖片

央視新聞圖片

這張烈士緊握的照片感動了眾多網友,也有很多網友在線留言求助,看能不能幫忙修復照片。

央視新聞圖片

央視新聞圖片

然而歷經82年,照片已經風化,面部細節也有些模糊。為了確保修復的準確性,TR美術工作室嘗試對原照片進行特徵分析並分組修復了幾個版本,之後匯總融合確定了最終效果。修復人員說:「希望盡微薄之力,為烈士尋親帶來一些幫助」。

央視新聞圖片

央視新聞圖片

在現場挖掘時,擔心破壞烈士遺骸的完整性,工作人員都特別小心。肅寧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介紹:「這位烈士被挖出來時,兩個胳膊抱在胸前,手骨已經沒有了,在胸口上就放著那張照片」。

雪村戰鬥烈士墓出土的烈士皮帶扣,上面是當年群眾掩埋烈士的草席。央視新聞圖片

雪村戰鬥烈士墓出土的烈士皮帶扣,上面是當年群眾掩埋烈士的草席。央視新聞圖片

該工作人員表示,見到照片中是一位秀麗端莊的女性,既心痛,又震撼。「過去八十多年了,照片保存相對完美,這種情況之前從來沒有過」。

央視新聞圖片

央視新聞圖片

據了解,這位烈士除了緊握的照片,在他的身邊還發現六枚銅板、四發子彈,四個白色的襯衣扣子等遺物。「這次戰鬥犧牲的戰士大都十七八歲,如果有子女就相對好尋親,沒有的話,難度挺大的」。

近日,復旦大學科技考古研究院受到當地邀請,對烈士遺骸DNA進行鑒定。該團隊曾在去年9月復原了40餘名山西呂梁無名烈士的容顏。其中,編號為「M19」的烈士找到了親人。

央視新聞圖片

央視新聞圖片

通過對緊握照片的烈士遺骸進行鑒定,復旦大學科技考古研究院一名老師介紹,這位烈士比較年輕,估計年齡範圍在14到17歲,鑒定結果偏向男性,最終還是需要通過DNA做進一步確定。「非常有感觸,這些烈士犧牲時年齡都比較小,以前的愛國主義教育更多是課本上的,現在感受更加深刻」。

央視新聞圖片

央視新聞圖片

復旦大學科技考古研究院後續將會對烈士遺骸進行DNA鑒定,掃描頭骨,復原容貌。「復原出烈士的照片後,對家屬和公眾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安慰」。

央視新聞圖片

央視新聞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