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沙中線醜聞 法庭僅罰4萬 屋宇署研上訴 刑事調查繼續 政府否認放生禮頓

頭條日報

沙中線醜聞  法庭僅罰4萬  屋宇署研上訴  刑事調查繼續  政府否認放生禮頓
頭條日報

頭條日報

沙中線醜聞 法庭僅罰4萬 屋宇署研上訴 刑事調查繼續 政府否認放生禮頓

2023年06月29日 00:00 最後更新:05:07

港鐵沙中線紅磡站工程醜聞主角、總承建商禮頓,因不按圖則建機房而遭屋宇署票控,法庭判處罰款4萬元,引起公眾譁然,質疑隨後發生剪短鋼筋而導致延誤兼超支,為何遲遲未檢控。屋宇署表示,正研究就判刑上訴。政府則回應,指沙中線刑事調查仍在繼續中,否認「放生」禮頓。
禮頓遭到屋宇署票控,指它在紅磡站其中一間1000多呎的機房工程嚴重偏離圖則,禮頓在開審前認罪,法庭判罰4萬元。披露沙中線工程問題的「中科監察」主席潘焯鴻及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昨天對判刑窮追猛打,分別指政府放生禮頓,「雞肋」控告。潘指,自己聽聞政府作為港鐵大股東,視港鐵為政府一部份,故不希望令港鐵捲入任何檢控「漩渦」當中。田北辰則指︰「聽講佢(政府)話已劃咗條線㗎喇,呢件事完結㗎喇,冇得再告㗎喇。」意指當局不再追究剪短鋼筋等更大醜聞。
政府發稿駁斥:不應憑空妄斷
政府昨午發稿回應,不點名指責「不希望在檢控中令港鐵捲入漩渦」的言論無中生有和不負責任,重申檢控決定必須基於所有可接納的證據和適用法律,警方亦正繼續就沙中線工程質量事件刑事調查,指任何人均「不應憑空妄斷,作出失實、不公和不負責任的言論。」政府又不點名指,政府可能不再跟進沙中線工程問題的言論「全無事實根據,居心叵測」,指政府一定會直斥其非,以正視聽,而任何試圖捏造事實抹黑政府的行為均不會得逞。

屋宇署其後亦發稿回應,指律政司經考慮機房案情及相關證據後,為爭取最大機會成功入罪,才修改原定對禮頓的控罪,指兩控罪最高刑罰相同,反駁潘焯鴻前日指修訂控罪較原定控罪輕,又指正研究就判研上訴。

對於政府發稿指控,田北辰其後回應:「唔緊要!」指最重要的是結果,他「好歡迎、好開心」政府出稿解釋,明確指出會繼續調查沙中線事件。他認為,如果今次案件只是幾十宗之中的其中一宗,將會「大快人心」。但他詫異政府以「抹黑」等較為嚴重的字眼指控他,因為他只是說政府「可能不再跟進」。
潘焯鴻促當局定期交代進展

潘焯鴻昨晚在個人社交網頁上發放1700多字回應,指不接受政府以「失實」、「誣蔑」、「無中生有」、「憑空妄斷」等字眼形容其言論。他又提到,據調查委員會報告,禮頓在整個沙中線紅磡站工程都與今次案件一樣嚴重偏離圖則,質疑當局為何未有根據報告,就性質相同且更嚴重、範圍更廣的情況提出更多檢控。他認為,政府應定期向市民公開交代調查進展,主動讓市民接觸事實,減少猜疑。■披露沙中線工程問題的「中科監察」主席潘焯鴻,質疑政府放生禮頓。

■披露沙中線工程問題的「中科監察」主席潘焯鴻,質疑政府放生禮頓。
■田北辰曾就沙中線工程問題在立會質詢,「好歡迎、好開心」政府出稿解釋。
■田北辰曾就沙中線工程問題在立會質詢,「好歡迎、好開心」政府出稿解釋。

往下看更多文章

港台AI主播Aida報天氣 網民彈:表情生硬

2023年06月29日 00:00 最後更新:05:07

AI(人工智能)技術突飛猛進,全球各地電視台開始試驗虛擬主播,香港電視台「唔執輸」,推出AI主播Aida,由周一起逢周一至五晚上為市民報告天氣。不過,網民似乎不太受落,有網民認為Aida面部表情生硬,亦有網民擔心AI主播將引發傳媒裁員潮,總之係唔like。

港台上周宣佈推出AI新主播Aida,指Aida由港台訓練的新主持,永遠不會「食螺絲」。自6月26日起,這名AI「天氣女郎」逢周一至五新推出的《香港電台天氣簡報》中報道本地和世界天氣資訊。
憂引發傳媒裁員潮

網民反應不太正面,有人形容Aida塊面「好膠」,表情、語氣生硬,亦有網民指AI手臂太幼,不合乎比例,直言︰「對手唔啱比例呀……執執佢先啦!」又有人認為AI取代真人主播,恐更多人失業。

港台指,Aida為港台AI應用的試驗項目,製作籌備工作歷時約3個月,是以AI虛擬頭像技術製作,表情、聲線、說話口形、動作都完全由電腦合成,毋須真實人物參與作仿效,因此可以加快節目製作流程,亦方便資料更新。

曾在港台時評節目《左右紅藍綠》擔任嘉賓主持的黃偉國認為,AI取代報道員,最大可能是節省成本及工序,因為只需要將文字稿輸入系統,AI報道員便會「照稿讀」。他認為,AI的互動性及適應性能否與真人一樣,是AI能否取代真人的關鍵。他提到,新聞報道不等於照稿讀,當中會涉及訪問環節,AI根本不能夠取代真人的訪問及與受訪者之間的互動。

曾在無線電視報道天氣的前主播鄭萃雯有感而發,在網上發佈自己以往報天氣的影片,指人類也許會「食螺絲」,但對於不同天氣現象有感覺,例如「點解會咁熱?點解空氣差?點解落大雨?」若報道只是從天氣文稿中搬字過紙,觀眾未必能理解背後原因。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