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當日攀上香港富豪「大D會」的許家印 遇上「中秋劫」 連兒子也逃不了

博客文章

當日攀上香港富豪「大D會」的許家印 遇上「中秋劫」 連兒子也逃不了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當日攀上香港富豪「大D會」的許家印 遇上「中秋劫」 連兒子也逃不了

2023年09月29日 15:57 最後更新:16:08

這也許是中國恆大許老闆,有史以來過得最慘的中秋節了。

昨日(9月28日)晚間,中國恆大發通告證實,接到有關部門通知,集團董事會主席許家印因涉嫌違法犯罪,已被依法採取強制措施。

曾經風光的許家印。

曾經風光的許家印。

內地第一財經詳細跟進恆大爆煲事件。有內地刑事法律專家表示,從目前的公開信息來判斷,許家印所涉及的問題很可能跟多個罪名都有關聯。而在有有關部門通知的情形下,所採取的強制措施很可能與之前境外媒體誤傳的「監視居住」有所不同。

換句話說,是比「監視居住」更嚴重。

另外,內地知情人士消息,許家印的二兒子許滕鶴(Peter Xu)也在相近時間被帶走。許家印有兩個兒子,被帶走的是小兒子。

許家印的二兒子許滕鶴。

許家印的二兒子許滕鶴。

父子雙雙被帶走。即使他們能吃到甜蜜的月餅,都壓不了許氏父子心頭的苦澀。

近日恆大系有7名大將已被帶走,已預示全面崩盤。

許家印被帶走前,在最近半個月里,恆大系已有多名核心人員依次「出事」。其中包括本來已潛逃外國但最後又回來的恆大集團前總裁夏海鈞,以及前首席財務官潘大榮二人。

恆大集團前總裁夏海鈞。

恆大集團前總裁夏海鈞。

而在許家印被帶走的消息確認後,更多高管被帶走的消息也被媒體曝光。

當然許家印的二兒子許滕鶴帶走的消息也相當震撼。他曾主導恆大財富的工作,9月16日被深圳警方採取刑事措施的恆大財富總經理杜亮,就是其下屬。

許滕鶴的信息一直鮮少在公開信息中出現,最近的一次還是在2021年12月。當時,外媒曝出其以1250萬美元折價出售了位於美國洛杉磯日落大道上的一棟豪宅。

許滕鶴在去年匆匆結婚,新娘是一名1999年出生的網絡紅人。據說,整個婚禮還是花了幾百萬。

此外,相近時間被帶走調查的恆大系高管,還有恆大地產集團、恆大物業集團前董事長甑立濤。早前曝出被帶走調查的前恆大首席財務官潘大榮,其實也是在相近時間被帶走的。

如果算上今年年初被帶走調查的柯鵬,目前,已有7名與恆大有關聯的高管被查。

總的來看,被帶走調查的高管主要涉及3個業務:

一、融資,如潘大榮;

二、恆大財富,如杜亮;

三是涉及深圳舊房改造,如最早被帶走的柯鵬。

許家印等一眾高管被查後,恆大的擔子落到了執行董事肖恩的頭上。此前許家印傳出被帶走傳言時,就有消息稱,恆大的周例會由肖恩主持。

據悉,肖恩是許家印多年的老朋友,於2013年正式加入恆大,但恆大暴雷前,他並沒有站在前台,也未直接插手幾項敏感業務。

65歲的許家印被捕後,這個曾經千億富豪,或將一無所有。

作為恆大帝國的創始人和絕對實控人,許家印在此時被控制,最直接的衝擊便是他積極推進的債務重組進程。

而此前,恆大的境外債務重組也突生變故。

9月22日,中國恆大突然發佈公告稱,要取消債權人大會。隨後,在24日晚,中國恆大又發佈公告稱,因恆大地產集團正在被立案調查,公司無法滿足新票據發行資格。這意味著,恆大境外債重組的泡湯。

據瞭解,恆大這筆規模超190億美元的境外債務重組方案於今年三月底正式公佈,方案具體有三種:

第一種,恆大再發行期限長達10-12年的新票據,用新票據1:1置換舊債;

第二種,發行期限5-9年的新票據,並且與恆大物業和恆大汽車股權掛鈎,債轉股;

第三種,就是一和二的組合。

據悉,恆大的離岸債務涉及總額逾300億美元,堪稱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債務重組行動之一。

但如今重組會議取消、原定發行的新票據擱淺,恆大系的實控人許家印也被採取強制措施了。這下,境外的債權人也慌了。

據外媒報道,有境外債權人透露,如果恆大不能在10月30日之前,提交新的債務重組計劃,那麼,這些債權人將支持針對恆大的法院清盤請願書。

而據恆大財報顯示,截至2023年6月,中國恆大負債總額2.39萬億元,剔除合約負債6039.8億元後,為1.78萬億元。

截至2023年6月,中國恆大營收為1281.8億元,淨虧損合計392.5億元。

業內人士也對恆大的債務重組重新變得悲觀起來。

IPG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表示,恆大是否會最終走向破產,目前還無法確定,是否進入破產清算不僅僅是企業經營問題與法律問題,還需要考慮「保交樓」等社會問題。在「保交樓」問題沒有切實解決方案前,恆大要正式宣佈進入破產程序不太現實,不過其前景確實不容樂觀。

「目前,各方可能需要更多時間和努力來尋找解決方案,包括重新協商債務重組條款、尋求新的投資人、出售資產等。如果無法有效解決當前困境,破產可能性將會增大。」柏文喜表示。

許老闆(左3)攀上香港富豪的「大D會」,靠彤叔(右3)支持把恆大搞上市。

許老闆(左3)攀上香港富豪的「大D會」,靠彤叔(右3)支持把恆大搞上市。

但如果恆大最後真的走到了破產清算這一步,如今已經快65歲的許家印,最終將「一無所有」。誰會想到,當日許老闆攀上香港富豪的「大D會」,辛辛苦苦搞上市,瘋狂借債把公司搞大,一度成為千億富豪,最後會落得上下場。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韓國公司的確吹得,不過有時吹得太厲害脫離了現實。

日前在新款KONA新能源車型的發佈會上,韓國現代汽車澳洲公司首席執行官(CEO)柯安哲(John Kett)語出驚人,話現代汽車將永遠比中國品牌汽車高端。

現代澳洲CEO柯安哲。

現代澳洲CEO柯安哲。

現代汽車進入澳洲市場較早,有先行者優勢。早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現代便在澳洲市場推出小型車Excel,並與該市場主流的日本汽車品牌展開了激烈價格戰。但隨著生產和運輸成本的增加,老牌車企不得不提高售價,並面臨來自中國新興品牌的劇烈競爭。

柯安哲認為,對現代汽車而言,以廉價車型佔據市場的時代早已一去不返。如果現代繼續保持低價,企業的利潤就不足以投資研發技術更先進的新車型。

他同時強調,只要在技術上保持領先,讓用戶認識到現代品牌的價值,就能夠一直保持對中國品牌的高端優勢。相較於價格戰,這將是一種更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不過,現代汽車在澳洲的市場地位,已從2016年時的第3下降至第5,中國汽車正大力趕上,快將超越韓國車,其中上得很猛是MG。

目前,日本車依然是澳洲市場佔有率最高的車系。最新今年1至10月的數據顯示,澳洲市場銷量最高的車企為日系豐田(17.5萬輛),遙遙領先於第2名日系馬自達(8.5萬輛);第3名為美國福特(7萬輛);而韓國的起亞(6.5萬輛)與現代(6.4萬輛)分列第4、5位。

此外,三菱、五十鈴、斯巴魯、日產、鈴木、雷克薩斯、本田等日系品牌均位列澳洲市場前25名。

今年1至10月澳洲汽車銷售數據。資料來源:澳洲聯邦汽車工業商會

今年1至10月澳洲汽車銷售數據。資料來源:澳洲聯邦汽車工業商會

而隨著中國汽車出海規模的擴大,近年來澳洲市場也湧現了更多中國品牌車型。今年1-10月至今,上汽MG(4.9萬輛)已高居澳洲市場銷量第7,比排第8的美國特斯拉(4萬輛)還要高,上汽MG與現代品牌僅有1.5萬輛的差距,而其他中國品牌長城排13位(2.9萬輛),而上汽大通LDV(1.8萬輛)、比亞迪(9718輛)也均位列澳洲市場前25名。

MG也在香港大賣,MG車隨處可見。

MG也在香港大賣,MG車隨處可見。

其實再細看一下數字,因為澳洲排行榜是按品牌而不是車廠排,而上汽分別有上汽MG和上汽大通LDV兩個品牌(皆收購自英國),如果在兩個品牌加起來,今年10個月上汽在澳洲銷售6.7萬輛,已超過現代的6.4萬輛。

現代澳洲CEO柯安哲話「現代汽車將永遠比中國品牌汽車高端」,相信只有韓國人信,反而特斯拉CEO馬斯克的講法更受關注。馬斯克最近表示:到目前為止,特斯拉面臨的最激烈的競爭是在中國,很多人認為未來前10大車企第1名是特斯拉,後面9個全是中國車企,我認為這個觀點是正確的。

馬斯克。

馬斯克。

馬斯克說:「中國的製造業超強,職業道德也很高,如果我們考慮特斯拉不同的競爭對手們,中國汽車行業的競爭力最強,順便提一下,特斯拉在中國的發展也很好,因為我們在中國的團隊是最好的。」

再講澳洲的汽車市場。中國汽車在澳洲銷售大升。據澳洲《每日電訊報》報道,今年前三季度,澳洲市場的中國品牌汽車銷量達14.5萬輛,同比增長75%,其中電動汽車銷量佔比過半。澳洲聯邦汽車工業商會預計,今年中國汽車對澳出口數量有望突破22萬輛,再創歷史新高。

澳洲聯邦汽車工業商會會長托尼·韋伯認為,中國汽車的整體性價比較高,今年以來澳洲市場對中國電動汽車的需求大增,進一步推動了中國汽車銷量增加。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1-10月,中國汽車出口量392.2萬輛,同比增長59.7%,全年有望超越日本位居全球第一。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