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第一艘自主建造的「雪龍2」極地科考船,完成5個多月南極科學考察後,將於下月回國歸航,並首度訪問香港,有關方面將舉辦連串活動,屆時公眾可免費參觀。
網上圖片
「雪龍2」訪港籌委會主席、立法會議員馬逢國說,極地安全是是全球環境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影響國家與世界各地可持續發展,「雪龍2」訪港可開拓香港人國際視野,培養年輕人科研興趣,提高全民環保意識。
活動由綠色未來基金總會及香港極地研究中心主辦,屆時會有進港巡遊歡迎儀式,「雪龍2」將停泊尖沙咀海運碼頭,免費開放,公眾須上網登記上船參觀,亦有文藝分享晚會。
網上圖片
中文大學將舉辦氣候變化國際會議,主題是極地科考、生態環境與氣候變化;「雪龍2」的科學家會與本港學生交流,並與南極中山站連線,進行歷史性的極地對話;香港科學館亦會舉行展覽及學校巡迴展等。
網上圖片
「雪龍2」具備世界首創艏艉雙向破冰功能,可以360度自由轉動,今年是中國南極考察40周年,今次考察焦點是在南極羅斯海,建設上月落成的「秦嶺站」。
南極一個研究基地發生內部衝突。有科研人員向遠在4000多公里的南非政府發信求助,指有團員遇襲,甚至收到死亡威嚇,要求當局緊急介入。
上月底傳出首宗襲擊事件
據外媒報道,涉事的 SANAE IV 研究基由南非政府營運,研究團隊於2月1日乘船前往基地,原訂要駐紮到12月才會離開,直至下一批團員接替。因基地氣候惡劣,團隊大多數時間只能在設施室內共同生活,2月27日傳出第一宗襲擊事件。
求助電郵指陷恐懼氛圍
一名隊員隨即發電郵求救,郵件中寫道:「遺憾的是,(他的)行為已升級到令人深感不安的地步。具體來說,他對(姓名未公開)進行了人身攻擊,這嚴重違反了個人安全和工作場所規範。此外,他還威脅要殺死 (姓名不詳),創造了一種恐懼和恐嚇的氛圍。我仍然對自己的安全深感擔憂,總是擔心自己會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更改作業時間觸發口角
南非政府發言人和環境部長喬治 (Dion George) 透露,事件起因是因應天氣狀況,需要更改作業時間等問題,領導人與其中一名成員發生口角,繼而演變成肢體衝突。政府發言人補充,涉事團員已自願接受心理評估,並向受害者提交正式書面道歉,表達悔意。
基地內至少有10名團員
研究基地於1959年始啟用,進駐的研究團隊一般由10人組成,包括1名醫生、2名機械工、3名工程師、1名天氣專家和3名物理專家。惟基地位於南極內陸的陡峭山脊旁邊,距離最近的南極冰架約170公里,距離南非本土超過4000公里;而基地終年幾乎處於零下凍結的嚴寒天氣,交通環境十分不便。
FB圖片@Antarctic Legacy of South Africa
南非準備用破冰船或飛機介入
南非政府正評估應對方案,包括動用破冰船或飛機介入,但由於交通不便,即使天氣狀況允許下,從南非抵達基地也須花2周時間。而惡劣天氣更令即時救援存在困難,當局強調會持續監察情況,確保基地安全及研究工作不受影響。南非政府亦已聯絡距離最近的研究站所屬國挪威、德國以備需要緊急介入,但這兩國的研究站最近的也距離約32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