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走塑」非新鮮、膠餐具有替代 一個小改變可帶來大影響

博客文章

「走塑」非新鮮、膠餐具有替代 一個小改變可帶來大影響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走塑」非新鮮、膠餐具有替代 一個小改變可帶來大影響

2024年04月25日 19:27 最後更新:05月28日 22:25

首階段的管制即棄塑膠餐具及產品(「餐具走塑」)由4月22日起實施,政府近月積極向社會各界進行宣傳,加上設有六個月適應期,計劃實施初期運作尚算良好。

誠然,每項新政策,尤其是一些涉及市民日常生活習慣的措施,實施初期部分市民總會感到不便或需要時間適應,這亦是必須設有適應期的主因。至於「餐具走塑」,筆者認為與其他先進經濟體相比,香港的步伐和管制規模已經算得上比較保守。在市場已有適當替代品可選用的前提下,相信市民會逐步適應。

首階段「走塑」新法例實施。

首階段「走塑」新法例實施。

落實「餐具走塑」為環境盡綿力

「餐具走塑」實施前後,不少媒體都特意測試作為替代的紙製或木製餐具,了解這些替代品是否真的可以滿足需要。環境保護署亦邀請了環保餐具供應商展示其產品,增加業界和市民對替代產品的了解。綜合不同媒體的測試結果,除部分木製的刀具較易折斷外,其他餐具的質素都明顯屬於滿意水平,證明塑膠製餐具絕非無可取代。對於個別媒體報導的極端例子 - 「紙湯匙浸在湯中半小時會變軟」,相信亦不會影響市民對「餐具走塑」的支持。

塑膠製品對環境的影響和傷害有多大,市民即使並非完全清楚,但亦肯定有所聽聞。參考環境及生態局的資料,塑膠製品難以分解,可在自然環境中殘留動輒過百年,破碎後更會成為微塑膠,再經海洋生物傳入人類的食物鏈,對生態和人類健康都造成深遠禍害。事實上,不少國際科學研究報告已在人類血液中找到微塑膠,故減少使用塑膠實在是刻不容緩。

「餐具走塑」廣為先進經濟體採納

必須承認,「環保」是有代價的。以「餐具走塑」為例,縱使替代的紙製或木製餐具跟傳統塑膠餐具的價錢已經十分接近,實施初期對餐飲業成本都或有輕微影響,但相信價格會隨著市場有更多相關產品而下降,而產品質量亦會有所提高。至於一般市民,確實需要時間改變使用習慣,包括重新學習使用替代餐具的技巧。

香港是為國際大都會,筆者相信香港市民在「餐具走塑」這個已廣為世界先進經濟體接受和採納的政策上,也必然可以適應。內地早於2020年年底起,已禁止生產和銷售發泡膠餐具和膠柄棉花棒;鄰近的澳門,亦已經先後禁止進口發泡膠和即棄塑膠餐具。

外國經驗證「餐具走塑」可行

其他國家同樣已經實行「餐具走塑」,澳洲南澳州於2021年起已禁止銷售即棄膠飲管、進食用具和攪拌棒;2022年起禁止銷售發泡膠杯、碗、碟及翻蓋式容器等;加拿大溫哥華則在2020年起禁止餐飲業使用發泡膠食物容器和塑膠飲管,堂食外賣只可應客人要求提供即棄進食用具。歐盟方面,於自2021年起,歐盟成員國被要求全面禁止塑膠飲管、棉簽、塑膠盤、塑膠刀叉等即棄塑膠製品及發泡膠食物容器和杯,其中法國早在2020年起已禁售即棄塑膠杯碟、2021年起禁售塑膠飲管、攪拌棒、即棄進食用具、發泡膠餐盒等,並自2023年起禁止包括連鎖快餐店在內的餐飲業向堂食顧客提供即棄餐具。

各地「餐具走塑」細節雖有不同,但初心和目標卻是一致:為環境出一分力、為下一代出一分力。「餐具走塑」絕不是空中樓閣的空想,而是切實可行的環保進程。我們每個人的個人力量雖然微小,但集合起來的力量卻是不容小覷。既然「餐具走塑」可對我們的環境帶來正面影響,筆者深信香港市民絕不會因為小小的習慣改變而卻步。

時事評論員




董光羽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走塑」滿月環境局稱情況鼓舞 7000食肆中70%棄用

2024年05月22日 12:21 最後更新:14:50

環境及生態局表示,走訪超過7000間食肆,「走塑」適應期首個月已有約七成轉用非塑膠餐具,主要大型連鎖食肆已全面轉用。

環境及生態局在社交網頁說,管制即棄塑膠新法例自4月22日實施至今已1個月,政府樂見業界全力配合「走塑」,市民亦逐漸接受使用可重用或非塑膠替代品,開始養成「走塑」習慣,情況令人鼓舞。

塑膠餐具。(資料圖片)

塑膠餐具。(資料圖片)

局方說,目前仍未轉用的食肆主要是希望在適應期內用完受規管產品的存貨,以免浪費,只有少部分仍在尋找合適的替代餐具供應商。

另外,當局又走訪超過5000間零售店及酒店和賓館,符合新法例要求的比例更超過九成。主要的大型連鎖食肆已不會主動向外賣客人提供即棄餐具,走訪的小型食肆當中,約一成的食肆外賣不提供餐具,其餘食肆有一成至七成的外賣客人不需要即棄餐具。

環境及生態局指社會上開始養成「走塑」習慣,情況令人鼓舞。(環境局FB圖片)

環境及生態局指社會上開始養成「走塑」習慣,情況令人鼓舞。(環境局FB圖片)

局方又說,香港品質保證局會邀請供應商提交非塑膠餐具的質量及安全性相關證書或文件,以及將附有證書或文件的非塑膠餐具分列出來供參考,預計可在今年7月於「綠色餐具平台」推出。

環保署將於未來數月的適應期,繼續集中於宣傳教育,探訪相關業務地點的運作情況,並提供建議和資訊,協助企業符合新法例。

自4月22日起,本港首階段「走塑」措施正式實施,紙餐具是新選擇。(FB圖片)

自4月22日起,本港首階段「走塑」措施正式實施,紙餐具是新選擇。(FB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