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海防博物館9.3改設抗戰及海防博物館

社會事

海防博物館9.3改設抗戰及海防博物館
社會事

社會事

海防博物館9.3改設抗戰及海防博物館

2024年05月17日 16:33 最後更新:16:34

政府就​《2024年博物館指定(修訂)令》刊憲,把康文署轄下的香港海防博物館改設為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

香港海防博物館。(官網圖片)

香港海防博物館。(官網圖片)

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將重點介紹抗戰歷史,並透過公眾及教育活動,提升香港市民尤其是青少年愛國及對抗日歷史的認識,以及向抗日先烈致敬。

香港海防博物館。(官網圖片)

香港海防博物館。(官網圖片)

《修訂令》將於本月22日提交立法會先訂立後審議,海防館將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即9月3日改設為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

香港海防博物館。(官網圖片)

香港海防博物館。(官網圖片)

署方說,改設後的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將推出一系列多元化的公眾及教育活動,包括專題講座、歷史考察、工作坊、巡迴展覽和互動劇場等。博物館會利用專題展覽廳定期舉辦與抗戰相關的專題展覽,並與內地的文博機構合辦有關展覽,讓觀眾對抗戰歷史有更深切的認識。博物館內亦會增設展覽空間,介紹中國在香港地區及廣東一帶的海防工事,以提高市民、學生、內地及海外旅客對中國海防歷史的興趣。

香港海防博物館。(官網圖片)

香港海防博物館。(官網圖片)

Tags:

勝利

往下看更多文章

本港博物館獲央視節目邀請介紹三件館藏文物

2024年06月03日 00:01 最後更新:00:01

康文署轄下博物館獲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節目《國家寶藏》邀請,介紹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藝術館和香港文化博物館三件文物;與故宮博物院、天津博物館、吉林省博物院等,攜手介紹館藏,說好中華文化故事。

香港歷史博物館收藏的屏山鄧族祝壽賀幛,高四米多,上面飾有郭子儀祝壽及麻姑獻壽等寓意長壽的吉祥圖案。(政府新聞處圖片)

香港歷史博物館收藏的屏山鄧族祝壽賀幛,高四米多,上面飾有郭子儀祝壽及麻姑獻壽等寓意長壽的吉祥圖案。(政府新聞處圖片)

署方說,康文署博物館能與這些國內頂級、國際知名的博物館一同參與,說明香港在守護國家寶藏方面具有獨特及重要地位,在說好中國故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香港藝術館虛白齋藏品《齊風六篇》水墨絹本手卷,是據南宋畫家馬和之所繪的《詩經圖》,以詩配圖的形式,傳達道德價值,甚具深意。圖示《齊風六篇》(局部)。(政府新聞處圖片)

香港藝術館虛白齋藏品《齊風六篇》水墨絹本手卷,是據南宋畫家馬和之所繪的《詩經圖》,以詩配圖的形式,傳達道德價值,甚具深意。圖示《齊風六篇》(局部)。(政府新聞處圖片)

節目介紹的三件文物,分別為香港歷史博物館的屏山鄧族祝壽賀幛、香港藝術館的《齊風六篇》,以及香港文化博物館展品李小龍黃色戰衣。

李小龍於生前最後一部電影《死亡遊戲》中穿着的黃色戰衣,現正於香港文化博物館二樓的「平凡.不平凡──李小龍」展覽展出。(政府新聞處圖片)

李小龍於生前最後一部電影《死亡遊戲》中穿着的黃色戰衣,現正於香港文化博物館二樓的「平凡.不平凡──李小龍」展覽展出。(政府新聞處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