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私隱專員裁定世界幣違例 要求停蒐虹膜及面容影像

社會事

私隱專員裁定世界幣違例 要求停蒐虹膜及面容影像
社會事

社會事

私隱專員裁定世界幣違例 要求停蒐虹膜及面容影像

2024年05月22日 14:43 最後更新:15:11

私隱專員鍾麗玲裁定「世界幣」在香港的運作違反《私隱條例》,已發出執行通知,要求停止以虹膜掃瞄裝置收集巿民的虹膜及面容影像。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完成對Worldcoin「世界幣」項目的調查,私隱專員鍾麗玲作出以上裁定。

私隱專員公署於1月31日持法庭手令,進入「世界幣」項目在香港的6個營運點進行調查。(官網圖片)

私隱專員公署於1月31日持法庭手令,進入「世界幣」項目在香港的6個營運點進行調查。(官網圖片)

調查結果顯示,「世界幣」違反《私隱條例》有關個人資料的收集、保留、透明度、查閱及改正資料的保障資料原則,收集面容及虹膜影像並非必需,而且超乎適度;對於「世界幣」會保留個人資料長達10年,用作訓練核實身分程序的人工智能模型,公署認為時間過長,屬於過度保留個人資料。

公署又指,「世界幣」收集個人資料之時或之前,參與者未獲清楚告知法例上訂明需要告知的資訊,包括收集個人資料的目的以及參與者查閱和更正個人資料的權利和方式等;「世界幣」不公平地收集個人資料,相關《私隱聲明》和《生物辨識資料同意書》的內容不但欠缺中文版本,營運點的職員亦不會向參與者,解說或確認他們明白文件的內容,更不會告知參與者向其披露生物辨識資料的風險又或解答參與者的問題。

公署去年12月至今年1月曾到「世界幣」在港的6個營運點先後「放蛇」10次,1月底持法庭手令進入有關營運點調查,經過兩輪查訊後完成調查。調查發現,參與「世界幣」項目的人士需要讓有關機構透過虹膜掃瞄收集其面容及虹膜影像以「驗證」人類身分及製作虹膜編碼,藉此獲取註冊身分,可定期免費獲得虛擬貨幣「世界幣」。「世界幣」確認在香港營運期間共對8302人進行面容及虹膜掃瞄認證。

私隱專員公署於1月31日持法庭手令,進入「世界幣」項目在香港的6個營運點進行調查。(官網圖片)

私隱專員公署於1月31日持法庭手令,進入「世界幣」項目在香港的6個營運點進行調查。(官網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匡智會伺服器遭入侵或洩個人資料 私隱公署展開循規審查

2024年06月13日 00:40 最後更新:07:29

匡智會兩個地區支援中心的伺服器遭黑客入侵,涉及約2000人的個人資料,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稱已根據既定程序展開循規審查。

匡智會位於北區及觀塘西的殘疾人士地區支援中心,周二(11日)有伺服器遭黑客入侵,導致系統未能正常運作,部分內部文件被上鎖。

匡智會觀塘西殘疾人士地區支援中心。 (匡智會圖片)

匡智會觀塘西殘疾人士地區支援中心。 (匡智會圖片)

匡智會說,在發現事件後已即時中斷伺服器連結,並就事件報警,以及向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及社署報告,初步調查顯示,被入侵的檔案涉及約2000位服務使用者及家屬、義工以及員工的個人資料,具體細節仍在調查中。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表示,已於事發後第二日收到相關機構的資料外洩事故通報,事件涉及的個人資料可能包括姓名、身份證號碼、出生日期、地址、電郵地址、電話號碼、相片、財務資料、健康資料等。公署已建議相關機構盡快通知受影響人士,並已根據既定程序就事件展開循規審查。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