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 班超出西域

史空穿梭

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 班超出西域
史空穿梭

史空穿梭

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 班超出西域

2021年01月08日 10:00 最後更新:01月13日 01:53

西漢時,有張騫出使西域,令到漢朝的國威擴展到西域各國。到了東漢,匈奴又再度在北方活躍起來,於是漢明帝便派班超再次到西域,希望在那裏為漢室結交更多盟國。

班超外交手腕可謂軟硬兼施,深受西域各國歡迎。(網上圖片)

班超外交手腕可謂軟硬兼施,深受西域各國歡迎。(網上圖片)

班超的第一個目的地是到新疆的鄯善國,大隊人馬,不怕攀山越嶺,千里迢迢,終於到達。鄯善王早已聽說漢朝的強大,知道班超是大漢的使者,非常高興,更親自出城迎接,把他們奉為上賓,好好招待。

更多相片

班超外交手腕可謂軟硬兼施,深受西域各國歡迎。(網上圖片)

西漢時,有張騫出使西域,令到漢朝的國威擴展到西域各國。到了東漢,匈奴又再度在北方活躍起來,於是漢明帝便派班超再次到西域,希望在那裏為漢室結交更多盟國。

班超出使西域,長達30年之久。(網上圖片)

班超的第一個目的地是到新疆的鄯善國,大隊人馬,不怕攀山越嶺,千里迢迢,終於到達。鄯善王早已聽說漢朝的強大,知道班超是大漢的使者,非常高興,更親自出城迎接,把他們奉為上賓,好好招待。

班超墓 (網上圖片)

過了幾天,匈奴也派使者到鄯善國。匈奴也是一個強國,鄯善王不敢怠慢,同樣熱情款待。不過,自匈奴使者來到後,鄯善王開始不再理會班超了,態度十分冷淡,而且更派士兵監視他們的一舉一動。

班超對開通絲綢之路,大有功勞。(網上圖片)

但班超完全無懼,更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於是在深夜,帶了士兵偷襲匈奴營地。他們兵分兩路,一路人馬埋伏在外,另一隊則火燒帳篷。結果,大火一起,匈奴人大亂,結果不是被大火燒死,就是給班超的軍隊殺死。鄯善王知道班超的厲害後,於是歸順了漢室。

班超出使西域,長達30年之久。(網上圖片)

班超出使西域,長達30年之久。(網上圖片)

過了幾天,匈奴也派使者到鄯善國。匈奴也是一個強國,鄯善王不敢怠慢,同樣熱情款待。不過,自匈奴使者來到後,鄯善王開始不再理會班超了,態度十分冷淡,而且更派士兵監視他們的一舉一動。

班超心想,一定是匈奴使者從中離間,於是和同行的隨從相議:「只有除掉匈奴使者才能消除國王對我們的疑慮,否則我們隨時喪命於此!。」班超的隨行人士並不多,而匈奴使者則兵強馬壯,防守嚴密。

班超墓 (網上圖片)

班超墓 (網上圖片)

但班超完全無懼,更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於是在深夜,帶了士兵偷襲匈奴營地。他們兵分兩路,一路人馬埋伏在外,另一隊則火燒帳篷。結果,大火一起,匈奴人大亂,結果不是被大火燒死,就是給班超的軍隊殺死。鄯善王知道班超的厲害後,於是歸順了漢室。

班超對開通絲綢之路,大有功勞。(網上圖片)

班超對開通絲綢之路,大有功勞。(網上圖片)

此後,班超在西域出使合共長達三十一年,不僅善於用武力鎮撫各國,更善於用外交手段去聯絡較遠的國家。在班超的努力下,西域各國都歸順了漢天子,再現了漢朝的輝煌。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按字面解釋是,不進入老虎的巢穴,又怎能捉到小老虎呢?這句說話,流傳下來,便用來比喻不經歷艱辛,就難以取得成功。

往下看更多文章

失明欲見太陽 「扣盤捫燭」誤認長笛為太陽

2024年04月26日 20:00

「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宋朝蘇軾所寫的《日喻》,當中有言:「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扣盤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為日也。」

從前,有戶人家生下一個男嬰。本應是天大的喜事,卻沒想到這名男嬰出生時雙目就失明了。家人雖感到惋惜,卻不因此而薄待小男孩,反而對他更為疼愛。因此,就算男孩從未見過一件實實在在的東西也不感到氣餒。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有天,男孩漫步於大街小巷中。熠耀的陽光灑在他的身上,照得他心中暖洋洋的。當時的他還不知道太陽的存在,所以他便隨便向一名路人問道:「今天天氣怎麼那麼暖和啊?」路過的人聽到便如實回答:「那是因為今天陽光普照吧!」聽過路人的回覆後,男孩平生第一次在心中萌生出如此強烈的願望:想知道太陽是怎麼樣的。於是,他向前摸索了幾步,再次攔住了一個過路人問道:「我眼睛看不見,你可以告訴我太陽是怎麽樣的嗎?」過路人心裡感到奇怪,但因看到男孩呆滯的眼神,還是盡力地描述太陽的模樣:「太陽呀,形狀就像個銅盤吧!」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男孩得到想要的答案後,便迫不及待地趕回家。還沒等到他回家,他的家人便聽到他焦急的聲音從遠處傳來。「快⋯⋯快給我一個銅盤!」銅盤拿到手後,他便用手敲打了兩下。銅盤錚錚作響,只見他聽到銅盤發出的當當響聲後就高興地喊道:「我聽見太陽了!我聽見太陽了!」周圍的人都不禁楞了一下,隨即便是一陣哄堂大笑。其中一個人笑著對他說:「那是敲銅盤的聲音,太陽可不會發出聲音呢!」男孩聽了,懊喪地問道:「那……太陽究竟是什麽樣子呢?」那個人告訴他:「太陽之所以是太陽,是因為它會發光,就像蠟燭一樣!」於是男孩馬上又讓家人找出一根蠟燭。他把蠟燭從上到下摸了個遍,邊摸還邊想著:這下我終於知道太陽長什麼樣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之後過了好幾日,男孩無意中碰到一根長笛。他隨手一摸,然後又突然跳了起來,大聲喊道:「我又摸到太陽了!」

後人據此提煉出「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比喻不經實踐,認識片面,難以得到真知。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