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唐太宗智取突厥大軍 簽訂渭水之盟休養生息

史空穿梭

唐太宗智取突厥大軍 簽訂渭水之盟休養生息
史空穿梭

史空穿梭

唐太宗智取突厥大軍 簽訂渭水之盟休養生息

2018年11月29日 10:00

隋末年間,中原大亂,外族勢力趁機得到壯大,當中尤以東突厥最為強盛,當時東突厥的可汗,甚至希望利用這個時機,入主中原。

唐太宗 (網上圖片)

唐太宗 (網上圖片)

李淵在晉陽起兵之時,為了確保進軍長安免受突厥從後方偷襲,於是和突厥交好,結成聯盟。其後甚至向突厥借兵,成功奪取長安,為建立唐朝奠下穩固的基礎。

更多相片

唐太宗 (網上圖片)

隋末年間,中原大亂,外族勢力趁機得到壯大,當中尤以東突厥最為強盛,當時東突厥的可汗,甚至希望利用這個時機,入主中原。

渭水之盟 (網上圖片)

李淵在晉陽起兵之時,為了確保進軍長安免受突厥從後方偷襲,於是和突厥交好,結成聯盟。其後甚至向突厥借兵,成功奪取長安,為建立唐朝奠下穩固的基礎。

李世民 (網上圖片)

雖然突厥軍的先鋒部隊,遭到尉遲敬德擊退,但當大軍到達的渭水旁的時候,唐朝從長安派來的軍隊仍未到達,李世民自知不敵,也不敢貿然派兵硬碰。於是心生一計,親率房玄齡、高士廉、蕭禹等數名文官,零星地站在渭水便橋上,故作鎮定。

便橋會盟圖局部 (網上圖片)

突厥頡利可汗見狀,叫停了軍隊,不敢輕出,並與李世民隔著渭水對話。不久唐軍浩浩蕩蕩趕至,軍容整肅。突厥軍此時開始有點懼怕,最後更放棄進兵。之後,頡利可汗與李世民與頡利可汗在長安城西郊的渭水便橋上,簽署了和平協議,雙方立刻斬殺白馬立盟,史稱渭水之盟。

渭水之盟避免了唐朝在不利條件下與突厥開戰,穩定了局勢,並慢慢發展經濟和軍事力量,並成為了突厥在歷史中的一個重要轉捩點。

唐朝建立後,突厥人不時進犯,李淵為了息事寧人,往往會給予他們財寶並打發他們離開。但玄武門之變發生後,李世民剛坐上皇位,並不穩固,突厥於是派出二十萬大軍,趁機舉兵入侵。

渭水之盟 (網上圖片)

渭水之盟 (網上圖片)

雖然突厥軍的先鋒部隊,遭到尉遲敬德擊退,但當大軍到達的渭水旁的時候,唐朝從長安派來的軍隊仍未到達,李世民自知不敵,也不敢貿然派兵硬碰。於是心生一計,親率房玄齡、高士廉、蕭禹等數名文官,零星地站在渭水便橋上,故作鎮定。

李世民 (網上圖片)

李世民 (網上圖片)

突厥頡利可汗見狀,叫停了軍隊,不敢輕出,並與李世民隔著渭水對話。不久唐軍浩浩蕩蕩趕至,軍容整肅。突厥軍此時開始有點懼怕,最後更放棄進兵。之後,頡利可汗與李世民與頡利可汗在長安城西郊的渭水便橋上,簽署了和平協議,雙方立刻斬殺白馬立盟,史稱渭水之盟。

便橋會盟圖局部 (網上圖片)

便橋會盟圖局部 (網上圖片)

渭水之盟避免了唐朝在不利條件下與突厥開戰,穩定了局勢,並慢慢發展經濟和軍事力量,並成為了突厥在歷史中的一個重要轉捩點。

往下看更多文章

失明欲見太陽 「扣盤捫燭」誤認長笛為太陽

2024年04月26日 20:00

「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宋朝蘇軾所寫的《日喻》,當中有言:「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扣盤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為日也。」

從前,有戶人家生下一個男嬰。本應是天大的喜事,卻沒想到這名男嬰出生時雙目就失明了。家人雖感到惋惜,卻不因此而薄待小男孩,反而對他更為疼愛。因此,就算男孩從未見過一件實實在在的東西也不感到氣餒。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有天,男孩漫步於大街小巷中。熠耀的陽光灑在他的身上,照得他心中暖洋洋的。當時的他還不知道太陽的存在,所以他便隨便向一名路人問道:「今天天氣怎麼那麼暖和啊?」路過的人聽到便如實回答:「那是因為今天陽光普照吧!」聽過路人的回覆後,男孩平生第一次在心中萌生出如此強烈的願望:想知道太陽是怎麼樣的。於是,他向前摸索了幾步,再次攔住了一個過路人問道:「我眼睛看不見,你可以告訴我太陽是怎麽樣的嗎?」過路人心裡感到奇怪,但因看到男孩呆滯的眼神,還是盡力地描述太陽的模樣:「太陽呀,形狀就像個銅盤吧!」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男孩得到想要的答案後,便迫不及待地趕回家。還沒等到他回家,他的家人便聽到他焦急的聲音從遠處傳來。「快⋯⋯快給我一個銅盤!」銅盤拿到手後,他便用手敲打了兩下。銅盤錚錚作響,只見他聽到銅盤發出的當當響聲後就高興地喊道:「我聽見太陽了!我聽見太陽了!」周圍的人都不禁楞了一下,隨即便是一陣哄堂大笑。其中一個人笑著對他說:「那是敲銅盤的聲音,太陽可不會發出聲音呢!」男孩聽了,懊喪地問道:「那……太陽究竟是什麽樣子呢?」那個人告訴他:「太陽之所以是太陽,是因為它會發光,就像蠟燭一樣!」於是男孩馬上又讓家人找出一根蠟燭。他把蠟燭從上到下摸了個遍,邊摸還邊想著:這下我終於知道太陽長什麼樣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之後過了好幾日,男孩無意中碰到一根長笛。他隨手一摸,然後又突然跳了起來,大聲喊道:「我又摸到太陽了!」

後人據此提煉出「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比喻不經實踐,認識片面,難以得到真知。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