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戰功顯赫卻被賜罰酒 忠心阿桂為何高興一飲而盡?

歷史長河

戰功顯赫卻被賜罰酒 忠心阿桂為何高興一飲而盡?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戰功顯赫卻被賜罰酒 忠心阿桂為何高興一飲而盡?

2019年03月16日 10:00 最後更新:03月22日 11:18

在不同朝代,打勝仗的功臣多獲皇帝賞賜。不過清朝有場戰爭偏偏相反,打勝仗反而被賜毒酒,而將軍卻二話沒說,哈哈大笑一喝而盡,為何這樣?

事件的主角就是乾隆時期著名伊犁將軍章佳·阿桂,他是乾隆時期兩大寵臣之一(另一位就是和珅),出身滿洲正藍旗,因有功而被抬入正白旗。他祖上世代都是清朝重臣,父親是大學士,深受皇上器重。阿桂自幼聰慧,憑藉達官世族的背景,他的升官之路十分順暢。

更多相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平定準部回部得勝圖》局部 (網上圖片)

《平定準部回部得勝圖》局部 (網上圖片)

阿桂畫像 (網上圖片)

阿桂畫像 (網上圖片)

《紫光閣功臣圖像》中的傅恆 (網上圖片)

《紫光閣功臣圖像》中的傅恆 (網上圖片)

《御筆平定臺灣二十功臣像贊》中的海蘭察 (網上圖片)

《御筆平定臺灣二十功臣像贊》中的海蘭察 (網上圖片)

清兵攻克大金川官寨勒烏圍圖 (網上圖片)

清兵攻克大金川官寨勒烏圍圖 (網上圖片)

乾隆朝服像(老年) (網上圖片)

乾隆朝服像(老年) (網上圖片)

中南海紫光閣舉行大小金川之役慶功宴圖 (網上圖片)

中南海紫光閣舉行大小金川之役慶功宴圖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阿桂家世顯赫,卻沒沾沾自喜,反而不斷突破自我。他能力很強,為清朝著名軍事家、政治家,一生戰功甚多,並在朝中擔任領班軍機大臣長達二十多年。《清史稿》記載,阿桂主要事蹟包括平定準噶爾部及維部的叛亂勢力,擴充領土;參加過大小金川之戰,主張在伊犁屯田,討伐緬甸。他每次大戰他都身先士卒,戰功赫赫絕非浪得虛名。而「賜毒酒」事年,就發生在大小金川之戰後。

《平定準部回部得勝圖》局部 (網上圖片)

《平定準部回部得勝圖》局部 (網上圖片)

「大小金川之戰」,被後世認為是鴉片戰爭以前,清朝花費最大資源的一場戰爭。事緣當時的土司制度不再適用於社會發展,所以清廷在西南地區展開「改土歸流」,而新制度卻令一些土司利益受損,於是川西藏區,在被推波助瀾之下,爆發了「大小金川事件」。乾隆一朝,幾乎所有名將,統統都參戰過,包括岳鍾琪、傅恆、阿桂、海蘭察及福康安等,也是乾隆年間,持續時間最長的戰爭。

阿桂畫像 (網上圖片)

阿桂畫像 (網上圖片)

《紫光閣功臣圖像》中的傅恆 (網上圖片)

《紫光閣功臣圖像》中的傅恆 (網上圖片)

《御筆平定臺灣二十功臣像贊》中的海蘭察 (網上圖片)

《御筆平定臺灣二十功臣像贊》中的海蘭察 (網上圖片)

在阿桂之前,乾隆曾派四川總督攻打大小金川,結果損兵折將,無功而返。乾隆不高興,於是委派經驗豐富的阿桂。阿桂當時雖已身經百戰,到達戰場,發現多是煙瘴之地,士兵畏手畏腳。阿桂只好出「殺手鐧」,按人頭計軍功。事實上,這做法戰國時代秦國有用。到了清朝,做法也非常管用。

清兵攻克大金川官寨勒烏圍圖 (網上圖片)

清兵攻克大金川官寨勒烏圍圖 (網上圖片)

不過,阿桂做法也得罪了不少人,不得不殺掉了幾名不聽話的將領。治軍方法引起軍中一些養尊處優慣了的八旗貴族不滿,因為要橫刀立馬,並非他們所想。阿桂的做法,令帶領兵士的他們只能硬著頭皮廝殺,於是他們極力想通過朝中力量,扳倒阿桂。

朝中,乾隆屢次接到彈劾阿桂的奏摺。彈劾內容都圍繞擔心阿桂功高震主,擁兵自重,不受朝廷控制,甚至謀反云云。乾隆也非愚蠢,知道他們在想甚麼,他本身也十分信任阿桂,自然不會懷疑,所以他都一一頂下來。但是這麼多得大臣這樣說,也不得不考慮做一些事。

乾隆朝服像(老年) (網上圖片)

乾隆朝服像(老年) (網上圖片)

後來,乾隆接到阿桂獲勝,大軍班師回朝,大喜,於是派皇子前去迎接阿桂。乾隆高興的同時,也為了緩和朝中氛圍,同時也希望能鎮住阿桂,他讓皇子帶了一杯毒酒前去,讓阿桂自裁。

阿桂剛開始還不知道,以為要得到很多賞賜。但當阿桂見到皇子,知道皇帝賜給他的是一杯毒酒後,瞬間心裡涼涼。此時的阿桂心裡五味雜陳,為何打了勝仗,立下大功,卻要被賜死?不過,阿桂突然發現一個不尋常的事,就是皇子只帶了2名護衛。阿桂見狀突然高興極了,即拿起「毒酒」一飲而盡。

中南海紫光閣舉行大小金川之役慶功宴圖 (網上圖片)

中南海紫光閣舉行大小金川之役慶功宴圖 (網上圖片)

左右眾人都傻眼了,以為阿桂就要斃命,怎料阿桂不慌不忙,吩咐大軍不要輕舉妄動,備好酒菜接待皇子。這時,皇子才拱手說:「這只是一杯普通的酒罷了」。阿桂最終也知道這不是毒酒,因為如果要賜死自己,皇子必定帶來大軍,以防自己叛變,乾隆之所以說這是「毒酒」,只是想殺殺他的威風,也堵住了各位大臣的口舌,非常妙。

往下看更多文章

楊沛「竭盡全力」治理鄴城 王公貴族不敢造次

2024年05月17日 20:00

「竭盡全力」這個成語的相關典故出自於《三國志.魏志.賈逵傳》裴松之注引《魏略》中,當中有言:「太祖見之,問曰:『以何治鄴?』沛曰:『竭盡心力,奉宣科法。』太祖曰:『善。』」

新鄭縣長楊沛為人正直、有遠見。東漢末年,天災頻發,新鄭也免不了受饑荒所困。百姓食不果腹,臉黃肌瘦。有見及此,楊沛責無旁貸地號召民眾大量收集乾椹、野豆等食物,以應對荒年。

椹,同「葚」,即桑樹的果實。古人因糧食不足,故把桑椹曬成「乾兒」,充當糧食。因此,「乾椹」就是曬乾了桑椹。(網上圖片)

椹,同「葚」,即桑樹的果實。古人因糧食不足,故把桑椹曬成「乾兒」,充當糧食。因此,「乾椹」就是曬乾了桑椹。(網上圖片)

當時正逢李傕郭汜之亂,曹操為了奉迎漢獻帝,必先要途經楊沛所處的新鄭。恰巧,曹操部隊糧餉不足,多虧楊沛進獻乾椹,犒勞軍士,才讓行軍進程免受影響。曹操非常感激楊沛出手相助,在他輔政以後,便把楊沛擢升為長社縣令。楊沛也不負所望,把長社治理得井井有條。

李傕郭汜之亂,是指漢獻帝初平三年,軍閥董卓為王允、呂布所殺,部將李傕、郭汜率兵攻入長安殺王允及朝官多人。隨後,李傕劫持了漢獻帝,郭汜則扣留了公卿大臣。後來,郭、李兩人相互攻伐,燒殺搶掠。李傕最後為曹操所殺,面郭汜則死於部下手中。(網上圖片)

李傕郭汜之亂,是指漢獻帝初平三年,軍閥董卓為王允、呂布所殺,部將李傕、郭汜率兵攻入長安殺王允及朝官多人。隨後,李傕劫持了漢獻帝,郭汜則扣留了公卿大臣。後來,郭、李兩人相互攻伐,燒殺搶掠。李傕最後為曹操所殺,面郭汜則死於部下手中。(網上圖片)

建安九年,曹操為了發展經濟,正式頒布了租調制。按規定,田租按畝收稅,而每畝土地年繳租谷四升;戶調則按戶征收,每戶需繳納絹二匹、綿二斤。為了防止地方豪強地主漏交租調,曹操更是規定各地嚴加檢查。

可是世界上總有人知法犯法,豪強曹洪恃著自己是曹操堂弟,又有從龍之功,竟公然支持他的賓客拒交租調。楊沛可不怕曹洪,見曹洪的行為有礙租調制的執行,馬上就把曹洪的賓客抓了起來,更是依法打斷了他們的腿,再把他們擇日處死。

曹洪聞訊後,自然心中不忿,急忙地就去找曹操告狀。楊沛見況,亳不畏懼,甚至搶先一步把抗稅的賓客處死。曹洪氣得兩眼發黑,想著有了堂哥撐腰,一定要把這個楊沛千刀萬剮。可是,曹操不僅沒有處置楊沛,反而十分欽佩楊沛的膽識。在曹操的命令下,楊沛先後出任九江、東平、樂安等郡的太守。

雖然楊沛後來因與督軍爭鬥,被判刑五年,但曹操對他的賞識卻沒有減少。曹操多年出征在外,對京都鄴城及周邊縣城的治安管理難免有疏忽,導致他極需要一個敢於碰硬、擅於管理的人來協助他管理秩序。思來想去,曹操還是決定把獄中的楊沛提拔為鄴都令。

楊沛上任前,曹操召見了他,並問他打算如何治理鄴城。面對曹操的提問,楊沛鎮定自如地回答說:「我定竭盡心力宣傳法紀,秉公執法,使人人遵紀守法。」曹操聽了連連稱讚,並對左右說道:「你們聽見了嗎?這才是使人敬服的人啊!」為了答謝當年西迎天子楊沛的接濟,曹操還特意賜賞楊沛奴僕十人、絹百匹。

楊沛還沒正式上任,一些豪門大族道已經露出了害怕的神色,更連夜告誡自己的族人莫要觸犯法紀,切記出門在外謹言慎行。因此,楊沛任職多年,社會極為安定。

後人據此提煉出「竭盡全力」這個成語,意指用盡全部的力量,即做出最大努力。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