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科大看好大灣區機遇 助港生投身研究創科

社會事

科大看好大灣區機遇 助港生投身研究創科
社會事

社會事

科大看好大灣區機遇 助港生投身研究創科

2019年04月12日 09:28 最後更新:09:28

科技大學協理副校長(研究及發展)吳宏偉希望大灣區可以為科研人員帶來新出路。

科技大學協理副校長(研究及發展)吳宏偉。

科技大學協理副校長(研究及發展)吳宏偉。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建設大灣區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當中離不開企業和高等院校「產學研結合」。科技大學協理副校長(研究及發展)吳宏偉指出,港府近年多項措施培育本地研究生,大灣區正可給予這些人才新的出路,彌補本地缺少發展機會的劣勢。「有了大灣區的發展機遇,雙管齊下,可鼓勵更多港人投身研究和創科。」他又以科大正積極與內地企業合作發展聯合研究院為例,料大灣區未來對研究人才的需求有增無減。

《施政報告》推出「本地研究生學費豁免計劃」和提升研究生每月津貼額等。負責科大研究生教育的吳宏偉表示,豁免本地研究生計劃推出後,今年申請就讀哲學碩士(MPhil)和哲學博士(PhD)的本地生人數,較去年同期增加3成,「之前數年的本地申請人數都相若,所以3成增長是個很鼓舞的數字。」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吳宏偉進一步解釋指,理工系本科生畢業後很容易覓得一份收入不錯的工作,反觀若攻讀研究課程,每月僅獲約1.6萬元的津貼,因此有意讀研究課程的本地生人數向來不多。「本地生也會考慮讀完出來,在香港找不到出路。」他坦言本港出路有限,而大灣區的發展正好給予本地研究生多一個機會,「內地14億人口,就算向每人只賺一蚊都已經有14億元,內地的經濟規模和市場一定比香港大;如今有了大灣區的發展機遇,雙管齊下,可鼓勵更多港人投身研究和創科。」

本身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的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科大副校長葉玉如曾指出,科研是一條鏈,需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產業化相配合。吳宏偉同意其說法,並指科大在大灣區內的發展方向,亦有配合此策略,除了落實籌建廣州分校,還包括早前與碧桂園廣東智博林機器人簽約,共建聯合研究院,開展機械人、人工智能及大數據、先進建築材料、環保及農業、智慧城市等新興產業前沿技術研究。

吳宏偉。

吳宏偉。

科技大學。 資料圖片

科技大學。 資料圖片



「大灣區要發展高科技一定需要大量研究人才,看看單是碧桂園發展機械人谷這個項目,他們已需要好幾千的PhD!」他形容類似計劃絡繹不絕,例如科大正與華為洽商合作研究十多個項目範疇,除了為人熟悉的晶片技術,還有電子工程和大數據等,重申發展高科技絕不能跟在別人後面做,必須要處於領先國際的水平。對於哪些範疇的研究人才比較「搶手」,吳宏偉認為,在大灣區固然比在香港有更多機會,但不代表大眾需要一窩蜂攻讀大數據、機械人等才有出路,「不同範疇都是各有所需,熱門不代表畢業後出路優勝,將來的發展又有誰會知道呢?」

往下看更多文章

香港漢服社團登廣東時裝周舞台 冀展示灣區服飾文化說好香港青年故事

2024年04月19日 16:51 最後更新:16:55

4月16至22日,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和廣東省服裝設計師協會於廣州番禺合辦「2024廣東時裝周-春季」。香港丹青承南漢服社作為香港漢服組織代表應邀出席開幕藝術沙龍,在「襦一坊·漢服與時尚展秀」環節與廣州青年合作,共同展示灣區服飾文化,說好香港青年故事。

2024廣東時裝周

2024廣東時裝周

香港丹青承南漢服社理事長田杰以「復興華夏衣冠,承傳中國文化」為題,向觀眾介紹了香港丹青承南漢服社的發展情況及該社的使命擔當。田杰指出,近代漢服復興在香港已踏入十八個年頭。直至近年,香港官方舉行的一些中國傳統節日活動開始加入漢服元素。

近代漢服復興在香港已踏入十八個年頭。直至近年,香港官方舉行的一些中國傳統節日活動開始加入漢服元素

近代漢服復興在香港已踏入十八個年頭。直至近年,香港官方舉行的一些中國傳統節日活動開始加入漢服元素

香港丹青承南漢服社近年致力推動以漢服作為各種祭祀、典禮、會議場合的正裝,除了將漢服融匯在地文化,亦正積極發展具衣冠元素的嶺南文化IP,以傳揚具香港本地特色的華夏傳統文化。丹青承南漢服社由一群熱愛華夏文化的愛國香港青年組成,以赤子之心,在港致力推廣華夏衣冠文化,冀望提高市民文化自信,促進大灣區青年交流,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添磚加瓦。

香港丹青承南漢服社近年致力推動以漢服作為各種祭祀、典禮、會議場合的正裝

香港丹青承南漢服社近年致力推動以漢服作為各種祭祀、典禮、會議場合的正裝

香港丹青承南漢服社作為香港漢服組織代表應邀出席開幕藝術沙龍,在「襦一坊·漢服與時尚展秀」環節與廣州青年合作,共同展示灣區服飾文化,說好香港青年故事。

香港丹青承南漢服社作為香港漢服組織代表應邀出席開幕藝術沙龍,在「襦一坊·漢服與時尚展秀」環節與廣州青年合作,共同展示灣區服飾文化,說好香港青年故事。

廣州理工學院老師謝嘉妍從心理學的視角分析漢服消費、如何促進漢服消費,提出漢服消費要有自我標簽、個性追求、民族認同、文化自信。隨後,襦一坊非遺漢服工作室創始人、創意總監陳一然講解漢服復興20年以來現代漢服產業發展、問題及對策,提出過程中要堅持漢服科普、提高審美、尊重原創、協調發展;暨南大學高芷珞講師則分享了化妝造型的時尚潮流、民族性等方面的見解。

香港丹青承南漢服社作為香港漢服組織代表應邀出席開幕藝術沙龍,在「襦一坊·漢服與時尚展秀」環節與廣州青年合作,共同展示灣區服飾文化,說好香港青年故事。

香港丹青承南漢服社作為香港漢服組織代表應邀出席開幕藝術沙龍,在「襦一坊·漢服與時尚展秀」環節與廣州青年合作,共同展示灣區服飾文化,說好香港青年故事。

香港丹青承南漢服社作為香港漢服組織代表應邀出席開幕藝術沙龍,在「襦一坊·漢服與時尚展秀」環節與廣州青年合作,共同展示灣區服飾文化,說好香港青年故事。

香港丹青承南漢服社作為香港漢服組織代表應邀出席開幕藝術沙龍,在「襦一坊·漢服與時尚展秀」環節與廣州青年合作,共同展示灣區服飾文化,說好香港青年故事。

國潮興起,青年肩負文化責任,擔起傳承傳統文化的大旗。大灣區的互聯互通讓香港青年有多元機會和廣闊空間實現抱負,漢服愛好者將在大灣區組成更緊密的青年社群,共同弘揚璀璨的華夏衣冠文化。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