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倚天》明教角色史實多有其人 周芷若父親率眾起義抗元

HotTV

HotTV

HotTV

《倚天》明教角色史實多有其人 周芷若父親率眾起義抗元

2019年05月23日 10:00 最後更新:05月29日 17:24

「五散人」周顛在史實中,更被朱元璋親筆寫傳紀念。

金庸武俠小說系列,被視為歷史文化的綜合,因為他筆下幾乎都能在歷史上找到影子。除了古典詩詞、典籍野史有借鑒之外,還有地方風物。金庸經常讓一些歷史人物跑進來客串,單是皇帝就有成吉思汗、康熙、乾隆,主角也有時常參與歷史重大事件,比如蒙古統一、蒙古南下、明末民變、李自成進京、康熙平三藩等等。當然,書中所涉的歷史人物和事件,基本只是套了「歷史」外衣,內裡按照劇情作出大量修改。

更多相片
影視中的朱元璋、徐達等明教教眾 (《倚天屠龍記》截圖)

「五散人」周顛在史實中,更被朱元璋親筆寫傳紀念。

遭六大派圍攻光明頂時的明教 (《倚天屠龍記》截圖)

至於近期大熱的《倚天屠龍記》中,朱元璋、徐達、常遇春等一班「明教」教徒,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而且都是明朝的開國元勳。而「明教」原名為摩尼教,是一個叫摩尼的波斯人(即新《倚天》中所說的「帕莎」(Persia))在公元3世紀創立,吸收一些佛教和本地宗教思想,和諸多宗教一樣,藉著僧侶傳教和外交傳入中原,在宋元時期,成為草根及江湖對抗朝廷抗爭的一團。

影視中陳友諒(右) 與帕莎人勾結 (《倚天屠龍記》截圖)

《倚天》小說基本與此相同,因為「明教」受朝廷壓制,行事詭秘,不與江湖等同,所以受到江湖人士和朝廷兩頭排斥,被稱「魔教」。因為朱元璋等人在歷史上名氣太大,所以也沒安排什麼武俠方面的戲份,多是一些偏向智囊的角色,新的《倚天》當中,他們抗元的軍事行動都是略略帶過。

影視中的周顛及彭瑩玉 (《倚天屠龍記》截圖)

除了朱元璋,另一名農民起義首領陳友諒情況也差不多,在小說中安排一些有關丐幫、挾持少林之類的劇情。失敗後就逃走並保持和正史一致-他投靠徐壽輝起義反元,逐漸做大,成為割據勢力之一,之後就與「廣積糧·緩稱王」的朱元璋大戰,最終在鄱陽湖被朱元璋狠狠打敗。

彭瑩玉透露自己弟子周子旺 (《倚天屠龍記》截圖)

至於《倚天》「五散人」中,有四人也能從史書中找到,當中彭瑩玉最為有名,而金庸在他身上的著墨也算比較多。據載,彭瑩玉於元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率領周子旺造反(《倚天》中,常遇春初次出場時就是周子旺的部下,周芷若的父親就是周子旺),以白蓮教名義在袁州率眾五千餘人起事,手下兵士背心皆書有「佛」字,以為有「佛」字便刀槍不入。當起兵不久,周子旺部旋即遭到袁州路元兵鎮壓,周子旺被俘遇害,全家遭株連,兩個兒子天生、地生也都被殺害,史稱「袁州起義」。到了1353年,元軍圍攻彭瑩玉所在的瑞州,城破人亡,彭瑩玉亦遇害。

(《倚天屠龍記》截圖)

(《倚天屠龍記》截圖)

影視中的周顛 (《倚天屠龍記》截圖)

換句話說,《倚天》中的其中一女角周芷若雖然完全虛構,但他父親在史實中有記錄。特別一提,小說中指周子旺為明教的人,這麼算下來,周芷若嚴格來說都是明教的人,她及後被張三丰送到去峨嵋派,成為滅絕師太的得意弟子。相信冷酷無情、敢作敢為、偏激固執又自命正義的滅絕師太未必知道周芷若的真實身分,因為當大家都知道,她可以殺掉委身於明教「光明左使」楊逍的愛徒紀曉芙,那應該不會放過有明教成份的周芷若。

影視中的冷謙、說不得、彭瑩玉及張中 (《倚天屠龍記》截圖)

至於「鐵冠道人」張中,據史載是知名術士,曾輔佐朱元璋大破陳友諒,據說他精通易理,能算出大明江山命運,而後功成身退,不知所踪;另外,《倚天》中較為出位的角色周顛,人如其名,據史載他是瘋瘋癲癲、蓬頭赤足、非僧非道的怪人,但他多次為朱元璋作出神奇預言,助他取得江山,而後不辭而別。明太祖朱元璋十分懷念這位半仙,於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時親筆撰寫一篇《周顛仙傳》來紀念他,收錄在《明史·方伎傳》;還有「冷謙」,據《明史·樂志》載,他為元末明初的著名道士。

影視中的朱元璋、徐達等明教教眾 (《倚天屠龍記》截圖)

影視中的朱元璋、徐達等明教教眾 (《倚天屠龍記》截圖)

至於近期大熱的《倚天屠龍記》中,朱元璋、徐達、常遇春等一班「明教」教徒,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而且都是明朝的開國元勳。而「明教」原名為摩尼教,是一個叫摩尼的波斯人(即新《倚天》中所說的「帕莎」(Persia))在公元3世紀創立,吸收一些佛教和本地宗教思想,和諸多宗教一樣,藉著僧侶傳教和外交傳入中原,在宋元時期,成為草根及江湖對抗朝廷抗爭的一團。

遭六大派圍攻光明頂時的明教 (《倚天屠龍記》截圖)

遭六大派圍攻光明頂時的明教 (《倚天屠龍記》截圖)

《倚天》小說基本與此相同,因為「明教」受朝廷壓制,行事詭秘,不與江湖等同,所以受到江湖人士和朝廷兩頭排斥,被稱「魔教」。因為朱元璋等人在歷史上名氣太大,所以也沒安排什麼武俠方面的戲份,多是一些偏向智囊的角色,新的《倚天》當中,他們抗元的軍事行動都是略略帶過。

影視中陳友諒(右) 與帕莎人勾結 (《倚天屠龍記》截圖)

影視中陳友諒(右) 與帕莎人勾結 (《倚天屠龍記》截圖)

除了朱元璋,另一名農民起義首領陳友諒情況也差不多,在小說中安排一些有關丐幫、挾持少林之類的劇情。失敗後就逃走並保持和正史一致-他投靠徐壽輝起義反元,逐漸做大,成為割據勢力之一,之後就與「廣積糧·緩稱王」的朱元璋大戰,最終在鄱陽湖被朱元璋狠狠打敗。

影視中的周顛及彭瑩玉 (《倚天屠龍記》截圖)

影視中的周顛及彭瑩玉 (《倚天屠龍記》截圖)

至於《倚天》「五散人」中,有四人也能從史書中找到,當中彭瑩玉最為有名,而金庸在他身上的著墨也算比較多。據載,彭瑩玉於元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率領周子旺造反(《倚天》中,常遇春初次出場時就是周子旺的部下,周芷若的父親就是周子旺),以白蓮教名義在袁州率眾五千餘人起事,手下兵士背心皆書有「佛」字,以為有「佛」字便刀槍不入。當起兵不久,周子旺部旋即遭到袁州路元兵鎮壓,周子旺被俘遇害,全家遭株連,兩個兒子天生、地生也都被殺害,史稱「袁州起義」。到了1353年,元軍圍攻彭瑩玉所在的瑞州,城破人亡,彭瑩玉亦遇害。

彭瑩玉透露自己弟子周子旺 (《倚天屠龍記》截圖)

彭瑩玉透露自己弟子周子旺 (《倚天屠龍記》截圖)

(《倚天屠龍記》截圖)

(《倚天屠龍記》截圖)

換句話說,《倚天》中的其中一女角周芷若雖然完全虛構,但他父親在史實中有記錄。特別一提,小說中指周子旺為明教的人,這麼算下來,周芷若嚴格來說都是明教的人,她及後被張三丰送到去峨嵋派,成為滅絕師太的得意弟子。相信冷酷無情、敢作敢為、偏激固執又自命正義的滅絕師太未必知道周芷若的真實身分,因為當大家都知道,她可以殺掉委身於明教「光明左使」楊逍的愛徒紀曉芙,那應該不會放過有明教成份的周芷若。

影視中的周顛 (《倚天屠龍記》截圖)

影視中的周顛 (《倚天屠龍記》截圖)

至於「鐵冠道人」張中,據史載是知名術士,曾輔佐朱元璋大破陳友諒,據說他精通易理,能算出大明江山命運,而後功成身退,不知所踪;另外,《倚天》中較為出位的角色周顛,人如其名,據史載他是瘋瘋癲癲、蓬頭赤足、非僧非道的怪人,但他多次為朱元璋作出神奇預言,助他取得江山,而後不辭而別。明太祖朱元璋十分懷念這位半仙,於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時親筆撰寫一篇《周顛仙傳》來紀念他,收錄在《明史·方伎傳》;還有「冷謙」,據《明史·樂志》載,他為元末明初的著名道士。

影視中的冷謙、說不得、彭瑩玉及張中 (《倚天屠龍記》截圖)

影視中的冷謙、說不得、彭瑩玉及張中 (《倚天屠龍記》截圖)

往下看更多文章

失明欲見太陽 「扣盤捫燭」誤認長笛為太陽

2024年04月26日 20:00

「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宋朝蘇軾所寫的《日喻》,當中有言:「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扣盤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為日也。」

從前,有戶人家生下一個男嬰。本應是天大的喜事,卻沒想到這名男嬰出生時雙目就失明了。家人雖感到惋惜,卻不因此而薄待小男孩,反而對他更為疼愛。因此,就算男孩從未見過一件實實在在的東西也不感到氣餒。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有天,男孩漫步於大街小巷中。熠耀的陽光灑在他的身上,照得他心中暖洋洋的。當時的他還不知道太陽的存在,所以他便隨便向一名路人問道:「今天天氣怎麼那麼暖和啊?」路過的人聽到便如實回答:「那是因為今天陽光普照吧!」聽過路人的回覆後,男孩平生第一次在心中萌生出如此強烈的願望:想知道太陽是怎麼樣的。於是,他向前摸索了幾步,再次攔住了一個過路人問道:「我眼睛看不見,你可以告訴我太陽是怎麽樣的嗎?」過路人心裡感到奇怪,但因看到男孩呆滯的眼神,還是盡力地描述太陽的模樣:「太陽呀,形狀就像個銅盤吧!」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男孩得到想要的答案後,便迫不及待地趕回家。還沒等到他回家,他的家人便聽到他焦急的聲音從遠處傳來。「快⋯⋯快給我一個銅盤!」銅盤拿到手後,他便用手敲打了兩下。銅盤錚錚作響,只見他聽到銅盤發出的當當響聲後就高興地喊道:「我聽見太陽了!我聽見太陽了!」周圍的人都不禁楞了一下,隨即便是一陣哄堂大笑。其中一個人笑著對他說:「那是敲銅盤的聲音,太陽可不會發出聲音呢!」男孩聽了,懊喪地問道:「那……太陽究竟是什麽樣子呢?」那個人告訴他:「太陽之所以是太陽,是因為它會發光,就像蠟燭一樣!」於是男孩馬上又讓家人找出一根蠟燭。他把蠟燭從上到下摸了個遍,邊摸還邊想著:這下我終於知道太陽長什麼樣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之後過了好幾日,男孩無意中碰到一根長笛。他隨手一摸,然後又突然跳了起來,大聲喊道:「我又摸到太陽了!」

後人據此提煉出「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比喻不經實踐,認識片面,難以得到真知。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