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番薯營養十足 吃過量易致腹脹胃灼熱

生活事

番薯營養十足 吃過量易致腹脹胃灼熱
生活事

生活事

番薯營養十足 吃過量易致腹脹胃灼熱

2019年06月15日 08:00

番薯營養豐富,又有保健養生功效,但食用時都有不少注意事項!

1. 番薯不宜生吃:番薯中的細胞膜如果沒有經過高溫破壞,澱粉會很難消化,容易導致腸胃不適。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2. 番薯中含有「氧化擫」,若吃得太多,容易在腸胃道裡頭產生大量二氧化碳,使人出現腹脹、打嗝、胃酸逆流、胃灼熱、排氣等不適感,所以建議不要一次過吃太多,或可配白菜、蘿蔔一起吃。此外,胃潰瘍以及胃酸過多患者也不宜食用。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3. 避免和柿子一同吃。柿子含有鞣質、果膠,而番薯中所含的糖分會在胃內發酵,增加胃酸的分泌而與之發生反應,產生沉澱凝聚、硬塊,引起胃柿結石,嚴重時甚至會造成腸胃出血或胃潰瘍。

4. 不要吃帶有黑斑的番薯。帶有褐色或黑色斑點的番薯是受到黑斑病菌的污染。黑斑病菌會排出含有番酮和番薯酮醇的毒素,若將這些毒素吃下,恐有中毒危險。

5. 發芽的番薯仍可吃。番薯跟薯仔不一樣,薯仔發芽後會產生擫而無法食用,但番薯不會,只是吃起來的口感不佳,所以建議還是不要放太久。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6. 番薯纖維質高,常被當作減肥時的主食。但醫生建議,三餐中的一餐或可以番薯取代主食,但不宜三餐都單吃番薯。因為番薯的纖維質含量雖高,糖分含量也很高,若是食用過多,容易增加變胖的風險。

醫生建議,三餐中的一餐或可以番薯取代主食,但不宜三餐都單吃番薯。

醫生建議,三餐中的一餐或可以番薯取代主食,但不宜三餐都單吃番薯。

英國研究指出植物肉「毒過」真肉,素食者相較肉食者鈉攝取多42.5%!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不少人因信仰、健康、環保等理由傾向進食植物肉

綜合外媒報導,越來越多人因信仰、健康或環保因素選擇「素食」,以「植物肉」或「素肉」取代傳統肉類。據悉,這些仿真肉製品雖然外觀和口感逼真,但其含有的添加劑和調味料的量較多,因此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可能更大。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82名二型糖尿病風險實驗者進行為期8周的飲食實驗

《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有一組對照組研究顯示,82名患有二型糖尿病風險的參與者,分為42名的肉食組和40名的素食者,進行為期8周的飲食實驗。在此實驗中,素食組替代肉類的食品來自各大知名的加工素食肉品牌,而肉食組則食用傳統肉類,包括牛肉、豬肉、雞胸肉、漢堡肉扒、香腸和雞塊。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研究結果顯示素食者的鈉攝取量激增42.5%

研究結果顯示,就心血管疾病的幾項危險因素而言,動物肉類飲食的組別和植物肉類飲食組之間未觀察到明顯的影響。不過,兩組的膳食膽固醇含量均有所下降,儘管肉食者的反式脂肪含量最高,但其鈉攝取量在研究期間有所減少。相比之下,素食肉食用者的鈉攝取量卻增加了42.5%。

肉食者在實驗中血壓有所改善但植物肉食用者則無此效果

此外,研究還發現肉食者的血壓有所改善,而植物肉食用者則無此現象。研究人員指出,儘管傳統素食對健康有益,但與植物肉等飲食的健康益處不宜混淆。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英教授指出人工製成的植物肉經過大量加工後並無健康優勢

英國伯恩茅斯大學(Bournemouth University)營養科學教授哈爾達爾(Sumanto Haldar)博士解釋,傳統植物性飲食通常由全穀物、豆類以及大量的水果和蔬菜等天然食物組成,而人工製成的植物肉則需要經過大量加工,最終產品可能含有大量鹽分、飽和脂肪和添加劑,以此模仿真肉的味道和質地。因此,這些食品在營養成分和健康效益上,未能達到傳統植物性飲食的水平。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教授呼籲食品行業改進植物肉產品使其營養成分更符合健康需求

哈爾達爾博士呼籲食品行業重新評估和改進植物肉產品的開發,以確保其不僅口感佳,且營養成分更符合健康需求。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