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逃犯條例爭議不絕 王志民指中央支持暫緩修例

政事

逃犯條例爭議不絕 王志民指中央支持暫緩修例
政事

政事

逃犯條例爭議不絕 王志民指中央支持暫緩修例

2019年06月17日 08:31 最後更新:08:32

中聯辨主任王志民強調理解林鄭月娥暫緩的決定。

王志民支持林鄭月娥的決定。

王志民支持林鄭月娥的決定。

特首林鄭月娥宣布暫緩《逃犯條例》修訂後,中聯辦主任王志民昨約見港區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據與會者引述,王志民指中央尊重、理解及支持林鄭月娥的決定,認為暫緩有「三個有利」,包括有利未來繼續討論修例、有利於揭露反對勢力面目,直指今次有外國勢力干預,令事情變得複雜。王志民兩次向與會者鞠躬答謝,又呼籲他們團結一致,支持林鄭月娥施政。 

約二百名現任及前任港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昨早到中聯辦與主任王志民及七名副主任會面約一小時。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會後表示,會上派發了林鄭月娥前日在記者會上的發言,以及港澳辦、中聯辦、外交部及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共四個中央部門發表的聲明。他引述王志民形容,中央四個部門同日發聲明的做法罕有,當中都提及對林鄭月娥及暫緩決定表示「尊重、理解、支持」:「他認為這六個字是『字字千金』,而且這六個字也充分表明中央對特首的支持、尊重、理解和信任,亦充分反映中央是我們(香港)的強大後盾。」

譚耀宗指中央一直支持香港。

譚耀宗指中央一直支持香港。

對有報道稱北京嚴重懷疑林鄭月娥的能力,譚耀宗回應指,他們在會上感受到,中聯辦沒有質疑特區政府的做法,認為其他謠言會不攻自破。他亦指中聯辦於會上呼籲各港區人大、政協都一起支持特首,共同團結渡過難關,幫助特區政府依法施政。

譚耀宗又引述中聯辦稱,政府為堵塞法律漏洞的修例初心正確,但外國勢力不斷干預和抹黑,包括據中聯辦不完全的統計,外國政府共六十七次就本港修例發表聲明,令事情變得複雜,又呼籲港人及各組織不要在中美貿易戰中被利用成棋子。他亦強調「暫緩不等於放棄」,認為應善用時間,讓市民更深入理解修例的目的和內容:「如果大家理解多了,其實問題就可以解決。」

綜合與會者引述,王志民提到暫緩修例有三個「有利」,包括有利未來繼續討論修例、有利紓緩社會矛盾,亦有利於揭露反對勢力,在暫緩後仍持續反對,其實不是反修例,只是反政府,希望人大、政協未來繼續向社會解釋修例內容。王志民又指,堅定支持和肯定香港警方依法維護香港法治及社會安定的決心,亦對有警員堅守崗位、連續工作十數小時表示肯定,期望日後社會可回歸理性討論。

王志民與建制派會面,談及修例情況。

王志民與建制派會面,談及修例情況。

據了解,王志民與七名副主任兩度向與會人士鞠躬,感謝他們對修例的支持,並呼籲他們團結一致,支持林鄭月娥施政,但他不點名批評有人於林鄭宣布暫緩修訂前「爭曝光、出風頭」,向傳媒表達政府應考慮暫緩。

出席會面的全國政協常委林建岳認為,暫緩修例是平息事件的良好出發點,讓社會可以理性討論修例日後的方向,又指政府修例的出發點是堵塞法律漏洞,認為不撤回是負責任的決定。前政協常委陳永棋稱,絕對支持政府及林鄭月娥,並指香港最難得可貴是擁有言論及集會自由,希望一切集會以和平方式進行,不願再見到有人挑起警民衝突。

王志民不點名批評有人於林鄭宣布暫緩修訂前「爭曝光、出風頭」。

王志民不點名批評有人於林鄭宣布暫緩修訂前「爭曝光、出風頭」。

往下看更多文章

屠龍案|首引反恐條例控串謀爆炸殺警案 選出3男6女陪審團 料審期60日

2024年04月22日 11:53 最後更新:20:58

2019年12.8國際人權日遊行,多人涉嫌計劃設炸彈並槍殺警員,律政司首引用《反恐條例》起訴,法庭將部分否認控罪的被告,分成另案審理,案件22日早上在高院提訊,選出3男6女共9人陪審團,預計23日控方會作開案陳詞。

2019年「12.8國際人權日」遊行(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2019年「12.8國際人權日」遊行(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法官張慧玲表示,案件將傳召約60名證人上庭,預計審訊60日,至今年7月18日,另預計有約70名證人會以書面等形式作供。

上周該案提訊時, 囚車到庭。 巴士的報記者攝

上周該案提訊時, 囚車到庭。 巴士的報記者攝

本案有7名被告,包括3名「12港人」案被告張俊富、張銘裕和嚴文謙,其餘4名被告包括李家田、賴振邦、許湛榮,控罪包括串謀謀殺警務人員以及同串謀管有爆炸品及意圖導致他人死亡或遭受身體嚴重傷害等罪名,其中一名被告涉及藏有槍械及子彈;另一被告劉佩凝就涉及網上籌集資金支持恐怖主義行為。

該案有7名被告,囚車到庭。 巴士的報記者攝

該案有7名被告,囚車到庭。 巴士的報記者攝

警方在高院附近佈防。 巴士的報記者攝

警方在高院附近佈防。 巴士的報記者攝

囚車到庭。 巴士的報記者攝

囚車到庭。 巴士的報記者攝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