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秦直道使用多年至清 荒廢卻沒雜草 揭秦國建造技術

歷史長河

秦直道使用多年至清 荒廢卻沒雜草 揭秦國建造技術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秦直道使用多年至清 荒廢卻沒雜草 揭秦國建造技術

2019年07月22日 10:00 最後更新:07月23日 13:40

可見二千年前的繁複工藝,也花不少時間及人力資源。

秦始皇是建立封建王朝的第一人,結束五百多年戰亂與分裂,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始皇稱帝後,舉國上下全面改革:統一度量衡、文字等,對外他修建長城抵禦匈奴,與長城的配套就是「馳道」,這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國道」,連通3個省全程700多公里,經歷了2000年至今,卻從不長草。

更多相片
秦始皇嬴政畫像 (網上圖片)

可見二千年前的繁複工藝,也花不少時間及人力資源。

甘肅子午嶺「秦直道」今貌 (網上圖片)

早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初,為了形成以咸陽為中心的陸路交通網,便在昔日因經濟的交流而自然形成的國內交通路線的基礎上,興建了從咸陽通向全國各地的陸路交通幹線。秦始皇是於統一六國後的第二年,下令在全國範圍內「治馳道」。

陝西北部子午嶺「秦直道」今貌 (網上圖片)

「秦直道」遺址南起陝西淳化縣,途經陝西、甘肅、內蒙古,穿越15個縣,北達九原,全長700多公里,與長城相毗鄰。因此,很多人推測,秦直道最大的作用就是抵禦匈奴,令兵馬更快部署。據考古專家研究分析,秦直道在秦朝時作為一條重要交通幹線,承載作用也具多重性,以現代的經濟觀點分析,秦直道也能促進經濟發展。

AP圖片

經過初步研究發現,秦直道遺址地層關係較單純,大部分地點分為三層。第一層為耕土或植被層,厚15至30厘米;第二層為自然堆積層,厚25至60厘米;第三層為路土碾壓層,一般厚15至35厘米,再下即為生土層。

「熟土」就是將泥土經過細緻粉碎後再焚燒,土質就會變得更加細膩,而且裡面的草木種子焚燒後無法再發芽,自然不會再有草木生長;將熟土鋪在路基後,秦人會使用工具「加固」,這道工序看似簡單,但其中包含複雜的工藝技術,不但要平整,更需要像「混凝土」般堅固,在二千年前建造技術發展未成熟,下的工夫就相當繁複。所以,古代這樣技術,要花的不只是時間,還有無數人力。

秦始皇嬴政畫像 (網上圖片)

秦始皇嬴政畫像 (網上圖片)

早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初,為了形成以咸陽為中心的陸路交通網,便在昔日因經濟的交流而自然形成的國內交通路線的基礎上,興建了從咸陽通向全國各地的陸路交通幹線。秦始皇是於統一六國後的第二年,下令在全國範圍內「治馳道」。

事實上,馳道修建以咸陽為中心,並不止一條路線,大約凡是始皇出巡全國各地時經過的地方,大都有馳道的修築。《漢書·賈山傳》載其在《至言》中說:始皇「為馳道於天下,東窮燕、齊,南極吳、楚,江湖之上,瀕海之觀,畢至。」當中著名的馳道就有九條,其中條最為有名的就是「秦直道」,直通西北「九原郡」,無論從經濟上,還是軍事上,「秦直道」發揮作用不可小覷。

甘肅子午嶺「秦直道」今貌 (網上圖片)

甘肅子午嶺「秦直道」今貌 (網上圖片)

「秦直道」遺址南起陝西淳化縣,途經陝西、甘肅、內蒙古,穿越15個縣,北達九原,全長700多公里,與長城相毗鄰。因此,很多人推測,秦直道最大的作用就是抵禦匈奴,令兵馬更快部署。據考古專家研究分析,秦直道在秦朝時作為一條重要交通幹線,承載作用也具多重性,以現代的經濟觀點分析,秦直道也能促進經濟發展。

在秦朝後,秦直道也一直作為一條重要的交通樞紐繼續延用,甚至有人指,當年昭君出塞時所走的那條道就是「秦直道」。秦直道在中國歷史發展上作用關鍵的,直到清朝時這條道才被廢棄。而時隔二三百年,當考古專家研究秦直道時,發現雖然荒廢多年,但卻沒有雜草叢生,最高的草也不過膝蓋,更不用說有高大樹木,所以,有人就研究,有甚麼原因,秦直道不會生雜草?這種「技術」,也減輕了道路的維修保養,實屬智慧之舉。

陝西北部子午嶺「秦直道」今貌 (網上圖片)

陝西北部子午嶺「秦直道」今貌 (網上圖片)

經過初步研究發現,秦直道遺址地層關係較單純,大部分地點分為三層。第一層為耕土或植被層,厚15至30厘米;第二層為自然堆積層,厚25至60厘米;第三層為路土碾壓層,一般厚15至35厘米,再下即為生土層。

由於該地黃土純淨,質地細密、堅硬,不少地點夾雜有大小不等的礓石,也是正是秦直道不長雜草研究切入點,經過仔細研究,發現了秦代道路技術-便用「熟土」以及加固路基。

AP圖片

AP圖片

「熟土」就是將泥土經過細緻粉碎後再焚燒,土質就會變得更加細膩,而且裡面的草木種子焚燒後無法再發芽,自然不會再有草木生長;將熟土鋪在路基後,秦人會使用工具「加固」,這道工序看似簡單,但其中包含複雜的工藝技術,不但要平整,更需要像「混凝土」般堅固,在二千年前建造技術發展未成熟,下的工夫就相當繁複。所以,古代這樣技術,要花的不只是時間,還有無數人力。

往下看更多文章

失明欲見太陽 「扣盤捫燭」誤認長笛為太陽

2024年04月26日 20:00

「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宋朝蘇軾所寫的《日喻》,當中有言:「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扣盤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為日也。」

從前,有戶人家生下一個男嬰。本應是天大的喜事,卻沒想到這名男嬰出生時雙目就失明了。家人雖感到惋惜,卻不因此而薄待小男孩,反而對他更為疼愛。因此,就算男孩從未見過一件實實在在的東西也不感到氣餒。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有天,男孩漫步於大街小巷中。熠耀的陽光灑在他的身上,照得他心中暖洋洋的。當時的他還不知道太陽的存在,所以他便隨便向一名路人問道:「今天天氣怎麼那麼暖和啊?」路過的人聽到便如實回答:「那是因為今天陽光普照吧!」聽過路人的回覆後,男孩平生第一次在心中萌生出如此強烈的願望:想知道太陽是怎麼樣的。於是,他向前摸索了幾步,再次攔住了一個過路人問道:「我眼睛看不見,你可以告訴我太陽是怎麽樣的嗎?」過路人心裡感到奇怪,但因看到男孩呆滯的眼神,還是盡力地描述太陽的模樣:「太陽呀,形狀就像個銅盤吧!」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男孩得到想要的答案後,便迫不及待地趕回家。還沒等到他回家,他的家人便聽到他焦急的聲音從遠處傳來。「快⋯⋯快給我一個銅盤!」銅盤拿到手後,他便用手敲打了兩下。銅盤錚錚作響,只見他聽到銅盤發出的當當響聲後就高興地喊道:「我聽見太陽了!我聽見太陽了!」周圍的人都不禁楞了一下,隨即便是一陣哄堂大笑。其中一個人笑著對他說:「那是敲銅盤的聲音,太陽可不會發出聲音呢!」男孩聽了,懊喪地問道:「那……太陽究竟是什麽樣子呢?」那個人告訴他:「太陽之所以是太陽,是因為它會發光,就像蠟燭一樣!」於是男孩馬上又讓家人找出一根蠟燭。他把蠟燭從上到下摸了個遍,邊摸還邊想著:這下我終於知道太陽長什麼樣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之後過了好幾日,男孩無意中碰到一根長笛。他隨手一摸,然後又突然跳了起來,大聲喊道:「我又摸到太陽了!」

後人據此提煉出「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比喻不經實踐,認識片面,難以得到真知。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