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喜劇唐伯虎史實背後 仕場失意落泊苦澀

歷史長河

喜劇唐伯虎史實背後 仕場失意落泊苦澀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喜劇唐伯虎史實背後 仕場失意落泊苦澀

2019年08月23日 10:00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酒無花鋤作田。」這幾句出自狂狷瘋癲的唐寅、唐伯虎的一首晚年所作的七言古詩。我們不少人都透過1990年代一套著名電影《唐伯虎點秋香》而知道唐伯虎是誰,電視劇情也由頭笑到落尾。但史實上他的一生卻相當坎坷奇特。

更多相片
影視中的唐伯虎(右) (網上圖片)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影視中的唐伯虎 (左) (網上圖片)

被形容為中國明代的藝術大師、畫家、書法家、文學家的唐伯虎,從小就是個人盡皆知的天才,20多歲才出門考試,但當即就拿了鄉試第一名。但是,當他三十歲時進京會試時,牽涉了會試洩題案而被革黜,結果妻子改嫁,及後遊歷名山大川,以賣文鬻畫聞名天下。

《中國古代人物像傳》中的唐伯虎 (網上圖片)

唐伯虎赴京趕考在途中,認識間接改變他一生、一同赴考的江陰巨富徐經(即是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的組父)。抵達京城後,唐伯虎陪著徐經遍訪京城名流,結識上流社會,巴結權貴,包括當屆主考官程敏政。

影視中的唐伯虎 (左) (網上圖片)

所謂:「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於是,有人舉報程敏政受了賄,泄了題。據《明孝宗實錄》記載,華昶參奏稱,程敏政事先洩題給徐經、唐寅,要求暫緩放榜。明孝宗即要求當時會試官李東陽覆查,李東陽回報稱程挑中試卷中沒有徐唐二人的卷,華昶即因有誣告之嫌,送錦衣衛鎮撫司查問。但當時程敏政、徐經、唐寅都已經在獄中。

唐寅《王蜀宮伎圖》(網上圖片)

《明史》在寫這宗(懷疑)舞弊案時是這樣:「或言敏政之獄,傅瀚欲奪其位,令昶奏之,事秘莫能明也」大意是有人說主考官程敏之所以造此劫難,是因為傅瀚想奪取程敏的位置,於是命令言官華昶上奏誣告,這些事應為秘密,所以沒人說得清楚。唐伯虎當時為清白飽學之士,博古通今,是明朝不世出的奇才,卻因為某些幾乎沒有關係的權臣以及政治鬥爭,白白葬送前途。

這名落拓不羈、風流倜儻的科場失意者,卻為詩、書、畫俱佳的曠代逸才,一生創作大量優秀作品,其人物畫多描寫古今仕女生活和歷史故事。而「別人笑我太瘋癲」的《桃花庵歌》,也許滲透出他看破紅塵、洒脫不羈、世人皆醉我獨醒的孤獨心情。

影視中的唐伯虎(右)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唐伯虎(右) (網上圖片)

被形容為中國明代的藝術大師、畫家、書法家、文學家的唐伯虎,從小就是個人盡皆知的天才,20多歲才出門考試,但當即就拿了鄉試第一名。但是,當他三十歲時進京會試時,牽涉了會試洩題案而被革黜,結果妻子改嫁,及後遊歷名山大川,以賣文鬻畫聞名天下。

那一場會試,春風得意、意氣風發的才子唐伯虎,究竟有何作弊動機?哪怕沒有連中三元,憑他實力,科舉考試還不至於落榜。那這場科舉舞弊案中,究竟藏著甚麼隱情?

影視中的唐伯虎 (左)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唐伯虎 (左) (網上圖片)

唐伯虎赴京趕考在途中,認識間接改變他一生、一同赴考的江陰巨富徐經(即是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的組父)。抵達京城後,唐伯虎陪著徐經遍訪京城名流,結識上流社會,巴結權貴,包括當屆主考官程敏政。

大學士程敏政本是明代飽學之士,他這次出的考題有些怪癖,其中一條典故很多人聞所未聞,很多人無法作答。副主考李東陽對程敏政說,這次題目太難,絕大多數考生都難以切題,只有一張卷子不僅切題且文筆優雅。據指,程敏政一聽,就說:「這八成就是唐寅的卷。」

《中國古代人物像傳》中的唐伯虎 (網上圖片)

《中國古代人物像傳》中的唐伯虎 (網上圖片)

所謂:「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於是,有人舉報程敏政受了賄,泄了題。據《明孝宗實錄》記載,華昶參奏稱,程敏政事先洩題給徐經、唐寅,要求暫緩放榜。明孝宗即要求當時會試官李東陽覆查,李東陽回報稱程挑中試卷中沒有徐唐二人的卷,華昶即因有誣告之嫌,送錦衣衛鎮撫司查問。但當時程敏政、徐經、唐寅都已經在獄中。

然而,程敏政之所以說一句「這八成就是唐寅的卷子」,事出有因。原來,唐伯虎中解元之時的主考官梁儲,非常欣賞唐寅的文章,他把唐伯虎的文章帶回京城給程敏政看了,也十分欣賞唐伯虎的文才。唐伯虎在獄中飽受了皮肉之苦。而徐經未能挺住酷刑被屈打成招,「敏政嘗受其金幣」,得到考題後泄露給唐伯虎。雖然他又遭拷問後才坦承是誣指,案件實情沒有舞弊現象,但仍將程敏政、徐經、唐寅三人治罪。唐寅也從此絕意仕途。

影視中的唐伯虎 (左)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唐伯虎 (左) (網上圖片)

《明史》在寫這宗(懷疑)舞弊案時是這樣:「或言敏政之獄,傅瀚欲奪其位,令昶奏之,事秘莫能明也」大意是有人說主考官程敏之所以造此劫難,是因為傅瀚想奪取程敏的位置,於是命令言官華昶上奏誣告,這些事應為秘密,所以沒人說得清楚。唐伯虎當時為清白飽學之士,博古通今,是明朝不世出的奇才,卻因為某些幾乎沒有關係的權臣以及政治鬥爭,白白葬送前途。

唐伯虎在案後,帶着隨身僅剩的銀兩遊覽廬山、洞庭,一年後才回歸故里蘇州,受盡了鄙夷唾棄,不久夫妻失和。仕途的失意以及婚姻的破碎,讓唐伯虎性情大變。

唐寅《王蜀宮伎圖》(網上圖片)

唐寅《王蜀宮伎圖》(網上圖片)

這名落拓不羈、風流倜儻的科場失意者,卻為詩、書、畫俱佳的曠代逸才,一生創作大量優秀作品,其人物畫多描寫古今仕女生活和歷史故事。而「別人笑我太瘋癲」的《桃花庵歌》,也許滲透出他看破紅塵、洒脫不羈、世人皆醉我獨醒的孤獨心情。

往下看更多文章

失明欲見太陽 「扣盤捫燭」誤認長笛為太陽

2024年04月26日 20:00

「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宋朝蘇軾所寫的《日喻》,當中有言:「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扣盤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為日也。」

從前,有戶人家生下一個男嬰。本應是天大的喜事,卻沒想到這名男嬰出生時雙目就失明了。家人雖感到惋惜,卻不因此而薄待小男孩,反而對他更為疼愛。因此,就算男孩從未見過一件實實在在的東西也不感到氣餒。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有天,男孩漫步於大街小巷中。熠耀的陽光灑在他的身上,照得他心中暖洋洋的。當時的他還不知道太陽的存在,所以他便隨便向一名路人問道:「今天天氣怎麼那麼暖和啊?」路過的人聽到便如實回答:「那是因為今天陽光普照吧!」聽過路人的回覆後,男孩平生第一次在心中萌生出如此強烈的願望:想知道太陽是怎麼樣的。於是,他向前摸索了幾步,再次攔住了一個過路人問道:「我眼睛看不見,你可以告訴我太陽是怎麽樣的嗎?」過路人心裡感到奇怪,但因看到男孩呆滯的眼神,還是盡力地描述太陽的模樣:「太陽呀,形狀就像個銅盤吧!」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男孩得到想要的答案後,便迫不及待地趕回家。還沒等到他回家,他的家人便聽到他焦急的聲音從遠處傳來。「快⋯⋯快給我一個銅盤!」銅盤拿到手後,他便用手敲打了兩下。銅盤錚錚作響,只見他聽到銅盤發出的當當響聲後就高興地喊道:「我聽見太陽了!我聽見太陽了!」周圍的人都不禁楞了一下,隨即便是一陣哄堂大笑。其中一個人笑著對他說:「那是敲銅盤的聲音,太陽可不會發出聲音呢!」男孩聽了,懊喪地問道:「那……太陽究竟是什麽樣子呢?」那個人告訴他:「太陽之所以是太陽,是因為它會發光,就像蠟燭一樣!」於是男孩馬上又讓家人找出一根蠟燭。他把蠟燭從上到下摸了個遍,邊摸還邊想著:這下我終於知道太陽長什麼樣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之後過了好幾日,男孩無意中碰到一根長笛。他隨手一摸,然後又突然跳了起來,大聲喊道:「我又摸到太陽了!」

後人據此提煉出「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比喻不經實踐,認識片面,難以得到真知。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