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古代氐羌原始族群分支 雲南獨龍族仍處於原始生活

史空穿梭

古代氐羌原始族群分支 雲南獨龍族仍處於原始生活
史空穿梭

史空穿梭

古代氐羌原始族群分支 雲南獨龍族仍處於原始生活

2019年10月12日 10:00

獨龍族,舊稱「俅人」,是中國55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貢山獨龍河谷,人口大約只有7000人。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獨龍族的先民與古代氐羌原始族群的關係極為密切,是古代氐羌原始族群的一個組成部分。《元一統志》「麗江路風俗」條說:「麗江路,蠻有八種,曰磨此、曰白、曰羅落、曰科悶、曰峨昌、曰撬、曰吐蕃、曰盧、參錯而居。」

更多相片

網上圖片

獨龍族,舊稱「俅人」,是中國55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貢山獨龍河谷,人口大約只有7000人。

網上圖片

獨龍族的先民與古代氐羌原始族群的關係極為密切,是古代氐羌原始族群的一個組成部分。《元一統志》「麗江路風俗」條說:「麗江路,蠻有八種,曰磨此、曰白、曰羅落、曰科悶、曰峨昌、曰撬、曰吐蕃、曰盧、參錯而居。」

網上圖片

「撬」為「俅」字的同聲異寫,二十世紀五十年以前,俅(撬)族居住地區的河流稱為俅江或俅地。元朝時期俅(撬)族正是居住在俅江流域一帶,後來逐漸南移至下游的獨龍江流域。

獨龍族過去的宗教信仰尚處在較原始的自然崇拜或萬物有靈階段,既使是唯一的年節(獨龍語:卡雀哇 )也是和宗教聯系在一起的。獨龍族女子年齡到12-13歲時,要紋面(獨龍語:巴克圖),此習俗在1966年之後,逐漸廢除。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撬」為「俅」字的同聲異寫,二十世紀五十年以前,俅(撬)族居住地區的河流稱為俅江或俅地。元朝時期俅(撬)族正是居住在俅江流域一帶,後來逐漸南移至下游的獨龍江流域。

獨龍語與貴山怒族語言基本相通,獨龍族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但他們沒有本民族的文字。由於獨龍族居住的環境極為封閉,遠離內地,基本上他們還處於原始社會的階段。人們以種植、狩獵和採集為主,身披自己紡線編織的麻布,有少數人甚至只用樹葉、獸皮遮蓋。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獨龍族過去的宗教信仰尚處在較原始的自然崇拜或萬物有靈階段,既使是唯一的年節(獨龍語:卡雀哇 )也是和宗教聯系在一起的。獨龍族女子年齡到12-13歲時,要紋面(獨龍語:巴克圖),此習俗在1966年之後,逐漸廢除。

往下看更多文章

失明欲見太陽 「扣盤捫燭」誤認長笛為太陽

2024年04月26日 20:00

「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宋朝蘇軾所寫的《日喻》,當中有言:「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扣盤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為日也。」

從前,有戶人家生下一個男嬰。本應是天大的喜事,卻沒想到這名男嬰出生時雙目就失明了。家人雖感到惋惜,卻不因此而薄待小男孩,反而對他更為疼愛。因此,就算男孩從未見過一件實實在在的東西也不感到氣餒。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有天,男孩漫步於大街小巷中。熠耀的陽光灑在他的身上,照得他心中暖洋洋的。當時的他還不知道太陽的存在,所以他便隨便向一名路人問道:「今天天氣怎麼那麼暖和啊?」路過的人聽到便如實回答:「那是因為今天陽光普照吧!」聽過路人的回覆後,男孩平生第一次在心中萌生出如此強烈的願望:想知道太陽是怎麼樣的。於是,他向前摸索了幾步,再次攔住了一個過路人問道:「我眼睛看不見,你可以告訴我太陽是怎麽樣的嗎?」過路人心裡感到奇怪,但因看到男孩呆滯的眼神,還是盡力地描述太陽的模樣:「太陽呀,形狀就像個銅盤吧!」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男孩得到想要的答案後,便迫不及待地趕回家。還沒等到他回家,他的家人便聽到他焦急的聲音從遠處傳來。「快⋯⋯快給我一個銅盤!」銅盤拿到手後,他便用手敲打了兩下。銅盤錚錚作響,只見他聽到銅盤發出的當當響聲後就高興地喊道:「我聽見太陽了!我聽見太陽了!」周圍的人都不禁楞了一下,隨即便是一陣哄堂大笑。其中一個人笑著對他說:「那是敲銅盤的聲音,太陽可不會發出聲音呢!」男孩聽了,懊喪地問道:「那……太陽究竟是什麽樣子呢?」那個人告訴他:「太陽之所以是太陽,是因為它會發光,就像蠟燭一樣!」於是男孩馬上又讓家人找出一根蠟燭。他把蠟燭從上到下摸了個遍,邊摸還邊想著:這下我終於知道太陽長什麼樣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之後過了好幾日,男孩無意中碰到一根長笛。他隨手一摸,然後又突然跳了起來,大聲喊道:「我又摸到太陽了!」

後人據此提煉出「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比喻不經實踐,認識片面,難以得到真知。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