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嶺南史話】廣東羅定戰國墓 證中原禮制進入 部族聯盟抗秦

歷史長河

【嶺南史話】廣東羅定戰國墓 證中原禮制進入 部族聯盟抗秦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嶺南史話】廣東羅定戰國墓 證中原禮制進入 部族聯盟抗秦

2019年10月17日 10:00

按照出土與《史記》對證,嶺南除了接受中原文化,也有干戈交往。

中原禮制文化進入嶺南是在戰國中晚期,廣東西部的羅定背夫山、南門垌墓出土的青銅器,羅定市博物館副研究員陳大遠認為,是禮制文化進入嶺南的重要物證。

更多相片
廣東羅定市博物館副研究員陳大遠 (網上圖片)

按照出土與《史記》對證,嶺南除了接受中原文化,也有干戈交往。

當年挖掘現場 (網上圖片)

嶺南青銅器出現距今只有二千多年,但是它出現是因為環境驅使。隨著社會生産力提高,必然産生因掠奪和佔有土地資源矛盾而引發戰爭,部落也會為了衝突中獲得優勢,以先進的青銅兵器武裝自己。然而,嶺南青銅器的特徵與中原地區同時代青銅器有極高相似性,説明先秦青銅時代的禮制文化的統一性較強,影響力較大,嶺南青銅器的産生,便成為先秦青銅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陳大遠認為,從羅定出土的青銅器證明到,隨著嶺南青銅器的出現,中原禮制文化開始進入嶺南。

出土的「嶺南神器-人首柱」 (網上圖片)

背夫山戰國墓葬為長方形土坑墓,按整個墓隨葬品的排列及埋葬時舉行的祭祀形式等,都能説明嶺南越人已接受華夏禮制文化。戰國時期,中原「禮崩樂壞」,但禮制對嶺南影響力仍存。中原地區兩周時貴族宗廟祭祀和貴族宴享都離不開奏樂,所以用作貴族墓的青銅隨葬品少不了樂器。編鐘是主要樂器,而嶺南羅定南門垌墓就出土編鐘6件。

出土的「嶺南神器-人首柱」 (網上圖片)

出土的「嶺南神器-人首柱」 (網上圖片)

秦兵馬俑士 (網上圖片)

中原禮制文化進入嶺南,嶺南部族受影響,但也不是全盤接受,他們仍保留有不少越族民俗,其中最重要的是「嶺南神器-人首柱」,是與當地巫術有關的法器或禮器,在背夫山墓也有出土。這類人首柱形器平時作象徵權杖之物,死後則作為殯葬祭器。它不僅反映古越族人生活習俗,同時還被賦予原始宗教的某種神秘觀念。

《淮南子·人間訓》記載秦攻百越之戰 (網上圖片)

據西漢《淮南子·人間訓》記載,秦軍第一次攻打嶺南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發卒五十萬,為五軍。」這一仗秦軍主將是屠睢、史祿、任囂、趙佗等,打了三年打敗西甌部族,殺死部族君長譯吁宋,佔領番禺,設南海郡。

影視中的秦國軍隊 (網上圖片)

然而據西漢《史記》載「粵人之俗,好相攻擊」,嶺南原部族本已有武器和軍隊。他們被秦軍打敗,退入叢林深處,與秦軍打持久游擊,嶺南大片土地仍為當地部族控制。《淮南子》進一步記載公元前217年至214年,又發生三年戰爭,西江以南地區部族「相置桀駿為將」,互相推舉傑出方國酋長為盟主,盟主率領結盟越人與秦軍對戰,利用伏擊、奇襲,近身或近接戰等,使得秦軍「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監祿無以轉響。」據載越人利用夜襲大破秦軍,殺死秦尉屠睢。

事實上,不同戰爭形式對兵器種類要求有一定區别,尤其兵器種類的比例組合或使用方法,應與主要戰爭形式的發展變化而相適應。羅定南門垌和背夫山墓中出土的青銅兵器,主要以矛和箭鏃的組合,最能反映以上所說的史前嶺南戰爭。由於矛在叢林中作戰隱蔽性強,是當時游擊戰中殺傷力最強武器。

禮,本義是敬神,後來成為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貴族等級制度的社會規範和道德規範。祭禮起源於玉器時代,到了夏、商、周,青銅禮器大量使用,禮制文化發展至高級階段。考古上看,嶺南的原始社會雖有祭祀,但未形成「禮制」。

廣東羅定市博物館副研究員陳大遠 (網上圖片)

廣東羅定市博物館副研究員陳大遠 (網上圖片)

嶺南青銅器出現距今只有二千多年,但是它出現是因為環境驅使。隨著社會生産力提高,必然産生因掠奪和佔有土地資源矛盾而引發戰爭,部落也會為了衝突中獲得優勢,以先進的青銅兵器武裝自己。然而,嶺南青銅器的特徵與中原地區同時代青銅器有極高相似性,説明先秦青銅時代的禮制文化的統一性較強,影響力較大,嶺南青銅器的産生,便成為先秦青銅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陳大遠認為,從羅定出土的青銅器證明到,隨著嶺南青銅器的出現,中原禮制文化開始進入嶺南。

嶺南出土的青銅器,大量都屬於戰國中晚期,即嶺南原始部族聯盟與秦國軍隊作戰時期。小型墓葬集中於當時秦軍與嶺南部族發生戰鬥的前沿,大墓僅有三座,當中包括1983年發現的羅定背夫山墓,是經過考古隊發掘出土的,有青銅器98件,加上玉器、陶瓷和石器共116件,出土器物幾乎都與禮制文化有關。

當年挖掘現場 (網上圖片)

當年挖掘現場 (網上圖片)

背夫山戰國墓葬為長方形土坑墓,按整個墓隨葬品的排列及埋葬時舉行的祭祀形式等,都能説明嶺南越人已接受華夏禮制文化。戰國時期,中原「禮崩樂壞」,但禮制對嶺南影響力仍存。中原地區兩周時貴族宗廟祭祀和貴族宴享都離不開奏樂,所以用作貴族墓的青銅隨葬品少不了樂器。編鐘是主要樂器,而嶺南羅定南門垌墓就出土編鐘6件。

方國征伐需要大量祭器和更多數量兵器,羅定背夫山戰國墓中出土的大量青銅兵器,除了用於戰爭,同樣還具有禮制文化因素,當中劍身過短的「刺心劍」,是貴族隨身佩帶的自衛格鬥兵器,另外劍配有玉首,劍鞘上漆以彩繪,外用絲綢包裹,顯示墓主人身份地位非同一般。

出土的「嶺南神器-人首柱」 (網上圖片)

出土的「嶺南神器-人首柱」 (網上圖片)

出土的「嶺南神器-人首柱」 (網上圖片)

出土的「嶺南神器-人首柱」 (網上圖片)

中原禮制文化進入嶺南,嶺南部族受影響,但也不是全盤接受,他們仍保留有不少越族民俗,其中最重要的是「嶺南神器-人首柱」,是與當地巫術有關的法器或禮器,在背夫山墓也有出土。這類人首柱形器平時作象徵權杖之物,死後則作為殯葬祭器。它不僅反映古越族人生活習俗,同時還被賦予原始宗教的某種神秘觀念。

背夫山墓出土禮器規格較高,不少是嶺南僅見或者罕見,而且出現有戈一類秦國軍隊將士使用的兵器,陳大遠指,這可是越人與秦軍作戰的戰利品。

秦兵馬俑士 (網上圖片)

秦兵馬俑士 (網上圖片)

據西漢《淮南子·人間訓》記載,秦軍第一次攻打嶺南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發卒五十萬,為五軍。」這一仗秦軍主將是屠睢、史祿、任囂、趙佗等,打了三年打敗西甌部族,殺死部族君長譯吁宋,佔領番禺,設南海郡。

《淮南子·人間訓》記載秦攻百越之戰 (網上圖片)

《淮南子·人間訓》記載秦攻百越之戰 (網上圖片)

然而據西漢《史記》載「粵人之俗,好相攻擊」,嶺南原部族本已有武器和軍隊。他們被秦軍打敗,退入叢林深處,與秦軍打持久游擊,嶺南大片土地仍為當地部族控制。《淮南子》進一步記載公元前217年至214年,又發生三年戰爭,西江以南地區部族「相置桀駿為將」,互相推舉傑出方國酋長為盟主,盟主率領結盟越人與秦軍對戰,利用伏擊、奇襲,近身或近接戰等,使得秦軍「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監祿無以轉響。」據載越人利用夜襲大破秦軍,殺死秦尉屠睢。

影視中的秦國軍隊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秦國軍隊 (網上圖片)

事實上,不同戰爭形式對兵器種類要求有一定區别,尤其兵器種類的比例組合或使用方法,應與主要戰爭形式的發展變化而相適應。羅定南門垌和背夫山墓中出土的青銅兵器,主要以矛和箭鏃的組合,最能反映以上所說的史前嶺南戰爭。由於矛在叢林中作戰隱蔽性強,是當時游擊戰中殺傷力最強武器。

另外,於背夫山墓出土青銅箭鏃52支,捆扎兩個箭箙内,可見箭鏃也是當地部族主要兵器。陳大遠亦指出,漢字「夷」是由一人和弓組成,所以古稱善於使用弓箭的民部族為夷族。箭鏃作為兵器使用量大,也是消耗品,所以鑄造時應要求工藝簡單。不過,背夫山墓出土的箭鏃多樣、複雜而略帶藝術性,説明戰爭的多樣與複雜性。背夫山墓主人,作為嶺南部落聯盟首領,也使用周邊各個部落提供的箭鏃。

往下看更多文章

失明欲見太陽 「扣盤捫燭」誤認長笛為太陽

2024年04月26日 20:00

「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宋朝蘇軾所寫的《日喻》,當中有言:「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扣盤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為日也。」

從前,有戶人家生下一個男嬰。本應是天大的喜事,卻沒想到這名男嬰出生時雙目就失明了。家人雖感到惋惜,卻不因此而薄待小男孩,反而對他更為疼愛。因此,就算男孩從未見過一件實實在在的東西也不感到氣餒。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有天,男孩漫步於大街小巷中。熠耀的陽光灑在他的身上,照得他心中暖洋洋的。當時的他還不知道太陽的存在,所以他便隨便向一名路人問道:「今天天氣怎麼那麼暖和啊?」路過的人聽到便如實回答:「那是因為今天陽光普照吧!」聽過路人的回覆後,男孩平生第一次在心中萌生出如此強烈的願望:想知道太陽是怎麼樣的。於是,他向前摸索了幾步,再次攔住了一個過路人問道:「我眼睛看不見,你可以告訴我太陽是怎麽樣的嗎?」過路人心裡感到奇怪,但因看到男孩呆滯的眼神,還是盡力地描述太陽的模樣:「太陽呀,形狀就像個銅盤吧!」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男孩得到想要的答案後,便迫不及待地趕回家。還沒等到他回家,他的家人便聽到他焦急的聲音從遠處傳來。「快⋯⋯快給我一個銅盤!」銅盤拿到手後,他便用手敲打了兩下。銅盤錚錚作響,只見他聽到銅盤發出的當當響聲後就高興地喊道:「我聽見太陽了!我聽見太陽了!」周圍的人都不禁楞了一下,隨即便是一陣哄堂大笑。其中一個人笑著對他說:「那是敲銅盤的聲音,太陽可不會發出聲音呢!」男孩聽了,懊喪地問道:「那……太陽究竟是什麽樣子呢?」那個人告訴他:「太陽之所以是太陽,是因為它會發光,就像蠟燭一樣!」於是男孩馬上又讓家人找出一根蠟燭。他把蠟燭從上到下摸了個遍,邊摸還邊想著:這下我終於知道太陽長什麼樣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之後過了好幾日,男孩無意中碰到一根長笛。他隨手一摸,然後又突然跳了起來,大聲喊道:「我又摸到太陽了!」

後人據此提煉出「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比喻不經實踐,認識片面,難以得到真知。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