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兩宋蝴蝶效應 柳永寫詞 完顏亮南進兵敗被除

歷史長河

兩宋蝴蝶效應 柳永寫詞 完顏亮南進兵敗被除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兩宋蝴蝶效應 柳永寫詞 完顏亮南進兵敗被除

2019年10月21日 10:00 最後更新:10月23日 15:35

柳永的文章精彩程度,被指最終影響政局變化。

在中國文學上,宋詞分豪放、婉約兩大流派,婉約派詞人代表首推北宋中期詞人柳永。柳永一生佳作甚多,比如《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眾讀過中國文學科的莘莘學子應耳熟能詳。

更多相片
網上圖片

柳永的文章精彩程度,被指最終影響政局變化。

北宋畫家許道寧《高秋觀潮圖頁》,描繪杭州觀潮 (網上圖片)

柳永的很多詞作,都是描寫城市風光以及歌妓的生活,做到情景交融、鋪陳有序、語言通俗易懂、音律婉約和諧,所以他的詞作當時流傳得很廣泛,所以有了「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可見柳永詞作的影響力。當中一篇號稱「史上最美寫景詞」的《望海潮·東南形勝》。據指到南宋時期,金國皇帝完顏亮讀完這首詞,非常羨慕江南壯麗美景,萌發「遂起投鞭渡江、立馬吳山之志」,但結果兵敗採石磯,被部下殺死。

南宋遺民劉一清著《錢塘遺事·十里荷花》有轉途《鶴林玉露》柳永這詞之事 (網上圖片)

但鮮為人知的是柳永作詞初衷,並非簡單描繪杭州繁華,而目的在於獲得達官顯貴賞識。這首詞為「干謁詞」,意在誇獎兩浙轉運使孫何治理有方,望得孫何提攜。柳永連同首詞上門拜謁,果然孫何大為欣賞,便與柳永交往,並答應薦舉他為官。可惜孫何翌年回京任職,還沒來及向皇帝推薦柳永,便突患重病而死。孫何死後,柳永失去賞識者,長期不得志。

宋人所繪的金人騎兵 (網上圖片)

完顏亮為金國第四任皇帝,文學素養極高,非常喜歡讀宋詞,尤其特別推崇柳永的詞。據南宋一專事著作的文人羅大經的《鶴林玉露》記載,當完顏亮讀到《望海潮》時,對其中關於杭州盛景的描繪大為讚嘆,產生了南下攻宋的念頭:「孫何帥錢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詞贈之...此詞流播,金主亮聞歌,欣然有慕於『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戰事之初,金兵連戰連捷,很快便飲馬長江,下一步便要渡江作戰。就在此時,金國大後方卻傳來壞消息,指完顏亮的堂弟、東京留守完顏雍,利用國人不堪忍受完顏亮殘暴統治,趁民眾對戰爭充滿抵觸情緒時,在遼陽自立為帝,廢黜完顏亮為庶人,號召前線士兵撤回。消息傳到前線,令軍心動搖、兵無鬥志。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柳永的很多詞作,都是描寫城市風光以及歌妓的生活,做到情景交融、鋪陳有序、語言通俗易懂、音律婉約和諧,所以他的詞作當時流傳得很廣泛,所以有了「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可見柳永詞作的影響力。當中一篇號稱「史上最美寫景詞」的《望海潮·東南形勝》。據指到南宋時期,金國皇帝完顏亮讀完這首詞,非常羨慕江南壯麗美景,萌發「遂起投鞭渡江、立馬吳山之志」,但結果兵敗採石磯,被部下殺死。

《望海潮》首詞一反柳永慣常的寫作風格,以大開大闔、波瀾起伏的筆法,不僅把杭州優美的風光、繁華都市寫得淋漓盡致,還展現出江南百姓和平寧靜生活景象,令人無不心馳神往:「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北宋畫家許道寧《高秋觀潮圖頁》,描繪杭州觀潮 (網上圖片)

北宋畫家許道寧《高秋觀潮圖頁》,描繪杭州觀潮 (網上圖片)

但鮮為人知的是柳永作詞初衷,並非簡單描繪杭州繁華,而目的在於獲得達官顯貴賞識。這首詞為「干謁詞」,意在誇獎兩浙轉運使孫何治理有方,望得孫何提攜。柳永連同首詞上門拜謁,果然孫何大為欣賞,便與柳永交往,並答應薦舉他為官。可惜孫何翌年回京任職,還沒來及向皇帝推薦柳永,便突患重病而死。孫何死後,柳永失去賞識者,長期不得志。

柳永仕途坎坷,但《望海潮》一經問世,被天下士人競相傳誦。只是世人讀後大多讚嘆杭州繁華盛景,產生嚮往之情。也沒想到150多年後的南宋時期,金國皇帝完顏亮讀完這首詞,卻產生侵宋之念。

南宋遺民劉一清著《錢塘遺事·十里荷花》有轉途《鶴林玉露》柳永這詞之事 (網上圖片)

南宋遺民劉一清著《錢塘遺事·十里荷花》有轉途《鶴林玉露》柳永這詞之事 (網上圖片)

完顏亮為金國第四任皇帝,文學素養極高,非常喜歡讀宋詞,尤其特別推崇柳永的詞。據南宋一專事著作的文人羅大經的《鶴林玉露》記載,當完顏亮讀到《望海潮》時,對其中關於杭州盛景的描繪大為讚嘆,產生了南下攻宋的念頭:「孫何帥錢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詞贈之...此詞流播,金主亮聞歌,欣然有慕於『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完顏亮決定伐宋,在南宋紹興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率軍南下。此次南侵,金國兵分四路,其中完顏亮親率32位總管駐軍壽春。據《宋史》載:「金主自將,兵號百萬,氈帳相望,鉦鼓之聲不絕。」消息傳到江南,南宋朝廷上下均震驚。

宋人所繪的金人騎兵 (網上圖片)

宋人所繪的金人騎兵 (網上圖片)

戰事之初,金兵連戰連捷,很快便飲馬長江,下一步便要渡江作戰。就在此時,金國大後方卻傳來壞消息,指完顏亮的堂弟、東京留守完顏雍,利用國人不堪忍受完顏亮殘暴統治,趁民眾對戰爭充滿抵觸情緒時,在遼陽自立為帝,廢黜完顏亮為庶人,號召前線士兵撤回。消息傳到前線,令軍心動搖、兵無鬥志。

面對著不利局面,完顏亮依然強令部隊在和州渡江攻宋,迫使宋高宗降服,結果卻被宋將虞允文大敗於採石磯。採石磯慘敗,完顏亮沒有知難而返,隨即強令餘眾強渡瓜州渡,威脅對抗命者軍法處置。不願為完顏亮做「炮灰」的將領,終於發動兵變,共同縊殺完顏亮。

往下看更多文章

失明欲見太陽 「扣盤捫燭」誤認長笛為太陽

2024年04月26日 20:00

「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宋朝蘇軾所寫的《日喻》,當中有言:「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扣盤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為日也。」

從前,有戶人家生下一個男嬰。本應是天大的喜事,卻沒想到這名男嬰出生時雙目就失明了。家人雖感到惋惜,卻不因此而薄待小男孩,反而對他更為疼愛。因此,就算男孩從未見過一件實實在在的東西也不感到氣餒。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有天,男孩漫步於大街小巷中。熠耀的陽光灑在他的身上,照得他心中暖洋洋的。當時的他還不知道太陽的存在,所以他便隨便向一名路人問道:「今天天氣怎麼那麼暖和啊?」路過的人聽到便如實回答:「那是因為今天陽光普照吧!」聽過路人的回覆後,男孩平生第一次在心中萌生出如此強烈的願望:想知道太陽是怎麼樣的。於是,他向前摸索了幾步,再次攔住了一個過路人問道:「我眼睛看不見,你可以告訴我太陽是怎麽樣的嗎?」過路人心裡感到奇怪,但因看到男孩呆滯的眼神,還是盡力地描述太陽的模樣:「太陽呀,形狀就像個銅盤吧!」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男孩得到想要的答案後,便迫不及待地趕回家。還沒等到他回家,他的家人便聽到他焦急的聲音從遠處傳來。「快⋯⋯快給我一個銅盤!」銅盤拿到手後,他便用手敲打了兩下。銅盤錚錚作響,只見他聽到銅盤發出的當當響聲後就高興地喊道:「我聽見太陽了!我聽見太陽了!」周圍的人都不禁楞了一下,隨即便是一陣哄堂大笑。其中一個人笑著對他說:「那是敲銅盤的聲音,太陽可不會發出聲音呢!」男孩聽了,懊喪地問道:「那……太陽究竟是什麽樣子呢?」那個人告訴他:「太陽之所以是太陽,是因為它會發光,就像蠟燭一樣!」於是男孩馬上又讓家人找出一根蠟燭。他把蠟燭從上到下摸了個遍,邊摸還邊想著:這下我終於知道太陽長什麼樣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之後過了好幾日,男孩無意中碰到一根長笛。他隨手一摸,然後又突然跳了起來,大聲喊道:「我又摸到太陽了!」

後人據此提煉出「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比喻不經實踐,認識片面,難以得到真知。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