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天然亞士匹靈」保護心血管 專家推薦5種食物

生活事

「天然亞士匹靈」保護心血管  專家推薦5種食物
生活事

生活事

「天然亞士匹靈」保護心血管 專家推薦5種食物

2019年10月24日 09:00

食療!​​

心血管疾病不單是老人家生命健康的頭號殺手,近年也越來越年輕化,血管收縮可能增加心臟疾病、中風等急性發作。一般家庭中都備有亞士匹靈,特別是老年人經常會用到,它的作用就是能夠幫助我們消炎殺菌,對血管裡血栓有一定緩解作用,不過「是藥三分毒」,經常用藥物的話,對於身體多少或有點副作用。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有心臟專家指出,紫薯、葡萄、海帶、納豆和堅果有助於改善心血管狀態,堪稱「天然亞士匹靈」。

紫薯、葡萄、海帶、納豆和堅果可以有助於改善心血管狀態。網圖

紫薯、葡萄、海帶、納豆和堅果可以有助於改善心血管狀態。網圖

海帶、葡萄、紫薯等暗色蔬果,本身有豐富植化素,特別是花青素,可保護黏膜細胞不被氧化,消除自由基,避免血管內膜硬化,是絕佳的抗氧化劑;另也富含可溶性纖維,促使人體消耗膽固醇,達到降血脂效果。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納豆則具有納豆激酶,可以預防血栓。堅果則含有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與礦物質,本身是好的油脂,鈣質也有可幫助血管保持正常彈性。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美國最新研究揭示長期食用海鮮可能攝入「永久化學物質」,因此迫切需要修訂公共衛生標準。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美研究指出食用海鮮增加人體接觸「有害物質」的風險被長期低估

美國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最新研究發現,食用海鮮時可能會暴露於「全氟/多氟烷基物質」(PFAS),這是一類被認為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然而,食用海鮮可能增加接觸PFAS的風險長期以來都被顯著低估,這對公共衛生政策和個人飲食選擇上都可能有重大影響。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研究者呼籲修訂公共衛生標準以確保海鮮消費的安全性

此研究已於學術期刊《暴露與健康》(Exposure and Health)上發表,並呼籲要儘快修訂公共衛生標準,以確保人們能安全食用海鮮。

「全氟/多氟烷基物質」(PFAS)因持久性及難分解等特點被稱為「永久化學物質」

研究指出,PFAS是一種含氟表面活性劑,常用於製造塑膠和不沾鍋等產品,因其持久性和在環境中難以分解的特性而被稱為「永久化學物質」。這些物質可以通過在土壤和水域中積累,尤其是在海洋生物體內,甚至透過食物鏈進入人體。此外,PFAS已被證實與多種健康問題如癌症、胎兒異常、高膽固醇、甲狀腺問題及生殖障礙等相關。研究更顯示,幾乎所有美國人血液中都有可測量的含量。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研究團隊在新罕布夏州對當地多種海鮮進行了PFAS含量測試

研究團隊選擇了具有工業背景且海鮮消費量位於全美前列的新罕布夏州作為研究地點。他們在當地沿海市場購買了銷售量最高的26種海鮮進行檢測,包括鱈魚、黑線鱈、龍蝦、三文魚、扇貝、蝦和吞拿魚等採檢PFAS含量。

研究顯示蝦和龍蝦的PFAS濃度最高其他海產含量則較低

研究結果顯示,蝦和龍蝦的PFAS平均濃度最高,每克肉含1.74至3.30毫微克(nanograms),而其他海產的含量大多低於每克肉1毫微克。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PFAS在環境中普遍存在難以確切得知來源

研究人員指出,由於PFAS普遍存在於環境中,因此對於如何確定這些化學物質的來源及其如何進入海洋食物鏈是一大挑戰。他們特別提到兩類海洋生物更可能在體內累積PFAS:一是貝類,通常棲息於靠近岸邊的海底,二是大型海洋生物,因為牠們可能通過食用較小型的海洋生物攝入PFAS。

流行病學副教授再次呼籲制定相關的食品法規保護公眾健康

達特茅斯學院流行病學副教授Megan Romano強調,雖然海鮮是精益蛋白質與不飽和脂肪酸的重要來源,但也可能是人類接觸PFAS的潛在低估來源。因此,他並非建議不吃海鮮,而是再次呼籲盡速制訂相關食品法規。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