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嶺南知多啲】南越王墓考古出土 發現黃金打造皇帝印璽

史空穿梭

【嶺南知多啲】南越王墓考古出土 發現黃金打造皇帝印璽
史空穿梭

史空穿梭

【嶺南知多啲】南越王墓考古出土 發現黃金打造皇帝印璽

2019年11月01日 10:00

漢朝的墓葬由於大多遭盜墓賊「光顧」,不少漢墓的陪葬品都給一掃而空,令人可惜。但是有一座西漢帝王等級的墓,在經歷二千年後,仍未遭盜墓賊侵擾過,這就南越王趙眜之墓。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西漢南越王墓位於廣州解放路的象崗山上,1983年的一次修建樓房開挖地基而偶然發現的。該墓深入地下20米,用750多塊砂岩大石構築,陵墓面積約100平方米,是嶺南地區發現規模最大、出土文物最豐富多樣、墓主人身份最高的一座漢墓。

更多相片

網上圖片

漢朝的墓葬由於大多遭盜墓賊「光顧」,不少漢墓的陪葬品都給一掃而空,令人可惜。但是有一座西漢帝王等級的墓,在經歷二千年後,仍未遭盜墓賊侵擾過,這就南越王趙眜之墓。

西漢南越王墓位於廣州解放路的象崗山上,1983年的一次修建樓房開挖地基而偶然發現的。該墓深入地下20米,用750多塊砂岩大石構築,陵墓面積約100平方米,是嶺南地區發現規模最大、出土文物最豐富多樣、墓主人身份最高的一座漢墓。

網上圖片

這座墓共出土各類文物1000多件,尤以銅、鐵、陶、玉四者所佔比重最大。陵墓內出土絲縷玉衣,玉衣內僅剩下已腐朽成粉末狀的骨渣,只在玉衣的頭罩部分尚有少許殘顱骨片。墓中出土的玉飾品有130餘件,當中以趙昧身上的玉佩最大、最豪華。這塊大玉壁,直徑達33.4厘米。此外還有一個精美的玉盒,上面刻有兩鳳鳥,飾以美麗浮雕紋,結構嚴謹,雕工精細,光潔奪目,被稱為「玉器絕品」。

至於墓中出土的「文帝行璽」金印,更是極為珍貴,並證明了南越王趙眜有覬覦王位之心,想要代行漢朝太子之權。1988年,陵墓的原址建成「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對陵墓和出土文物進行保護。

這座墓共出土各類文物1000多件,尤以銅、鐵、陶、玉四者所佔比重最大。陵墓內出土絲縷玉衣,玉衣內僅剩下已腐朽成粉末狀的骨渣,只在玉衣的頭罩部分尚有少許殘顱骨片。墓中出土的玉飾品有130餘件,當中以趙昧身上的玉佩最大、最豪華。這塊大玉壁,直徑達33.4厘米。此外還有一個精美的玉盒,上面刻有兩鳳鳥,飾以美麗浮雕紋,結構嚴謹,雕工精細,光潔奪目,被稱為「玉器絕品」。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至於墓中出土的「文帝行璽」金印,更是極為珍貴,並證明了南越王趙眜有覬覦王位之心,想要代行漢朝太子之權。1988年,陵墓的原址建成「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對陵墓和出土文物進行保護。

往下看更多文章

失明欲見太陽 「扣盤捫燭」誤認長笛為太陽

2024年04月26日 20:00

「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宋朝蘇軾所寫的《日喻》,當中有言:「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扣盤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為日也。」

從前,有戶人家生下一個男嬰。本應是天大的喜事,卻沒想到這名男嬰出生時雙目就失明了。家人雖感到惋惜,卻不因此而薄待小男孩,反而對他更為疼愛。因此,就算男孩從未見過一件實實在在的東西也不感到氣餒。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有天,男孩漫步於大街小巷中。熠耀的陽光灑在他的身上,照得他心中暖洋洋的。當時的他還不知道太陽的存在,所以他便隨便向一名路人問道:「今天天氣怎麼那麼暖和啊?」路過的人聽到便如實回答:「那是因為今天陽光普照吧!」聽過路人的回覆後,男孩平生第一次在心中萌生出如此強烈的願望:想知道太陽是怎麼樣的。於是,他向前摸索了幾步,再次攔住了一個過路人問道:「我眼睛看不見,你可以告訴我太陽是怎麽樣的嗎?」過路人心裡感到奇怪,但因看到男孩呆滯的眼神,還是盡力地描述太陽的模樣:「太陽呀,形狀就像個銅盤吧!」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男孩得到想要的答案後,便迫不及待地趕回家。還沒等到他回家,他的家人便聽到他焦急的聲音從遠處傳來。「快⋯⋯快給我一個銅盤!」銅盤拿到手後,他便用手敲打了兩下。銅盤錚錚作響,只見他聽到銅盤發出的當當響聲後就高興地喊道:「我聽見太陽了!我聽見太陽了!」周圍的人都不禁楞了一下,隨即便是一陣哄堂大笑。其中一個人笑著對他說:「那是敲銅盤的聲音,太陽可不會發出聲音呢!」男孩聽了,懊喪地問道:「那……太陽究竟是什麽樣子呢?」那個人告訴他:「太陽之所以是太陽,是因為它會發光,就像蠟燭一樣!」於是男孩馬上又讓家人找出一根蠟燭。他把蠟燭從上到下摸了個遍,邊摸還邊想著:這下我終於知道太陽長什麼樣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之後過了好幾日,男孩無意中碰到一根長笛。他隨手一摸,然後又突然跳了起來,大聲喊道:「我又摸到太陽了!」

後人據此提煉出「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比喻不經實踐,認識片面,難以得到真知。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