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四川發掘漢末至北朝崖墓 出土琉璃耳璫或自東南亞

歷史長河

四川發掘漢末至北朝崖墓 出土琉璃耳璫或自東南亞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四川發掘漢末至北朝崖墓 出土琉璃耳璫或自東南亞

2020年04月29日 10:00

崖墓到了隋唐逐漸衰落。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人員,於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在成都市金堂縣一處,清理東漢晚期至北朝時期崖墓群達219座,出土玻璃耳璫(即現代的耳環)等600多件珍貴器物。

更多相片
四川金堂發掘219座崖墓 (網上圖片)

崖墓到了隋唐逐漸衰落。

出土的玻璃耳璫 (網上圖片)

據介紹,崖墓群出土的器物有銅、銀、鐵、玻璃、陶、瓷質等,當中陶器佔大多數,主要有罐、倉、缽、壺、陶俑等。還有釜、盆、耳杯、燈、鏡等銅,也有鐲和指環等銀器;環首刀、削、鋤頭等鐵器。至於玻璃器主要為耳璫、瓷器主要為青瓷虎子(即夜壺)、罐和盞。由於當時蜀地不生產玻璃器物,所以墓葬出土的玻璃耳璫等可能來自於楚地或者東南亞,為研究兩晉時期中外文化交流提供寶貴線索。各類器物的發現,也可勾劃出中國古代人口遷徙路線,為學術界研究古代不同地區的人口流動和文化交流提供實證。

出土的玻璃耳璫 (網上圖片)

出土的玻璃耳璫 (網上圖片)

製作粗糙的銀手鐲,見證成漢政權時期急劇下滑的手工製造業 (網上圖片)

製作粗糙的銀手鐲,見證成漢政權時期急劇下滑的手工製造業 (網上圖片)

墓室精美壁畫 (網上圖片)

崖墓群墓葬自上而下共四層,按規格可以分為大中小三類,以中、小型墓葬為主。大型墓葬時代主要為東漢晚期至蜀漢時期;中型墓葬多為兩晉時期;小型墓葬多數未見葬具,故墓葬時代多為東晉南朝時期。據墓葬形制和隨葬器物組合判斷,墓地時代從東漢晚期持續至東晉南朝,其中以兩晉墓葬為主。墓葬在墓群中有序分佈,也經常可見2至3座墓葬成組出現,墓地應為同時被多個家庭使用的「區域公共墓地」。

墓葬一角 (網上圖片)

墓葬一角 (網上圖片)

銅釜中放著動物骨頭 (網上圖片)

據了解,219座墓葬形制,隨著時間推移逐漸變小,隨葬物品也變得少而簡單。這是因為當時人們喪葬觀念從漢時「厚葬」在魏晉時轉為「薄葬」,另一方面,也與社會經濟經歷戰亂有關。

考慮到青銅釜的作用主要是用來煮肉,因此這件銅釜在放在墓葬時極可能裝有一罐肉湯 (網上圖片)

對於考古來說,這批墓葬豐富了四川地區東漢晚期至六朝時期墓葬考古材料,墓群出土隨葬器物為進一步構建和完善四川地區東漢晚期至六朝時期器物發展序列提供了豐富實物材料。墓葬中的精美雕刻為研究四川地區東漢兩晉時期社會生活、生產情況提供直接資料。

四川金堂發掘219座崖墓 (網上圖片)

四川金堂發掘219座崖墓 (網上圖片)

據介紹,崖墓群出土的器物有銅、銀、鐵、玻璃、陶、瓷質等,當中陶器佔大多數,主要有罐、倉、缽、壺、陶俑等。還有釜、盆、耳杯、燈、鏡等銅,也有鐲和指環等銀器;環首刀、削、鋤頭等鐵器。至於玻璃器主要為耳璫、瓷器主要為青瓷虎子(即夜壺)、罐和盞。由於當時蜀地不生產玻璃器物,所以墓葬出土的玻璃耳璫等可能來自於楚地或者東南亞,為研究兩晉時期中外文化交流提供寶貴線索。各類器物的發現,也可勾劃出中國古代人口遷徙路線,為學術界研究古代不同地區的人口流動和文化交流提供實證。

出土的玻璃耳璫 (網上圖片)

出土的玻璃耳璫 (網上圖片)

出土的玻璃耳璫 (網上圖片)

出土的玻璃耳璫 (網上圖片)

製作粗糙的銀手鐲,見證成漢政權時期急劇下滑的手工製造業 (網上圖片)

製作粗糙的銀手鐲,見證成漢政權時期急劇下滑的手工製造業 (網上圖片)

崖墓群墓葬自上而下共四層,按規格可以分為大中小三類,以中、小型墓葬為主。大型墓葬時代主要為東漢晚期至蜀漢時期;中型墓葬多為兩晉時期;小型墓葬多數未見葬具,故墓葬時代多為東晉南朝時期。據墓葬形制和隨葬器物組合判斷,墓地時代從東漢晚期持續至東晉南朝,其中以兩晉墓葬為主。墓葬在墓群中有序分佈,也經常可見2至3座墓葬成組出現,墓地應為同時被多個家庭使用的「區域公共墓地」。

墓室精美壁畫 (網上圖片)

墓室精美壁畫 (網上圖片)

墓葬一角 (網上圖片)

墓葬一角 (網上圖片)

據了解,219座墓葬形制,隨著時間推移逐漸變小,隨葬物品也變得少而簡單。這是因為當時人們喪葬觀念從漢時「厚葬」在魏晉時轉為「薄葬」,另一方面,也與社會經濟經歷戰亂有關。

銅釜中放著動物骨頭 (網上圖片)

銅釜中放著動物骨頭 (網上圖片)

對於考古來說,這批墓葬豐富了四川地區東漢晚期至六朝時期墓葬考古材料,墓群出土隨葬器物為進一步構建和完善四川地區東漢晚期至六朝時期器物發展序列提供了豐富實物材料。墓葬中的精美雕刻為研究四川地區東漢兩晉時期社會生活、生產情況提供直接資料。

「崖墓」是古代開鑿於山崖或岩層中的墓葬,由兩漢之間的王莽政權起,時人就開始有這樣墓葬習俗。在墓室的各種隨葬器皿中,他們會裝上整隻雞或者整隻小乳豬或者糧食,以保證墓主在另一個世界吃喝不愁。

考慮到青銅釜的作用主要是用來煮肉,因此這件銅釜在放在墓葬時極可能裝有一罐肉湯 (網上圖片)

考慮到青銅釜的作用主要是用來煮肉,因此這件銅釜在放在墓葬時極可能裝有一罐肉湯 (網上圖片)

於2012年新津鄭雙崖墓的隨葬品中,就在一個銅盆中發現一隻乳豬骨架。此次成都金堂發現的青銅釜中的骨頭已經散落,且骨骼相對較細,考古人員初步判斷這應該是雞骨或者鴨、鵝等某種家禽骨頭,尚等實驗室研究判斷。考慮到青銅釜作用主要是用來煮肉,因此於金堂出土的銅釜在放在墓葬時極可能裝有一罐肉湯。

「崖墓」到了隋唐時期還能見到,但已經逐漸衰落。考古項目負責人龔揚民解釋,開鑿崖墓成本較之於磚室墓成本要高。比起與漢代人重視死後的世界,唐人更關注的是「活在當下」。

往下看更多文章

失明欲見太陽 「扣盤捫燭」誤認長笛為太陽

2024年04月26日 20:00

「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宋朝蘇軾所寫的《日喻》,當中有言:「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扣盤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為日也。」

從前,有戶人家生下一個男嬰。本應是天大的喜事,卻沒想到這名男嬰出生時雙目就失明了。家人雖感到惋惜,卻不因此而薄待小男孩,反而對他更為疼愛。因此,就算男孩從未見過一件實實在在的東西也不感到氣餒。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有天,男孩漫步於大街小巷中。熠耀的陽光灑在他的身上,照得他心中暖洋洋的。當時的他還不知道太陽的存在,所以他便隨便向一名路人問道:「今天天氣怎麼那麼暖和啊?」路過的人聽到便如實回答:「那是因為今天陽光普照吧!」聽過路人的回覆後,男孩平生第一次在心中萌生出如此強烈的願望:想知道太陽是怎麼樣的。於是,他向前摸索了幾步,再次攔住了一個過路人問道:「我眼睛看不見,你可以告訴我太陽是怎麽樣的嗎?」過路人心裡感到奇怪,但因看到男孩呆滯的眼神,還是盡力地描述太陽的模樣:「太陽呀,形狀就像個銅盤吧!」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男孩得到想要的答案後,便迫不及待地趕回家。還沒等到他回家,他的家人便聽到他焦急的聲音從遠處傳來。「快⋯⋯快給我一個銅盤!」銅盤拿到手後,他便用手敲打了兩下。銅盤錚錚作響,只見他聽到銅盤發出的當當響聲後就高興地喊道:「我聽見太陽了!我聽見太陽了!」周圍的人都不禁楞了一下,隨即便是一陣哄堂大笑。其中一個人笑著對他說:「那是敲銅盤的聲音,太陽可不會發出聲音呢!」男孩聽了,懊喪地問道:「那……太陽究竟是什麽樣子呢?」那個人告訴他:「太陽之所以是太陽,是因為它會發光,就像蠟燭一樣!」於是男孩馬上又讓家人找出一根蠟燭。他把蠟燭從上到下摸了個遍,邊摸還邊想著:這下我終於知道太陽長什麼樣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之後過了好幾日,男孩無意中碰到一根長笛。他隨手一摸,然後又突然跳了起來,大聲喊道:「我又摸到太陽了!」

後人據此提煉出「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比喻不經實踐,認識片面,難以得到真知。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