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中、美、英3個疫苖團隊領跑前列 全部進入第3期測試 料年底面世

博客文章

中、美、英3個疫苖團隊領跑前列 全部進入第3期測試 料年底面世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中、美、英3個疫苖團隊領跑前列 全部進入第3期測試 料年底面世

2020年07月22日 10:57 最後更新:11:08

7月20日,英國醫學期刊《刺針》分別發表了中國研究團隊和牛津大學研究團隊有關各自新冠疫苗研發的報告,令人關注。

在全球逼切期待中,新冠疫苗研發當前猶如行駛在「高速公路」,但仍面臨複雜困難和艱巨挑戰。前期研發成功、後期失敗的案例不在少數。正如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所言,對於新冠疫苗研發前景,應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多國臨床試驗近期取得重大進展,在第2期臨床測試過關,火速進入第3期測試。

中國疫苖如今也跑在前列。新華社圖片

中國疫苖如今也跑在前列。新華社圖片

全球新冠疫苗研發近期頻頻傳出利好消息,中國、英國、美國、俄羅斯等國都有新冠疫苗相繼進入重要臨床試驗階段,且取得較好結果。

在中國團隊方面,中國研究團隊7月20日在醫學期刊《刺針》發表論文說,他們對一種新冠病毒疫苗開展了2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這種疫苗是安全的,並能誘導人體產生免疫回應。這種疫苖是由香港上市的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6185)與內地軍科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陳薇團隊聯合開發。這種疫苖相關2期試驗評估了一種腺病毒載體重組新冠病毒疫苗,有超過500名志願者參與,包括55歲以上人士。試驗目的是評估這種疫苗能否誘導人體產生免疫應答以及是否有足夠的安全性,結果顯示疫苗在這兩方面都產生了很好的結果。團隊目前正在開展3期臨床試驗。

《刺針》在推特上公布兩款新冠疫苖測試的結果。

《刺針》在推特上公布兩款新冠疫苖測試的結果。

英國牛津大學和阿斯利康公司的團隊同一天也在《刺針》發表報告說,他們開展的新冠病毒疫苗臨床試驗取得初步成果,疫苗能誘導人體免疫系統出現較強免疫應答,並且不會引起嚴重副作用。團隊目前正在英國、巴西以及南非開展更大規模的疫苗臨床試驗。

報告主要作者、牛津大學的安德魯·波拉德教授說,團隊還需要更進一步的臨床試驗來確認疫苗能否有效保護接種人群不被新冠病毒感染、保護能持續多長時間。

《刺針》指中國的疫苗可能會更好,因為它只需要一次免疫,而英國牛津大學的疫苗則需要加強免疫。

中國疫苖和英國牛津大學疫苖都會進入第3階段測試。

至於美國方面,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和美國生技大廠莫德納公司(Moderna Inc.)研發的新冠疫苗,在一項正在進行的早期研究中顯示「安全」,全部45名健康志願者體內都產生了免疫反應。疫苗將於7月27日前後進入關鍵的第3階段測試。

莫德納這款疫苗是使用新方法,不是將死病毒注入人體,而是直接改變遺傳物質,它以核糖核酸(RNA)的形式,將病毒棘蛋白資訊編碼到人體內部,誘發身體免疫反應。棘蛋白是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一部分,不過,棘蛋白本身相對無害。
這項技術的好處在於,它省去實驗室一道製造病毒蛋白的手續,進而加快量產速度。然而,這種技術平台的疫苗過去從未取得監管批准過。

莫德納打算在本月27日展開臨床試驗最後第3階段臨床測試,研究地點達87處,會招募3萬名志願者,分為兩組,實驗組取得100微克的疫苗,對照組則取得相同劑量的安慰劑。研究人員將追蹤兩年,除了觀察受試者是否取得保障、免於染疫,也觀察受試者如果染疫,疫苗是否可避免他們出現症狀。研究應會持續進行至2022年10月27日,但初步結果應該早就會出爐。

3月28日,在美國匹茲堡大學,研究人員進行疫苗研究。匹茲堡大學醫療中心圖片

3月28日,在美國匹茲堡大學,研究人員進行疫苗研究。匹茲堡大學醫療中心圖片

而德國、俄羅斯、澳洲、泰國等國家也在加緊時間研制新冠疫苗,並取得了一定進展。

據《刺針》統計,全球現有約250種候選新冠病毒疫苗在研發中,其中至少17種疫苗正處於臨床試驗階段。

疫苖通過3個臨床測試階段後,就要經政府審批,審批通過才可以上市。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美國NASA日前稱,希望能夠對火星取樣返回工程作出重大調整。對此,內地《航空知識》主編王亞男歸納出兩點原因:太費錢、太費時間。

其一,NASA「火星採樣返回」計劃的初始預計成本為44億美元,而去年底,預計成本卻飆升至80億至110億美元。NASA認為,在可能獲得的資金範圍內,沒有可靠的技術、適當的時間表和預期成本來實現這個計劃。「在當前預算下,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其二,根據現在的評估,火星取樣返回,等到樣本到達地球約2040年。屆時NASA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劃載人登陸火星的工程,樣本回來越晚,對於載人探火的意義就越小。

現如今,美國「毅力號」號已經在火星工作兩三年,並已從捷陀羅隕石坑採集並存儲了些許樣本。從地質來看,這些樣本的採集地是最有可能構成生命存續的地區,據說幾十億年前曾是個浩瀚的湖泊。

NASA原定火星探測計劃是發射兩艘飛船,第一艘計劃在火星軟著陸,隨後將「毅力」號採集的樣本收集起來,放置在上升器上,隨後在火星表面點火升空,進入環火軌道。而後發射第二艘飛船,駐泊在環火軌道上,等待上升器到達後與其對接,再將樣本轉移到飛船上,隨後起航返回地球。

美國火星探測任務

美國火星探測任務

第一艘飛船由NASA研製,第二艘飛船原本是NASA與歐洲太空總署(ESA)的合作項目。而據報道,NASA在2024年預算提案中要求為該項目提供近9.5億美元,但預計只能獲得希望值的三分之一。由於美國國會分配給NASA的2024年最終預算存在不確定性,眼下預算緊張,還有「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項目、「帕克」太陽探測器、其他行星探測項目都需要花錢,因此今年2月位於加州的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裁減了約530名員工,約佔員工總數的8%。

當下NASA急於想出一個既能省錢又能提速的方案。若依靠科學家提出新方案,就有些困難,因為原方案已經是很長一段時間想出的最佳辦法。若依靠商業航太企業,也有些困難,因為商業航太企業甚至還沒有實現過一次完美的地外行星軟著陸。

王亞男認為,將「毅力」號的樣本帶回地球,已迫在眉睫。在任務實施的關鍵階段,若要對方案作出重大調整,意味著未來可能存在更多不確定性。若火星探索勢在必行,那麼現在應該考慮如何按照既定節點完成,而非考慮如何能既省錢又加速。現在看來,NASA的火星樣本是否能在2040年返回地球,2050年是否能載人登火都存在疑問。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