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政府將一線免疫治療納入關愛基金資助 肺癌患者重現希望

社會事

政府將一線免疫治療納入關愛基金資助 肺癌患者重現希望
社會事

政府將一線免疫治療納入關愛基金資助 肺癌患者重現希望

2020年10月04日 13:52 最後更新:13:53

是次資助只適用於生物標記測試屬高表達的晚期肺癌患者。

政府早前在醫管局藥物名冊藥事管理委員會會議上,通過資助免疫治療用於一缐肺癌治療。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創辦人吳偉麟對此表示欣慰,期望政府可加快考慮資助免疫治療在不同類別的肺癌患者上,以及希望關愛基金能加快納入新型癌症藥物。

吳偉麟(右)期望,政府可加快考慮資助免疫治療在不同類別的肺癌患者上。

吳偉麟(右)期望,政府可加快考慮資助免疫治療在不同類別的肺癌患者上。

免疫治療令不少無法使用標靶治療的肺癌病人重現希望,但治療費用龐大,並非人人都有錢醫病。不同機構、持份者和病人組織多年來不斷向政府爭取將免疫治療與標靶治療看齊,同受政府資助,而政府終將一線肺癌免疫治療納入關愛基金資助。吳偉麟指,所有癌症患者求診均是希望求生,但自費藥物令草根階層望而止步,並會因財政資源而失去求生的能力。他對政府是次決定感到欣慰,指多年來為爭取癌症病人福祉的努力沒有白費。

政府早前通過資助免疫治療用於一缐肺癌治療,吳偉麟(左)對此表示欣慰。

政府早前通過資助免疫治療用於一缐肺癌治療,吳偉麟(左)對此表示欣慰。

不過吳偉麟指,是次政府的關愛基金資助只適用於生物標記測試屬高表達的晚期肺癌患者,每年大約只可惠及1,000名患者中的200人。他表示,免疫治療在美國、歐洲、及澳洲等地,已被普遍使用於晚期肺癌患者上,亦獲得很好的療效,期望政府可加快考慮資助免疫治療在不同類別的肺癌患者上,又希望關愛基金能加快納入新型癌症藥物。

往下看更多文章

本港女性癌患者數量首超男性 肺癌連續第二年成最常見癌症

2023年06月12日 21:17 最後更新:22:12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12日主持癌症事務統籌委員會第18次會議,檢視《香港癌症策略》的落實情況,並與相關政府部門和機構討論應對策略和措施。委員在會議上檢視和討論了各項癌症防控措施的進度,包括監測、癌症預防及篩查、診斷治療及康復者支援、研究等方面。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資料圖片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資料圖片

委員會亦審核了2020年以全港人口為基準的癌症數據,以及主要癌症的發病、死亡和存活率等數字。其中,本港於2020年錄得34,179宗確診患癌新症,男性佔16,703宗,女性佔17,476宗。2020年的新確診癌症個案比2019年減少903宗(跌幅為2.6%),但女性患癌數字為有紀錄以來首度超越男性。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今日(12日)主持癌症事務統籌委員會第18次會議,檢視《香港癌症策略》的落實情況,並與相關政府部門和機構討論應對策略和措施。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今日(12日)主持癌症事務統籌委員會第18次會議,檢視《香港癌症策略》的落實情況,並與相關政府部門和機構討論應對策略和措施。

另外,肺癌已連續第二年為本港最常見癌症。多種癌症的分期存活率顯示,病人如能及早發現癌症並盡快接受治療,存活率會越高。本港大部分早期癌症患者的5年相對存活率達90%或以上,個別癌症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甲狀腺癌等的有關數字甚至接近100%,意味早期癌症患者存活超過5年的比例,與一般人近乎無異。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委員會知悉目前數據反映本港的癌症負擔和流行情況,並認為應特別關注發病升勢較明顯及死亡風險較高的癌症群組。有關監測數據有助政府更好規劃未來的癌症防控工作和相關策略。

本港於2020年錄得34,179宗確診患癌新症,男性佔16,703宗,女性佔17,476宗。資料圖片

本港於2020年錄得34,179宗確診患癌新症,男性佔16,703宗,女性佔17,476宗。資料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