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首輛汽車登陸清朝司機椅被拆 慈禧太后初見汽車又說了甚麼呢?

歷史長河

首輛汽車登陸清朝司機椅被拆 慈禧太后初見汽車又說了甚麼呢?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首輛汽車登陸清朝司機椅被拆 慈禧太后初見汽車又說了甚麼呢?

2020年12月28日 10:00 最後更新:10:57

清末列強環伺,面對西方國家的船堅砲利,朝廷不求勵精圖治。當時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思想封建老舊,阻礙變法革新,在接觸洋人時,更鬧出許多笑話!

慈禧於1835出生,是咸豐皇帝的妃嬪,同治皇帝的生母。同治皇帝即位後,尊封為聖母皇太后;光緒帝即位後,稱為皇爸爸,人人以老佛爺尊稱之,與慈安太后在養心殿裡一起垂簾聽政長達二十年,直到光緒七年(1881年)慈安太后過世,慈禧太后才獨攬大權。

更多相片

清末列強環伺,面對西方國家的船堅砲利,朝廷不求勵精圖治。當時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思想封建老舊,阻礙變法革新,在接觸洋人時,更鬧出許多笑話!

慈禧於1835出生,是咸豐皇帝的妃嬪,同治皇帝的生母。同治皇帝即位後,尊封為聖母皇太后;光緒帝即位後,稱為皇爸爸,人人以老佛爺尊稱之,與慈安太后在養心殿裡一起垂簾聽政長達二十年,直到光緒七年(1881年)慈安太后過世,慈禧太后才獨攬大權。

慈禧手握大權,生活極其奢侈,在當時西方文化大舉入侵,慈禧自以為很懂得西方文化,也覺得自己跟得上潮流、很時尚,她尤其愛上拍照和留聲機,也迷上西方的馬戲、華爾茲舞,經常會用留聲機聽舞曲。後來,就有人揣摩上意,以為慈禧喜歡西洋人的玩意,於是1901年慈禧太后66歲壽辰時,直隸總督袁世凱特地從「美利堅」進口一輛洋車,作為壽禮敬獻給慈禧。據說,這個洋玩意是美國麻薩諸塞州的查理森利和法蘭克兄弟倆設計,並採用手工方法製作而成,起名為「圖利亞」。

然而坐上了汽車的慈禧,她見到汽車能夠開這麼快,第一句就問:「這個馬兒如此之快,一定吃得很多吧?」此話一出,讓在場的人哭笑不得,因為即使想笑,也都不敢出聲,只好耐心給慈禧解釋汽車的運行方式。

慈禧 (網上圖片)

由於慈禧對洋司機駕駛不放心,於是讓太監李蓮英招納學開汽車的人,當時有許多人應試,最後。京郊哈德門一位名叫孫富齡的人很快學會了開車子,成為慈禧十分賞識的御駕司機。

慈禧手握大權,生活極其奢侈,在當時西方文化大舉入侵,慈禧自以為很懂得西方文化,也覺得自己跟得上潮流、很時尚,她尤其愛上拍照和留聲機,也迷上西方的馬戲、華爾茲舞,經常會用留聲機聽舞曲。後來,就有人揣摩上意,以為慈禧喜歡西洋人的玩意,於是1901年慈禧太后66歲壽辰時,直隸總督袁世凱特地從「美利堅」進口一輛洋車,作為壽禮敬獻給慈禧。據說,這個洋玩意是美國麻薩諸塞州的查理森利和法蘭克兄弟倆設計,並採用手工方法製作而成,起名為「圖利亞」。

然而坐上了汽車的慈禧,她見到汽車能夠開這麼快,第一句就問:「這個馬兒如此之快,一定吃得很多吧?」此話一出,讓在場的人哭笑不得,因為即使想笑,也都不敢出聲,只好耐心給慈禧解釋汽車的運行方式。

由於慈禧對洋司機駕駛不放心,於是讓太監李蓮英招納學開汽車的人,當時有許多人應試,最後。京郊哈德門一位名叫孫富齡的人很快學會了開車子,成為慈禧十分賞識的御駕司機。

慈禧 (網上圖片)

慈禧 (網上圖片)

後來,「圖利亞」出了一場小事故,保守的群臣認為這輛車實在很不吉利,於是聯名上書,指出開車的奴才不能和「老佛爺」平起平坐,有失大清體統。慈禧聽後覺得也有道理,便下令李蓮英傳旨,拆掉司機座椅,要孫富齡跪著開車。

但跪著又如何可以駕車呢?據說,孫富齡心生一計,用破棉絮堵死油管,謊稱汽車壞了。當時清朝沒有人會修理汽車,加上慈禧對這輛汽車也沒有太大好感,於是便沒有人再理會這輛車的事情了。

往下看更多文章

失明欲見太陽 「扣盤捫燭」誤認長笛為太陽

2024年04月26日 20:00

「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宋朝蘇軾所寫的《日喻》,當中有言:「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扣盤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為日也。」

從前,有戶人家生下一個男嬰。本應是天大的喜事,卻沒想到這名男嬰出生時雙目就失明了。家人雖感到惋惜,卻不因此而薄待小男孩,反而對他更為疼愛。因此,就算男孩從未見過一件實實在在的東西也不感到氣餒。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有天,男孩漫步於大街小巷中。熠耀的陽光灑在他的身上,照得他心中暖洋洋的。當時的他還不知道太陽的存在,所以他便隨便向一名路人問道:「今天天氣怎麼那麼暖和啊?」路過的人聽到便如實回答:「那是因為今天陽光普照吧!」聽過路人的回覆後,男孩平生第一次在心中萌生出如此強烈的願望:想知道太陽是怎麼樣的。於是,他向前摸索了幾步,再次攔住了一個過路人問道:「我眼睛看不見,你可以告訴我太陽是怎麽樣的嗎?」過路人心裡感到奇怪,但因看到男孩呆滯的眼神,還是盡力地描述太陽的模樣:「太陽呀,形狀就像個銅盤吧!」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男孩得到想要的答案後,便迫不及待地趕回家。還沒等到他回家,他的家人便聽到他焦急的聲音從遠處傳來。「快⋯⋯快給我一個銅盤!」銅盤拿到手後,他便用手敲打了兩下。銅盤錚錚作響,只見他聽到銅盤發出的當當響聲後就高興地喊道:「我聽見太陽了!我聽見太陽了!」周圍的人都不禁楞了一下,隨即便是一陣哄堂大笑。其中一個人笑著對他說:「那是敲銅盤的聲音,太陽可不會發出聲音呢!」男孩聽了,懊喪地問道:「那……太陽究竟是什麽樣子呢?」那個人告訴他:「太陽之所以是太陽,是因為它會發光,就像蠟燭一樣!」於是男孩馬上又讓家人找出一根蠟燭。他把蠟燭從上到下摸了個遍,邊摸還邊想著:這下我終於知道太陽長什麼樣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之後過了好幾日,男孩無意中碰到一根長笛。他隨手一摸,然後又突然跳了起來,大聲喊道:「我又摸到太陽了!」

後人據此提煉出「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比喻不經實踐,認識片面,難以得到真知。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