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紙上談兵趙括父親趙奢實為名將 削秦軍主力大半與廉頗齊名

歷史長河

紙上談兵趙括父親趙奢實為名將 削秦軍主力大半與廉頗齊名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紙上談兵趙括父親趙奢實為名將 削秦軍主力大半與廉頗齊名

2021年01月04日 10:00

戰國時期,趙國崛起,想必大家都知曉廉頗、李牧等的威名。其實當時還有一位名將,漢代政論家賈誼著作《過秦論》中,將他列為東方六國八名將之一,那便是趙奢。但後世不少人因為他兒子趙括「紙上談兵」而聽過趙奢這個名字,兒子的「鋒芒」似乎蓋過了父親......

影視中的趙奢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趙奢 (網上圖片)

趙奢最初在趙國國都擔任收稅小官,而在當時的尊卑觀念下,公族豪強不上繳稅已成常態。趙奢公事公辦,並收稅收到了平原君那裡。平原君是趙武靈王的兒子,也是當時在位的趙惠文王的弟弟,身份非常尊貴。因此,他的家人奴僕也常仗勢欺人。趙奢終找到平原君府上收稅,不但沒有如願,反而還遭到管家和家丁嘲笑。

按照當時的法律,抗稅可當即處死,只不過普遍都不會那麼絕。然而,趙奢卻毫不猶豫地在平原君府上明正典刑,命人將帶頭抗稅的九名管事的人全部殺掉。

家丁獲重罪,激怒了平原君,並要趙奢償命。以兩者當時身份地位極懸殊,平原君要殺死趙奢非常容易。然而,趙奢卻向平原君勸解,《史記趙奢列傳》有載:「君於趙為貴公子,今縱君家而不奉公則法削,法削則國弱,國弱則諸侯加兵,諸侯加兵是無趙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貴,奉公如法則上下平,上下平則國強,國強則趙固,而君為貴戚,豈輕於天下邪?」

《史記·趙奢列傳》局部 (網上圖片)

《史記·趙奢列傳》局部 (網上圖片)

趙奢的意思指,平原君你身為宗室貴族,如縱容家人不遵守法令,法令失去權威,隨之而來的就是國家貧弱。國家弱小,其他國家就會要攻打乃至滅國。沒有了趙國 ,你還能有這樣的富貴嗎?反過來,如果你這樣身份的人還能奉公守法,我們趙國就強大安定,作為皇親國戚,你怎麼能將天下看得這麼輕?

平原君也是君子,聽完這番話,馬上釋放趙奢,還向朝廷推薦趙奢。趙惠文王本就禮賢下士,求才若渴,他任命趙奢繼續收稅,不過負責的範圍由國都擴大到整個趙國。

不久,趙奢向趙惠文王報告時,遇到一份緊急文書。是韓國的求助信,原來秦國大軍壓韓國之境。《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載,趙王分別向名將廉頗和樂乘聽取意見,他們都搖搖頭,因太遠鞭長莫及,且道路崎嶇,不好辦。當趙王問到趙奢,趙奢卻堅定回答:「其道遠險狹,譬之猶兩鼠於穴中,將勇者勝。」換句話說,趙奢指出現在如同是兩隻老鼠洞中打架,哪個更勇猛就會獲勝。也就是「兩軍相逢勇者勝」的由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趙王看他如此豪邁,便將營救燕國的任務交給了他。雖然如此,但此戰趙奢並非單憑勇字當頭取勝,而是智取。他率軍出城三十里,距離前線閼與依然遙遠,止步不前,命人修築營壘。一連二十八天,趙奢都沒有帶兵前進一步。

秦軍摸不清虛實,派間諜前打探,卻被趙奢捉到,結果好酒好菜招待後將他送回秦軍。這名間諜大肆宣揚趙奢膽怯,秦軍驕傲情緒蔓延,認為趙奢不敢前來救援。實情是,送走間諜後,趙奢讓一萬將士脫掉鎧甲,長途奔襲,只花兩天一夜到達前線,搶佔有利位置。趙奢居高臨下,帶兵進攻秦軍。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據《史記·秦本紀》載,此戰秦軍大敗,全軍覆沒,喪師八萬。趙奢將秦軍的主力削弱了一大半。這場「閼與之戰」,這是他生涯巔峰,奠定了他輝煌軍事成就。戰後,趙奢被封為馬服君,獲得與廉頗、藺相如同等地位。

可惜,所謂「虎父無犬子」,這說法用不著於趙奢身上,他早在生前認為,兒子趙括只能紙上談兵,不能大用。趙奢死後,趙括並拜為大將,最終在長平之戰被秦軍擊潰,更為秦軍所殺。

往下看更多文章

失明欲見太陽 「扣盤捫燭」誤認長笛為太陽

2024年04月26日 20:00

「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宋朝蘇軾所寫的《日喻》,當中有言:「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扣盤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為日也。」

從前,有戶人家生下一個男嬰。本應是天大的喜事,卻沒想到這名男嬰出生時雙目就失明了。家人雖感到惋惜,卻不因此而薄待小男孩,反而對他更為疼愛。因此,就算男孩從未見過一件實實在在的東西也不感到氣餒。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有天,男孩漫步於大街小巷中。熠耀的陽光灑在他的身上,照得他心中暖洋洋的。當時的他還不知道太陽的存在,所以他便隨便向一名路人問道:「今天天氣怎麼那麼暖和啊?」路過的人聽到便如實回答:「那是因為今天陽光普照吧!」聽過路人的回覆後,男孩平生第一次在心中萌生出如此強烈的願望:想知道太陽是怎麼樣的。於是,他向前摸索了幾步,再次攔住了一個過路人問道:「我眼睛看不見,你可以告訴我太陽是怎麽樣的嗎?」過路人心裡感到奇怪,但因看到男孩呆滯的眼神,還是盡力地描述太陽的模樣:「太陽呀,形狀就像個銅盤吧!」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男孩得到想要的答案後,便迫不及待地趕回家。還沒等到他回家,他的家人便聽到他焦急的聲音從遠處傳來。「快⋯⋯快給我一個銅盤!」銅盤拿到手後,他便用手敲打了兩下。銅盤錚錚作響,只見他聽到銅盤發出的當當響聲後就高興地喊道:「我聽見太陽了!我聽見太陽了!」周圍的人都不禁楞了一下,隨即便是一陣哄堂大笑。其中一個人笑著對他說:「那是敲銅盤的聲音,太陽可不會發出聲音呢!」男孩聽了,懊喪地問道:「那……太陽究竟是什麽樣子呢?」那個人告訴他:「太陽之所以是太陽,是因為它會發光,就像蠟燭一樣!」於是男孩馬上又讓家人找出一根蠟燭。他把蠟燭從上到下摸了個遍,邊摸還邊想著:這下我終於知道太陽長什麼樣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之後過了好幾日,男孩無意中碰到一根長笛。他隨手一摸,然後又突然跳了起來,大聲喊道:「我又摸到太陽了!」

後人據此提煉出「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比喻不經實踐,認識片面,難以得到真知。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