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翁丁村佤族原始部落 1949年前仍過著刀耕火種生活

歷史長河

翁丁村佤族原始部落 1949年前仍過著刀耕火種生活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翁丁村佤族原始部落 1949年前仍過著刀耕火種生活

2021年02月22日 10:00

「翁丁」在佤語中意為「雲霧繚繞的地方」

擁有超過400年部落歷史的雲南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猛角民族鄉翁丁村老寨,農曆年初三發生火災,導致村內大部份房屋焚毀,被譽為中國「最後的原始部落」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壞。

更多相片
雲南翁丁村早前發生火災。網圖

「翁丁」在佤語中意為「雲霧繚繞的地方」

佤族村落 (網上圖片)

翁丁村老寨,又稱「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也是目前中國保存最完整的原生態佤族村落。現時大約有村民四百多人,多信仰賽瑪教。村落保留了佤族原始的建築風格和風土人情,在 1949年前,該村甚至還處於原始社會末期,他們以部落為單位依山而居,過著刀耕火種、衣不蔽體、犁地靠牛、吃水靠背、點燈靠油、結繩記事的原始生活。

佤族房屋 (網上圖片)

該村隱秘在猛角傣族彝族拉祜族鄉的山谷裏,「翁丁」在佤語中意為「雲霧繚繞的地方」。從主路走到村道,路兩側每兩米掛著的牛頭圖騰和映入眼簾連成片的茅草故居,彰顯著這個村落的原始古樸。

佤族 (網上圖片)

翁丁村所保留的原始的族建築,是干欄式茅草頂的「叉叉房」,沿襲著上面住人,下面關豬、關牛的生活習慣。據說,還有曾經祭祀使用的人頭樁和牛頭樁,當地砍人頭祭旱谷的習俗直到1956年才被全部禁止。

佤族 (網上圖片)

翁丁佤寨的民風民俗是整個佤族地區文化傳承發展的縮影,是世界佤文化的源生地、是中國部落文化最後的活體、是佤族文化的活生態博物館。

雲南翁丁村早前發生火災。網圖

雲南翁丁村早前發生火災。網圖

翁丁村老寨,又稱「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也是目前中國保存最完整的原生態佤族村落。現時大約有村民四百多人,多信仰賽瑪教。村落保留了佤族原始的建築風格和風土人情,在 1949年前,該村甚至還處於原始社會末期,他們以部落為單位依山而居,過著刀耕火種、衣不蔽體、犁地靠牛、吃水靠背、點燈靠油、結繩記事的原始生活。

佤族村落 (網上圖片)

佤族村落 (網上圖片)

該村隱秘在猛角傣族彝族拉祜族鄉的山谷裏,「翁丁」在佤語中意為「雲霧繚繞的地方」。從主路走到村道,路兩側每兩米掛著的牛頭圖騰和映入眼簾連成片的茅草故居,彰顯著這個村落的原始古樸。

佤族房屋 (網上圖片)

佤族房屋 (網上圖片)

翁丁村所保留的原始的族建築,是干欄式茅草頂的「叉叉房」,沿襲著上面住人,下面關豬、關牛的生活習慣。據說,還有曾經祭祀使用的人頭樁和牛頭樁,當地砍人頭祭旱谷的習俗直到1956年才被全部禁止。

佤族 (網上圖片)

佤族 (網上圖片)

翁丁佤寨的民風民俗是整個佤族地區文化傳承發展的縮影,是世界佤文化的源生地、是中國部落文化最後的活體、是佤族文化的活生態博物館。

佤族傳統部落的接待方式很是熱情,他們將木鼓伴奏的佤族迎賓歌唱給每一位來到這裏的客人,因為很多獨具特色的文化現象保留了下來。其後,慕名前來的遊客逐漸多起來,翁丁也開始將傳統的佤族風俗文化傳遞、展示給外面世界的人們。

佤族 (網上圖片)

佤族 (網上圖片)

2015年,翁丁村被列入「第三批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名村」。2019年1月 ,翁丁入選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20年3月31日,翁丁原始部落文化旅遊區被評定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為發展旅遊業,當地政府將大多數村民搬遷至新寨,老寨只留17戶村民看守,部分新寨的村民白天回到老寨「上班」。

往下看更多文章

公孫穆與富人「杵臼之交」 獲對方資助讀書

2024年05月13日 20:00

形容不計貧賤的友誼,比喻交朋友不計較貧富和身份,不妨考慮用成語「杵臼之交」。出自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吳祐傳》:「時公孫穆東遊太學,無糧,乃變服客傭,為祐憑舂。祐與語,大驚,遂共定交於杵臼之間。」

東漢時期,有一位讀書人公孫穆,字文義,膠東人,家境貧寒,為人好學,住在山中苦讀。他自幼就鑽研《韓詩》《春秋左氏傳》等,學問精深,但他不願出仕,在東萊山一帶過着隱居生活,潛心求學。他讀書讀到一定階段,很想再求深造,到遊當時最高學府太學進修。

不過,想進太學讀書,需要很多錢,公孫穆家裏很窮,拿不出這筆巨大費用,正在焦急,忽然聽有人説:有一個富户吳祐,正想招僱一大批舂米工人。公孫穆一想,不如去做工賺點錢,將來再進太學也不遲。他便裝成工人模樣,前往應徵,掙點工錢來作遊學的路費。

這家主人叫吳祐,二十歲父親去世,家境也是困難的,還給人家放過豬。後來舉孝廉,當過長史、齊相、河間相,是個有學問、有正義感的官員。一天,吳祐巡視舂米的工地,見到這個工人,不像是做工的樣子,舉止斯文,問起原因,才知原來是一個飽學之士,和他相談起來,更是覺得公孫穆學問淵博,見解高妙,又驚又喜,兩人就在舂米房裏、杵臼之間交上了朋友。吳祐對公孫穆這種苦學精神,十分佩服,便慷慨地資助他人太學深造。

杵臼可將固體物質研磨成較細的粉末,常用於食物調理。(網上圖片)

杵臼可將固體物質研磨成較細的粉末,常用於食物調理。(網上圖片)

公沙穆入太學後,學問更上一層樓,名聲也越來越大,終於被推舉做官。史稱公沙穆在任期間,治績優異,深為弘農百姓所敬佩。漢桓帝永壽元年(155年),豫西一帶連降暴雨,洪水為害。由於公沙穆通曉氣象水文之學,預先安排百姓到高地躲避,結果成功避過洪水,被百姓尊若神明。

在封建社會森嚴的等級觀念約束下,一個達官貴人能夠與一個窮苦的讀書人交朋友,實在是難能可貴、世所罕見,所以被人們頌為佳話,廣為流傳。成語「杵臼之交」告訴人們,交朋友不應以貧富貴賤為標準,而更應看重一個人的才識和品行。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