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清朝後宮嬪妃年薪有多少? 最高最低等級有天壤之別

歷史長河

清朝後宮嬪妃年薪有多少? 最高最低等級有天壤之別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清朝後宮嬪妃年薪有多少? 最高最低等級有天壤之別

2021年05月31日 10:00 最後更新:16:38

能夠成為皇上身邊寵幸的人,究竟是福是禍?不過單就收入來說,其實只是一般而已。

清朝皇后畫像。(網上圖片)

清朝皇后畫像。(網上圖片)

清朝後宮妃嬪的年俸,一共分為8個等級,分別是皇太后、皇后、皇貴妃、妃、嬪、貴人、常在及答應。等級最高的皇太后,一年可享有黃金20兩和銀子2000兩,相當於年薪約114萬港元。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至於皇后年俸為銀子1000兩,年薪大概有34萬港元;皇貴妃有銀子800兩,約為現代人年薪的27萬元,妃這樣的等級,大約有銀子600兩,即約20萬港元。其他的嬪、貴人、常在,分別有200兩、100兩及50兩。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至於清朝位階最低的嬪妃「答應」的年俸,只有30兩,即是大約有一萬港元,薪金連現在新畢業的大學生也不如。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至於為甚麼清朝後宮普遍等級的妃嬪年俸會那麼低,有說法指是因為清朝承襲了明朝的規定。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是乞丐出身,故他要求朝廷官員實行低薪制,連後宮也不例外。於是到了清朝便延襲這個傳統,所以不單官員薪資不高,連同皇室也不會過於奢侈。

「一入宮門深似海」,除了人工偏低,清代妃嬪的生活其實也頗坎坷。皇后、皇貴妃、嬪、妃、貴人、常在、答應等,她們都住在乾清宮兩側的東西六宮,一旦皇帝駕崩,按祖制她們都要搬到慈寧宮、壽康宮、寧壽宮、壽安宮居住。雖未至於要殉葬,但此後便要過著如囚犯般的生活,只有在「紅顏暗老白髮新」的清寡單調的生活中了此一生。

往下看更多文章

失明欲見太陽 「扣盤捫燭」誤認長笛為太陽

2024年04月26日 20:00

「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宋朝蘇軾所寫的《日喻》,當中有言:「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扣盤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為日也。」

從前,有戶人家生下一個男嬰。本應是天大的喜事,卻沒想到這名男嬰出生時雙目就失明了。家人雖感到惋惜,卻不因此而薄待小男孩,反而對他更為疼愛。因此,就算男孩從未見過一件實實在在的東西也不感到氣餒。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有天,男孩漫步於大街小巷中。熠耀的陽光灑在他的身上,照得他心中暖洋洋的。當時的他還不知道太陽的存在,所以他便隨便向一名路人問道:「今天天氣怎麼那麼暖和啊?」路過的人聽到便如實回答:「那是因為今天陽光普照吧!」聽過路人的回覆後,男孩平生第一次在心中萌生出如此強烈的願望:想知道太陽是怎麼樣的。於是,他向前摸索了幾步,再次攔住了一個過路人問道:「我眼睛看不見,你可以告訴我太陽是怎麽樣的嗎?」過路人心裡感到奇怪,但因看到男孩呆滯的眼神,還是盡力地描述太陽的模樣:「太陽呀,形狀就像個銅盤吧!」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男孩得到想要的答案後,便迫不及待地趕回家。還沒等到他回家,他的家人便聽到他焦急的聲音從遠處傳來。「快⋯⋯快給我一個銅盤!」銅盤拿到手後,他便用手敲打了兩下。銅盤錚錚作響,只見他聽到銅盤發出的當當響聲後就高興地喊道:「我聽見太陽了!我聽見太陽了!」周圍的人都不禁楞了一下,隨即便是一陣哄堂大笑。其中一個人笑著對他說:「那是敲銅盤的聲音,太陽可不會發出聲音呢!」男孩聽了,懊喪地問道:「那……太陽究竟是什麽樣子呢?」那個人告訴他:「太陽之所以是太陽,是因為它會發光,就像蠟燭一樣!」於是男孩馬上又讓家人找出一根蠟燭。他把蠟燭從上到下摸了個遍,邊摸還邊想著:這下我終於知道太陽長什麼樣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之後過了好幾日,男孩無意中碰到一根長笛。他隨手一摸,然後又突然跳了起來,大聲喊道:「我又摸到太陽了!」

後人據此提煉出「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比喻不經實踐,認識片面,難以得到真知。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