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700多人衝鋒陷陣百戰百勝? 東漢末年「陷陣營」竟「每戰必克」

歷史長河

700多人衝鋒陷陣百戰百勝?  東漢末年「陷陣營」竟「每戰必克」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700多人衝鋒陷陣百戰百勝? 東漢末年「陷陣營」竟「每戰必克」

2021年07月05日 09:30 最後更新:09:59

「陷陣營」是東漢末年一支獨特的部隊,為數不多,但作戰極為勇猛,指揮官是呂布麾下大將高順。陳壽的《三國志》形容「陷陣營」:「將眾整齊,每戰必克」。人稱高順「所將七百餘兵,號為千人。」、「鎧甲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故名「陷陣營」。南朝宋時裴松之為《三國志》注釋時,曾專門引用東漢末年王粲的《漢末英雄記》的內容,也對陷陣營評價頗高。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三國志·魏書·呂布傳》裴松之注引《漢末英雄記》載:「陷陣營」全軍僅有七百餘人,個個驍勇善戰,裝備配製精良。加上高順為人「清白有威嚴,不飲酒,不受饋遺」,並以忠誠聞名。雖然史書中針對「陷陣營」只有一些簡單描述,但由高順的個人能力、修養以及治軍有方,不難感受到陷陣營的精銳。

《英雄記》中有關高順記載 (網上圖片)

《英雄記》中有關高順記載 (網上圖片)

據記載,建安元年196年6月一夜,呂布部將河內人郝萌發動叛亂,攻擊下邳府的廳事閣,呂布不知道謀反者是誰,急忙和妻子衣不蔽體的突破廁所的牆壁脫逃,到都督高順的營內。高順詢問呂布有沒有什麼可以依靠用來判斷敵人的線索,呂布只回答聽到河內人的話,高順馬上就判斷出敵人是郝萌,並且立即帶兵進入下邳府,平定亂事,斬殺郝萌。事前,高順曾經上諫呂布,載:「凡破家亡國,非無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見用耳。將軍舉動,不肯詳思,輒喜言誤,誤不可數也。」

影視中的高順 (左二)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高順 (左二) (網上圖片)

雖然呂布知道高順忠心,但並沒有重用到他,呂布也因郝萌謀反,更加疏遠高順。當時,呂布憑藉和魏續有外內之親,閒時會將高順所領導的士兵全部給予魏續,直到要出擊時時,才令高順統率,即使如此,高順也從來沒有恨意:「以魏續有外內之親,悉奪順所將兵以與續。及當攻戰,故令順將續所領兵,順亦終無恨意」。

這裡可以看出,高順其實他是一個很注重個人修養的人,頗有威儀,除了不喝酒誤事,不接受贈饋之外,治軍相當嚴謹,也對自己很要求。陷陣營只得七百人,但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據指連擁有萬人敵-關羽及張飛-的劉備,還有曹操猛將如夏侯惇等率領的部隊,也曾經被這一支精銳部隊擊敗:「建安三年,布遂復從袁術,遣順攻劉備於沛,破之。曹操遣夏侯惇救備,為順所敗……」

影視中的呂布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呂布 (網上圖片)

「陷陣營」也因呂布兵敗下邳,縛了高順及陳宮投降而告終。陳宮、高順、呂布等人被擒到曹操面前,呂布最終被縊殺,陳宮也難逃一劫,至於「陷陣營」統帥、忠心耿耿的高順,拒絕投降於曹操,默然不語。《後漢書》載:「布及宮、順皆縊殺之,傳首許市」,高順與呂布及陳宮最終被斬首後送到許昌,首級懸掛在許昌城門示眾。呂布殞命,這支「陷陣營」也消失於歷史長河之中。

往下看更多文章

失明欲見太陽 「扣盤捫燭」誤認長笛為太陽

2024年04月26日 20:00

「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宋朝蘇軾所寫的《日喻》,當中有言:「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扣盤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為日也。」

從前,有戶人家生下一個男嬰。本應是天大的喜事,卻沒想到這名男嬰出生時雙目就失明了。家人雖感到惋惜,卻不因此而薄待小男孩,反而對他更為疼愛。因此,就算男孩從未見過一件實實在在的東西也不感到氣餒。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有天,男孩漫步於大街小巷中。熠耀的陽光灑在他的身上,照得他心中暖洋洋的。當時的他還不知道太陽的存在,所以他便隨便向一名路人問道:「今天天氣怎麼那麼暖和啊?」路過的人聽到便如實回答:「那是因為今天陽光普照吧!」聽過路人的回覆後,男孩平生第一次在心中萌生出如此強烈的願望:想知道太陽是怎麼樣的。於是,他向前摸索了幾步,再次攔住了一個過路人問道:「我眼睛看不見,你可以告訴我太陽是怎麽樣的嗎?」過路人心裡感到奇怪,但因看到男孩呆滯的眼神,還是盡力地描述太陽的模樣:「太陽呀,形狀就像個銅盤吧!」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男孩得到想要的答案後,便迫不及待地趕回家。還沒等到他回家,他的家人便聽到他焦急的聲音從遠處傳來。「快⋯⋯快給我一個銅盤!」銅盤拿到手後,他便用手敲打了兩下。銅盤錚錚作響,只見他聽到銅盤發出的當當響聲後就高興地喊道:「我聽見太陽了!我聽見太陽了!」周圍的人都不禁楞了一下,隨即便是一陣哄堂大笑。其中一個人笑著對他說:「那是敲銅盤的聲音,太陽可不會發出聲音呢!」男孩聽了,懊喪地問道:「那……太陽究竟是什麽樣子呢?」那個人告訴他:「太陽之所以是太陽,是因為它會發光,就像蠟燭一樣!」於是男孩馬上又讓家人找出一根蠟燭。他把蠟燭從上到下摸了個遍,邊摸還邊想著:這下我終於知道太陽長什麼樣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之後過了好幾日,男孩無意中碰到一根長笛。他隨手一摸,然後又突然跳了起來,大聲喊道:「我又摸到太陽了!」

後人據此提煉出「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比喻不經實踐,認識片面,難以得到真知。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