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心臟問題有3類徵狀 紫舌面青或因血脈受阻

生活事

心臟問題有3類徵狀 紫舌面青或因血脈受阻
生活事

生活事

心臟問題有3類徵狀 紫舌面青或因血脈受阻

2021年10月04日 09:00

心臟病是香港三大致命疾病之一,逾半突發性心臟病都隨時危及生命。中醫診症4步曲「望聞問切」,第一步就是望診,中醫認為面部代表心臟,從病人的面相亦可看出心臟問題的徵兆,作為心臟健康的參考指標。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香港註冊中醫徐澤昌表示,心臟疾病與胸痺(即心臟有翳悶及疼痛感)和心悸(靜坐時也感受到心臟在跳)相似,嚴重時甚至會感到心痛徹背、背痛徹心。而心臟問題亦可由以下3類徵狀看出來:

1. 青紫舌或舌脈粗大

中醫認為「舌為心之苗」,舌象可以反映心臟健康,若舌質較為紫暗,或出現瘀點、瘀斑,有機會反映了身體經絡不通,血脈運行不暢,導致有氣滯血瘀的情況,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大。另外,中醫會觀察病人的舌下絡脈,如果舌下絡脈特別粗大、腫脹而分支明顯,或顏色較深,比較瘀黑,亦反映血脈受阻,有氣滯血瘀的情況。

按壓內關穴可以舒緩心痛和胸悶的症狀。

按壓內關穴可以舒緩心痛和胸悶的症狀。

2. 面色發青或蒼白

中醫面診時會觀察病人整體的面色,主要分為青、赤、黃、白、黑這5色。健康的面色應為光澤明亮及隱隱透現紅色,「紅黃隱隱,明潤含蓄」,即是呈略黃色,透出紅潤;面色較暗淡及欠光澤者,例如面色發青,就有機會反映血脈受阻,有機會是患了心臟病。至於若面色長期蒼白,可能代表有血虛的情況;面色淡白者,就可能是陽虛的情況,代表心臟及周邊組織氣血循環不足。

3. 山根印堂顏色異常

面部病色可表現在整個面部,但更多是局部呈現的。中醫角度上,印堂某程度能反映肺部健康,而山根則與心臟有相對的關係。若整體面色正常,但在山根或印堂位置有異常顏色,例如特別青、瘀黑或紅,或者縱紋特別多,亦可能是心臟病警號,有可能有心臟病、高血壓等問題。

不過中醫就提醒,中醫辨證包括望聞問切,要四診合參以及要綜合臨床上的症狀,才能得出結論。因此若大家有上述症狀,亦不用過份擔心,不妨直接諮詢你的註冊中醫師。

按壓膻中穴可以改善到胸悶、胸痛、咳嗽等問題。

按壓膻中穴可以改善到胸悶、胸痛、咳嗽等問題。

中醫亦提供改善心臟健康 2大穴位供大家參考:

1. 內關穴

位置:手腕關節橫紋的中央,往上約3指寬的中央凹陷處

按法:用少許力按壓或用指甲輕按亦可,按壓時會有一點酸軟感。按壓30至50次,可以紓緩心痛和胸悶的症狀

2. 膻中穴

位置:位於胸骨的中間,約於第4條肋骨

按法:可用大魚際(大拇指旁的肌肉)放在胸口上向左揉50次,然後向右揉50次,可改善到胸悶、胸痛、咳嗽等問題

香港註冊中醫徐澤昌指,心臟疾病與胸痺和心悸相似。

香港註冊中醫徐澤昌指,心臟疾病與胸痺和心悸相似。

美國最新研究揭示長期食用海鮮可能攝入「永久化學物質」,因此迫切需要修訂公共衛生標準。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美研究指出食用海鮮增加人體接觸「有害物質」的風險被長期低估

美國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最新研究發現,食用海鮮時可能會暴露於「全氟/多氟烷基物質」(PFAS),這是一類被認為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然而,食用海鮮可能增加接觸PFAS的風險長期以來都被顯著低估,這對公共衛生政策和個人飲食選擇上都可能有重大影響。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研究者呼籲修訂公共衛生標準以確保海鮮消費的安全性

此研究已於學術期刊《暴露與健康》(Exposure and Health)上發表,並呼籲要儘快修訂公共衛生標準,以確保人們能安全食用海鮮。

「全氟/多氟烷基物質」(PFAS)因持久性及難分解等特點被稱為「永久化學物質」

研究指出,PFAS是一種含氟表面活性劑,常用於製造塑膠和不沾鍋等產品,因其持久性和在環境中難以分解的特性而被稱為「永久化學物質」。這些物質可以通過在土壤和水域中積累,尤其是在海洋生物體內,甚至透過食物鏈進入人體。此外,PFAS已被證實與多種健康問題如癌症、胎兒異常、高膽固醇、甲狀腺問題及生殖障礙等相關。研究更顯示,幾乎所有美國人血液中都有可測量的含量。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研究團隊在新罕布夏州對當地多種海鮮進行了PFAS含量測試

研究團隊選擇了具有工業背景且海鮮消費量位於全美前列的新罕布夏州作為研究地點。他們在當地沿海市場購買了銷售量最高的26種海鮮進行檢測,包括鱈魚、黑線鱈、龍蝦、三文魚、扇貝、蝦和吞拿魚等採檢PFAS含量。

研究顯示蝦和龍蝦的PFAS濃度最高其他海產含量則較低

研究結果顯示,蝦和龍蝦的PFAS平均濃度最高,每克肉含1.74至3.30毫微克(nanograms),而其他海產的含量大多低於每克肉1毫微克。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PFAS在環境中普遍存在難以確切得知來源

研究人員指出,由於PFAS普遍存在於環境中,因此對於如何確定這些化學物質的來源及其如何進入海洋食物鏈是一大挑戰。他們特別提到兩類海洋生物更可能在體內累積PFAS:一是貝類,通常棲息於靠近岸邊的海底,二是大型海洋生物,因為牠們可能通過食用較小型的海洋生物攝入PFAS。

流行病學副教授再次呼籲制定相關的食品法規保護公眾健康

達特茅斯學院流行病學副教授Megan Romano強調,雖然海鮮是精益蛋白質與不飽和脂肪酸的重要來源,但也可能是人類接觸PFAS的潛在低估來源。因此,他並非建議不吃海鮮,而是再次呼籲盡速制訂相關食品法規。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