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警破利用中學生販毒集團拘4人 搗公屋製毒工場檢近4000萬元K仔

社會事

警破利用中學生販毒集團拘4人 搗公屋製毒工場檢近4000萬元K仔
社會事

社會事

警破利用中學生販毒集團拘4人 搗公屋製毒工場檢近4000萬元K仔

2021年10月21日 18:06 最後更新:18:10

3名中學生日前被警方以涉嫌販毒拘捕,經深入調查後揭發有販毒集團利用青少年作「駁腳」運送毒品包裹,警方至昨日拘捕4名報稱待應或無業的男女,又在啟德一公屋單位內檢獲近4,000萬元毒品。

警方檢獲大量毒品包裝工具。

警方檢獲大量毒品包裝工具。

警方於10月15日接獲線報,指有青少年手持毒品的包裹在灣仔區內一間茶餐廳出現,警員立即到場調查,發現一個寄港的空郵包裹,內藏一個玩具電子琴及兩塊用作分隔包裝的紙板,經仔細檢查後於紙板內檢獲約2.18公斤懷疑氯胺酮,市值159萬港元,以涉嫌「販運危險藥物」罪拘捕3名本地中學生。

更多相片
警方檢獲大量毒品包裝工具。

3名中學生日前被警方以涉嫌販毒拘捕,經深入調查後揭發有販毒集團利用青少年作「駁腳」運送毒品包裹,警方至昨日拘捕4名報稱待應或無業的男女,又在啟德一公屋單位內檢獲近4,000萬元毒品。

檢獲的毒品約值3800萬元。

警方於10月15日接獲線報,指有青少年手持毒品的包裹在灣仔區內一間茶餐廳出現,警員立即到場調查,發現一個寄港的空郵包裹,內藏一個玩具電子琴及兩塊用作分隔包裝的紙板,經仔細檢查後於紙板內檢獲約2.18公斤懷疑氯胺酮,市值159萬港元,以涉嫌「販運危險藥物」罪拘捕3名本地中學生。

警方檢獲多部手機。

警方估計有人涉利用青少年販毒,經調查後鎖定一個活躍於本地的販毒集團,相信有不法分子會安排毒品以正常郵包形式,由外地寄抵本港,再招攬青少年作「駁腳」,將毒郵包轉交予接頭人或賣家。

檢獲的毒品約值3800萬元。

灣仔警區重案組聯同反三合會行動組及特別職務隊於昨日(20日)清晨進行拘捕行動,於啟動一公屋單位內拘捕一名23歲報稱待應的男子,同時間又在灣仔區內一酒店拘捕二人,分別為一名24歲男子及一名23歲女子,他們報稱待應及無業,相信是販毒集團的主腦及骨幹成員。至昨晚,警方亦拘捕一名26歲女子,為涉事單位的其中一名住戶。

警方檢獲大量毒品包裝工具。

行動中,警方在涉事的公屋單位內檢獲約53公斤懷疑氯胺酮,黑市價約值3,800萬港元,該批毒品以多個可載封膠袋或膠筒分佈在單位內不同角落,而警方亦檢獲大量包裝及製毒工具,包括催化毒品效力的藥物、電子磅及膠袋等,相信是集團的製毒工場。警方又在單位內搜出多部手提電話及儲值卡,相信被捕人士為掩飾身份聯絡團伙成員或青少年。

警方檢獲大量毒品包裝工具。

警方灣仔警區助理指揮官(刑事)何兆東署理警司指,被捕的3名中學生為朋友關係,來自不同中學,他們從球場結識到不法分子,之後獲邀加入微信群組,當不法分子收到訂單後,便會在群內出post招攬青少年做「駁腳」,每張單青少年可獲1,000至2,000元報酬,若每張單由3青少年負責,可能每人只能獲得數百元報酬。

行動中,警方拘捕4人包括集團主腦。

販毒集團在過去數月從海外訂購包裹來港,以螞蟻搬家的方式將藏於紙皮內的氯胺酮逐少運到香港,之後再招募青少年取貨,不法分子取得毒品後經過加工及提煉,便再將毒品出售至本地市場。另外,警方亦表示被捕的4人有黑社會背景,其中2人為親屬關係,居於涉事公屋單位,而單位大約300呎,其中一間房間更闢成提煉及加工毒品工場,所以女戶主亦被懷疑與案有關,不排除是販毒集團的成員。

檢獲的毒品約值3800萬元。

檢獲的毒品約值3800萬元。

警方估計有人涉利用青少年販毒,經調查後鎖定一個活躍於本地的販毒集團,相信有不法分子會安排毒品以正常郵包形式,由外地寄抵本港,再招攬青少年作「駁腳」,將毒郵包轉交予接頭人或賣家。

警方檢獲多部手機。

警方檢獲多部手機。

灣仔警區重案組聯同反三合會行動組及特別職務隊於昨日(20日)清晨進行拘捕行動,於啟動一公屋單位內拘捕一名23歲報稱待應的男子,同時間又在灣仔區內一酒店拘捕二人,分別為一名24歲男子及一名23歲女子,他們報稱待應及無業,相信是販毒集團的主腦及骨幹成員。至昨晚,警方亦拘捕一名26歲女子,為涉事單位的其中一名住戶。

檢獲的毒品約值3800萬元。

檢獲的毒品約值3800萬元。

行動中,警方在涉事的公屋單位內檢獲約53公斤懷疑氯胺酮,黑市價約值3,800萬港元,該批毒品以多個可載封膠袋或膠筒分佈在單位內不同角落,而警方亦檢獲大量包裝及製毒工具,包括催化毒品效力的藥物、電子磅及膠袋等,相信是集團的製毒工場。警方又在單位內搜出多部手提電話及儲值卡,相信被捕人士為掩飾身份聯絡團伙成員或青少年。

警方檢獲大量毒品包裝工具。

警方檢獲大量毒品包裝工具。

警方灣仔警區助理指揮官(刑事)何兆東署理警司指,被捕的3名中學生為朋友關係,來自不同中學,他們從球場結識到不法分子,之後獲邀加入微信群組,當不法分子收到訂單後,便會在群內出post招攬青少年做「駁腳」,每張單青少年可獲1,000至2,000元報酬,若每張單由3青少年負責,可能每人只能獲得數百元報酬。

警方檢獲大量毒品包裝工具。

警方檢獲大量毒品包裝工具。

販毒集團在過去數月從海外訂購包裹來港,以螞蟻搬家的方式將藏於紙皮內的氯胺酮逐少運到香港,之後再招募青少年取貨,不法分子取得毒品後經過加工及提煉,便再將毒品出售至本地市場。另外,警方亦表示被捕的4人有黑社會背景,其中2人為親屬關係,居於涉事公屋單位,而單位大約300呎,其中一間房間更闢成提煉及加工毒品工場,所以女戶主亦被懷疑與案有關,不排除是販毒集團的成員。

行動中,警方拘捕4人包括集團主腦。

行動中,警方拘捕4人包括集團主腦。

往下看更多文章

毒販經Telegram等平台向青少年網售毒品 警檢值3830萬貨拘61人包括3學生

2024年04月26日 13:57 最後更新:14:23

警方今年4月展開反毒品行動,共偵破43宗毒品案件,拘捕50男11女,年齡介乎14至59歲,檢獲約128公斤不同種類的懷疑毒品。

警方圖片

警方圖片

警方毒品調查科總督察湛耀光表示,警方於本月展開代號「沙鷗」反毒行動,共偵破43宗毒品案件,共拘捕61人,分別為50男11女,年齡介乎14歲至59歲,包括5個為未成年人,其中3人為學生,檢獲約128公斤不同種類的懷疑毒品,包括大麻、可卡因、迷化磨菇及毒郵票等,總值3830萬元。

警方指出,隨著科技日新月異和不同類型網上社交平台的普及,留意到有犯毒集團在不同網上平台,如Telegram等公然開設專門販賣大麻及CBD, THC產品的頻道及群組,並透過群組分享及刊登販賣毒品廣告。當中牽涉不少誤導青少年「大麻無害」的內容,試圖美化及合理化吸食大麻。

警方圖片

警方圖片

警方圖片

警方圖片

警方圖片

警方圖片

警方毒品調查科著手針對該類型網上販賣毒品的營運模式,並成功鎖定一個活躍於Telegram的交流群。調查發現,該販毒集團除了在網上平台販賣大麻産品,更會分銷相關大麻產品到集團開設的無牌酒吧及下層其他團伙的毒品儲存倉。

針對該Telegram販毒群組,警方於4月17至21日突擊搜查販毒集團位於屯門及粉嶺的2個毒品儲存倉,及一個位於㕵角無牌酒吧,共檢獲超過160萬懷疑大麻花,大麻煙油,大麻朱古力等毒品,總共拘捕11名本地男女,年齡介乎19至57歲。

警方圖片

警方圖片

警方圖片

警方圖片

警方圖片

警方圖片

此次行動之中,警方再次檢獲俗稱「太空油」的電子煙煙彈,懷疑內含屬於第一部毒藥「依托咪酯」。「依托咪酯」為香港法例第 138A 章 《藥劑業及毒藥規例》 第 1 部附表 1及附表 3 管制的物質。該類藥物只可在藥房按照醫生處方才可購買。

「依托咪酯」是一種用於麻醉和鎮靜的藥物,濫用「依托咪酯」會引起一些不良反應,包括血壓降低、肌肉抽搐。「依托咪酯」亦會抑制腎上腺腺體中某些激素的產生。另外,使用「依托咪酯」亦會引起噁心、嘔吐、頭痛、肌肉疼痛、局部注射部位疼痛等不適症狀。警隊毒品調查科將繼續留意新興的毒品趨勢及濫藥情況,特別是「依托咪酯」在香港被濫用趨勢,以保障市民免受毒品侵害。

警方圖片

警方圖片

警方圖片

警方圖片

行動中警方亦都獲大量懷疑大麻及相關的衍生物,也就是THC 及CBD(即大麻二酚),CBD可於日常儲存環境下自然分解並轉化成THC,從而有機會損害健康。本港自由2023年2月1日起,已經將CBD列為《危險藥物條例》下的危險藥物,意味著大麻、THC及CBD產品都屬於毒品。

警方另指,在此次案件中,有毒販將大麻油從海外輸入進行加工,將大麻油混入朱古力及糖果等等產品再在社交平台出售。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