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英媒披露移英港人流落街頭:我被英國政府出賣了,所有的希望都破滅了

博客文章

英媒披露移英港人流落街頭:我被英國政府出賣了,所有的希望都破滅了
博客文章

英媒披露移英港人流落街頭:我被英國政府出賣了,所有的希望都破滅了

2021年12月31日 13:10 最後更新:13:16

英國放寬BNO入籍英國的條件之後,吸引一些港人移民,不過,曾經對新生活抱有「美好憧憬」的他們,移英之後就幻想破滅,不單止生活質素不升反降,更遭遇搵唔到工、種族歧視、入學難等問題,有人甚至露宿街頭。

天空新聞網報道

天空新聞網報道

就在聖誕節前,英國天空新聞網(Sky News)採訪多位移英港人,披露他們真實的生存狀況。

更多相片
天空新聞網報道

英國放寬BNO入籍英國的條件之後,吸引一些港人移民,不過,曾經對新生活抱有「美好憧憬」的他們,移英之後就幻想破滅,不單止生活質素不升反降,更遭遇搵唔到工、種族歧視、入學難等問題,有人甚至露宿街頭。

部分港人帶著「美好憧憬」移民英國。

就在聖誕節前,英國天空新聞網(Sky News)採訪多位移英港人,披露他們真實的生存狀況。

移英港人無家可歸。視頻截圖

在英國,個人社會活動普遍都需要有信用紀錄作為擔保,其中居住證明和工作證明尤為重要。而大部分新移民港人便陷入在這兩者的惡性循環當中。

Enoch曾在英國駐港總領館外揮舞英國國旗。視頻截圖

在這樣的情況底下,有部分港人最後積蓄散盡,需要露宿街頭。

Enoch認為自己被英國政府出賣,如今失去了希望。視頻截圖

化名Enoch的男子便是其中的一個例子。Enoch曾於2019年在英國駐港總領館外揮舞英國國旗,高喊要英國政府放寬BNO移民限制。

港人已經成為英國近期最大的移民群體之一。

結果,由於長時間找不到工作,他很快便花光了一萬英鎊(約10.4萬港元)的積蓄。Enoch說:「我當初是滿懷希望來到英國的,但我被英國政府出賣了,所有的希望都破滅了。」

大部分港人在抵達英國後,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就業和居住問題。

部分港人帶著「美好憧憬」移民英國。

部分港人帶著「美好憧憬」移民英國。

在英國,個人社會活動普遍都需要有信用紀錄作為擔保,其中居住證明和工作證明尤為重要。而大部分新移民港人便陷入在這兩者的惡性循環當中。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女士表示,大部分移英港人都沒有在英國的工作或者學習經歷,英國僱主普遍不願僱用他們,即使願意聘用港人,職位大多都是低薪低技術的臨時性勞動工種,薪酬水平和工作待遇完全無法與香港相比。

此外,由於缺乏固定工作的證明,不少英國業主拒絕把房子出租與港人,即使願意出租,條件也比當地人更為嚴苛,有業主要求港人預先繳納長達一年的租金,並且價格往往高於當地人。

移英港人無家可歸。視頻截圖

移英港人無家可歸。視頻截圖

在這樣的情況底下,有部分港人最後積蓄散盡,需要露宿街頭。

Enoch曾在英國駐港總領館外揮舞英國國旗。視頻截圖

Enoch曾在英國駐港總領館外揮舞英國國旗。視頻截圖

化名Enoch的男子便是其中的一個例子。Enoch曾於2019年在英國駐港總領館外揮舞英國國旗,高喊要英國政府放寬BNO移民限制。

他表示,在1月份得悉英國將會推行港人BNO移居計劃後,自己便興沖沖收拾行李馬上飛往英國。

Enoch認為自己被英國政府出賣,如今失去了希望。視頻截圖

Enoch認為自己被英國政府出賣,如今失去了希望。視頻截圖

結果,由於長時間找不到工作,他很快便花光了一萬英鎊(約10.4萬港元)的積蓄。Enoch說:「我當初是滿懷希望來到英國的,但我被英國政府出賣了,所有的希望都破滅了。」

目前,Enoch已經無家可歸,流浪街頭,只能依靠食物銀行的救濟度日。採訪的最後,Enoch失落地說:「我現在看不到未來,每一天我都在掙扎。我要去哪裏睡覺,明天又會在哪裏?我已經失去了希望。」

移民英國,子女的教育同樣是一個好大的挑戰。

黃先生接受Sky News訪問時表示,全家人剛剛在薩頓定居下來,他表示自己的女兒很幸運,剛抵埠就獲分派學位,但大多數移民家庭仍然到處尋找學位空缺。另有不少家庭表示,由於語言、文化、學制上的不同,他們的子女在擇校和課堂上困難重重。

港人已經成為英國近期最大的移民群體之一。

港人已經成為英國近期最大的移民群體之一。

另一方面,港人已經成為英國近期最大的移民群體之一,對於移英港人,英國本地人又係點睇?

在英國定居已經超過10年的蔡先生表示,自己在倫敦南部的薩頓區(Sutton)助近期移民的港人安頓,很多當地人都感覺到現在大街上多了很多新面孔,特別是亞裔面孔。薩頓地區可以乘坐公共鐵路通勤,成為不少新移居港人的選擇。

短時間內的大量外來人口湧入,必然與當地人競爭資源,造成公共資源的分配失衡。部分當地人因此感到憤怒,加上受到疫情導致的失業、生活質量的下降,他們會覺得是新移民搶走了工作機會,更引致社會衝突和種族矛盾。

不滿的英國民眾亦在網上發洩:「我們自己的人都沒有足夠的房子和工作,更不用說這些外國人還來爭搶!」更有網民直言:「也許那些用虛假承諾吸引你到這裏來的人(英國政府)只是為了錢!」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區議會選舉 泛民難入閘

2023年09月25日 15:15 最後更新:15:25

區議會選舉將在12月10日舉行,各路人馬已搶閘開跑。由於直選議席大減,只有44個分區、88個席位,競爭會十分激烈。選舉提名期將於10月17日開始。

由於多個香爐多隻鬼,到底泛民候選人可否入閘,也是一大問題。

民主黨主席羅健熙。

民主黨主席羅健熙。

民主黨9月20日召開中央委員會會議,討論及推薦有意參與區議會選舉人選。黨主席羅健熙會後表示,中委會通過8人可代表民主黨報名參選,部分為現任或前任區議員,但強調目前變數很多,包括獲推薦人士仍有權不報名、其他黨員仍然可以透過「1+9」方式參選(即先取得5大地區支部9人提名,1人和議),詳細名單容後公布。

羅健熙早前指自己有意出選,而黨內約有10人同樣有意參選,據了解包括副主席伍凱欣、油尖旺區議會副主席朱子洛等,惟難以評估入閘及取得提名的機會,強調民主黨是愛國愛港。

羅健熙又稱,將要求民政處提供「三會」代表的聯絡資料,因網上現時只載有成員名單。他認為,若透過民政事務處以書信形式向「三會」成員轉達訊息,擔心未能送達。

泛民入閘的一個主要關卡是提名。按區議會新選舉方式,未來區選參選人須獲「三會」各3名委員提名,即共9名委員提名。「三會」即「地區撲滅罪行委員會」、「地區防火委員會」和「分區委員會」。現時大約有2500名「三會」成員。

但政府不同意羅健熙叫民政處提供「三會」代表的聯絡資料的建議。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周日(9月24日)出席新界九區地區服務及關愛發展基金聯合啟動儀式後會見傳媒時,有記者問及有政黨反映指很難取得「三會」成員的提名,民政總署會否公開他們的聯絡方式?

民青局局長麥美娟。

民青局局長麥美娟。

民青局局長麥美娟回應話,曾經參選的人士都知道,要取得提名是選舉過程的一部分,從來不會有人給予一張名單讓人依照着取提名的。她相信每一位有意參選的朋友,也應努力爭取提名。要取得提名,並非給予電話聯絡方法便可以,而是要看過去在地區的工作和服務,能否感動有關人士給予提名。她認為,若指因為沒有電話聯絡方法便很難取得提名,這並非事實。要取得提名,不是打一記電話便可取得。另外,「三會」名單其實是公開的,為方便大家搜尋,政府已整合名單並上載至網站。但成員資料都是其個人私隱,所以我們不會隨便公開。一如以往,若有任何人士欲聯絡「三會」成員,地區民政事務處作為「三會」的秘書處,也可轉達信息至成員,指有人士想聯絡他們。至於成員是否回覆,則是其個人決定。

麥美娟更指,她反而聽到一些「三會」成員跟她說,他們在地區服務這麼多年,有些是社福機構的社工同工,已做了多年;有些是學校校長,又做了很多年;有些是地區業主立案法團或業主委員會主席或委員,又做了很多年;所以當有些人指經常找不到他們,他們都感到很奇怪,為何認識了這麼多年,現在才說找不到他們呢?她希望每一個有意參選的朋友都努力去爭取提名,無論是自己的工作或制定一個政綱,可以感動到有關人士給予提名。

高人話,泛民的政治立場不變,很難取得提名票參選。

《文匯報》講民主黨想參選的報導。

《文匯報》講民主黨想參選的報導。

高人叫大家看看《文匯報》講民主黨想參選的報導,標題是「亂港行徑未止 鴿黨談何參選?」
內文指香港各界人士9月23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批評,民主黨多年來肆意干擾特區政府施政,長年勾結外國勢力,視議會為宣揚黑暴、攬炒平台等,但該黨至今仍未為其過去亂港行徑認錯,倘這樣也符合「愛國者治港」下的參選條件,實令香港社會難以信服。

高人總結,民主黨參選的問題不是找不到「三會」成員的電話,而是難以說服「三會」成員,他們入局後不會如當日民主黨的許智峯在中西區區議會開會那樣,次次都「碌地沙」暴力抗議,這樣多幾個泛民議員入局,又有什麼意思呢?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