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漢光武帝頒賜「倭」蔑稱 倭人600年後始醒悟 遂改名日本

歷史長河

漢光武帝頒賜「倭」蔑稱   倭人600年後始醒悟  遂改名日本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漢光武帝頒賜「倭」蔑稱 倭人600年後始醒悟 遂改名日本

2022年05月18日 10:00 最後更新:12:26

從秦漢到清代中葉,中原均視外國為「封貢體系」,在鄰近的東亞及東南亞當中,中國無疑處在中心位置,是列國爭相朝貢的對象,其中有些國家的國名,還是中國賜予。當中「日本」最初稱呼為「倭」或「倭奴」,初初得到漢光武帝的頒賜。日本使用此國名約600年間,直到唐高宗時期才正式改名。那麼,日本為何等到那個時期才改名?

漢光武帝畫像。(網上圖片)

漢光武帝畫像。(網上圖片)

中國與日本一衣帶水,為鄰交往源遠流長。《漢書•地理志》記載了,早在西漢時期,日本列島上的許多小國已開始向漢朝稱臣納貢:「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餘國,以歲時來獻見云。」等到漢武帝消滅衛氏政權,在現今朝鮮半島一帶設立「漢四郡」,即樂浪、玄菟、真番及臨屯之後,向漢朝納貢的日本小國一下子激增到30多個,《後漢書•東夷傳》載:「使驛通於漢者三十許國」,由此可見中日交往盛況。

更多相片
漢光武帝畫像。(網上圖片)

從秦漢到清代中葉,中原均視外國為「封貢體系」,在鄰近的東亞及東南亞當中,中國無疑處在中心位置,是列國爭相朝貢的對象,其中有些國家的國名,還是中國賜予。當中「日本」最初稱呼為「倭」或「倭奴」,初初得到漢光武帝的頒賜。日本使用此國名約600年間,直到唐高宗時期才正式改名。那麼,日本為何等到那個時期才改名?

《漢書•地理志》局部。(網上圖片)

中國與日本一衣帶水,為鄰交往源遠流長。《漢書•地理志》記載了,早在西漢時期,日本列島上的許多小國已開始向漢朝稱臣納貢:「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餘國,以歲時來獻見云。」等到漢武帝消滅衛氏政權,在現今朝鮮半島一帶設立「漢四郡」,即樂浪、玄菟、真番及臨屯之後,向漢朝納貢的日本小國一下子激增到30多個,《後漢書•東夷傳》載:「使驛通於漢者三十許國」,由此可見中日交往盛況。

北宋人臨摹南朝梁代蕭繹《職貢圖》中的倭國使者(左)。(網上圖片)

史書記載可知,早在西漢時期,中國便已經將日本稱之為「倭」,這個字字義不懷好意,是一個蔑稱,含有身材矮小、相貌猥瑣的意思,這大概也是漢朝君臣在見到日本使者後的第一印象。將日本稱為「倭」,似乎還只是漢朝單方面的意思,卻沒有見到對方是否樂於接受。到了東漢光武帝時期,日本才心甘情願地被稱之為「倭」。

現藏於日本福岡市立博物館的「漢倭奴國王印」及印文。(網上圖片)

對於倭國的請求,光武帝抱著「懷柔遠人」的目的,爽快答應,《後漢書•光武帝本紀》載:「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光武賜以印緩。」不僅封倭王為「倭奴國王」,而且,還賜予他一顆「漢倭奴國王印」。這個記載也推斷出自漢光武帝始,日本開始接受「倭」或「倭奴」的稱呼(事實上,「倭奴」比「倭」更輕蔑及侮辱)。

在明代繪畫大師仇英之《抗寇圖卷》中,描繪明軍如何抵抗倭寇。(網上圖片)

順帶一提,漢朝對列國頒賜印璽時,如果在對方君王名稱前不加「漢」字,則說明是將之視為對等國家來看待,比如「匈奴單于璽」,一旦在前面加「漢」字,比如「漢倭奴國王印」,則說明將其視為屬國。可見,日本在東漢時期,正式成為中國的屬國。

日本明治年間繪畫推古天皇像。(網上圖片)

從漢至隋,由於文化、制度落後,日本一直將中國視為「天朝上國」,自認為「蠻夷小邦」,心甘情願使用中國頒賜的國號。直到隋煬帝時期,日本首位女天皇推古天皇上台,並任用聖德太子實施改革,使日本在文化、制度方面大飛躍,對中國態度也開始轉變了,由極度恭順轉為追求跟中國平起平坐。

明代萬曆《坤輿萬國全圖》對日本的描述。(網上圖片)

要追求地位平等,最關鍵的舉措,便是要去掉由漢朝賜給的侮辱性國號「倭」、「倭奴」,再為自己取一個易記又高大上的名字,最終,他們決定自稱為「日出之國」。據載,在公元607年(隋大業三年),推古天皇派遣外交家小野妹子訪華,在其遞交給隋煬帝的國書中,首行便自稱為「日出處天子」,煬帝大怒,天皇獲悉煬帝的反應,也大為驚恐,改自稱為「東國」。

日本重繪明代萬曆《坤輿萬國全圖》對日本的描述。(網上圖片)

《新唐書•東夷傳》載,到了唐高宗時期,倭國將國名正式更改為「日本」:「咸亨元年,遣使賀平高麗。後稍習夏音,惡倭名,更號日本。使者自言,國近日所出,以為名。或云日本乃小國,為倭所並,故冒其號。」

《漢書•地理志》局部。(網上圖片)

《漢書•地理志》局部。(網上圖片)

史書記載可知,早在西漢時期,中國便已經將日本稱之為「倭」,這個字字義不懷好意,是一個蔑稱,含有身材矮小、相貌猥瑣的意思,這大概也是漢朝君臣在見到日本使者後的第一印象。將日本稱為「倭」,似乎還只是漢朝單方面的意思,卻沒有見到對方是否樂於接受。到了東漢光武帝時期,日本才心甘情願地被稱之為「倭」。

史學界普遍認為,中日兩國間正式展開官方交往,始於東漢光武帝中元二年(公元57年)。當時,日本列島南部的倭王遣使朝貢,除了希望學習中國的文化和典章制度,還希望能得到漢朝皇帝冊封,以增強自己在其他小國中的影響力。

北宋人臨摹南朝梁代蕭繹《職貢圖》中的倭國使者(左)。(網上圖片)

北宋人臨摹南朝梁代蕭繹《職貢圖》中的倭國使者(左)。(網上圖片)

對於倭國的請求,光武帝抱著「懷柔遠人」的目的,爽快答應,《後漢書•光武帝本紀》載:「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光武賜以印緩。」不僅封倭王為「倭奴國王」,而且,還賜予他一顆「漢倭奴國王印」。這個記載也推斷出自漢光武帝始,日本開始接受「倭」或「倭奴」的稱呼(事實上,「倭奴」比「倭」更輕蔑及侮辱)。

現藏於日本福岡市立博物館的「漢倭奴國王印」及印文。(網上圖片)

現藏於日本福岡市立博物館的「漢倭奴國王印」及印文。(網上圖片)

順帶一提,漢朝對列國頒賜印璽時,如果在對方君王名稱前不加「漢」字,則說明是將之視為對等國家來看待,比如「匈奴單于璽」,一旦在前面加「漢」字,比如「漢倭奴國王印」,則說明將其視為屬國。可見,日本在東漢時期,正式成為中國的屬國。

自漢以降,日本與中國的往來依舊密切。東晉陳壽《三國志•烏桓鮮卑東夷傳》載,在曹魏時期,日本君主卑彌呼還曾被明帝曹叡封為「親魏倭王」,可見,兩國關係並非一般的好。到了南朝時期,日本不僅繼續接受中國的「倭奴國王」封號,還被授予中原的官爵,比如劉宋時期,屢次加封倭王為使持節、安東將軍,屬國性質就更加明顯。

在明代繪畫大師仇英之《抗寇圖卷》中,描繪明軍如何抵抗倭寇。(網上圖片)

在明代繪畫大師仇英之《抗寇圖卷》中,描繪明軍如何抵抗倭寇。(網上圖片)

從漢至隋,由於文化、制度落後,日本一直將中國視為「天朝上國」,自認為「蠻夷小邦」,心甘情願使用中國頒賜的國號。直到隋煬帝時期,日本首位女天皇推古天皇上台,並任用聖德太子實施改革,使日本在文化、制度方面大飛躍,對中國態度也開始轉變了,由極度恭順轉為追求跟中國平起平坐。

日本明治年間繪畫推古天皇像。(網上圖片)

日本明治年間繪畫推古天皇像。(網上圖片)

要追求地位平等,最關鍵的舉措,便是要去掉由漢朝賜給的侮辱性國號「倭」、「倭奴」,再為自己取一個易記又高大上的名字,最終,他們決定自稱為「日出之國」。據載,在公元607年(隋大業三年),推古天皇派遣外交家小野妹子訪華,在其遞交給隋煬帝的國書中,首行便自稱為「日出處天子」,煬帝大怒,天皇獲悉煬帝的反應,也大為驚恐,改自稱為「東國」。

明代萬曆《坤輿萬國全圖》對日本的描述。(網上圖片)

明代萬曆《坤輿萬國全圖》對日本的描述。(網上圖片)

《新唐書•東夷傳》載,到了唐高宗時期,倭國將國名正式更改為「日本」:「咸亨元年,遣使賀平高麗。後稍習夏音,惡倭名,更號日本。使者自言,國近日所出,以為名。或云日本乃小國,為倭所並,故冒其號。」

日本重繪明代萬曆《坤輿萬國全圖》對日本的描述。(網上圖片)

日本重繪明代萬曆《坤輿萬國全圖》對日本的描述。(網上圖片)

對於中國來說,「日本」兩字並無冒犯含義,所以,大唐皇帝並未追究,逐步予以默認,但在私下及不少文獻記載,仍然稱日本為「倭」。至於日本作為國名被確定後,一直沿用至今。

往下看更多文章

郭象出仕 「口若懸河」受讚賞

2024年05月06日 20:00

「口若懸河」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於《世說新語.賞譽》,當中有言:「王太尉云:『郭子玄語議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

西晉玄學家郭象少有才學,對於日常生活中之事,他總能在當中找到不平凡之處。每每接觸到一些現象,他都會留心觀察,然後再冷靜地去思考其中的道理。因此,說他智周萬物也不為過。他不僅知識淵博,甚至對於老莊學說有著獨到的見解。當時,有不少人因仰慕其才名而慕名而來。然而,郭象並不向往官場,所以凡是請他出仕的,他都一概謝絕。每天不是埋頭研究學問,就是和志同道合的人談論哲理。

郭象的核心哲學理論就是「獨化論」,「獨」即是指個體,即可以自存、自足、自立、自由、自生、自已的存在個體;「化」就是形容活動的變化。 換言之,「獨化」就是一個絕對個體的活動變化。在「獨化論」中,郭象不但肯定萬事萬物的個體性,也同時否定了「造物主」和「有生於無」的觀點。(網上圖片)

郭象的核心哲學理論就是「獨化論」,「獨」即是指個體,即可以自存、自足、自立、自由、自生、自已的存在個體;「化」就是形容活動的變化。 換言之,「獨化」就是一個絕對個體的活動變化。在「獨化論」中,郭象不但肯定萬事萬物的個體性,也同時否定了「造物主」和「有生於無」的觀點。(網上圖片)

郭象恪守「不做官、只做學問」的人生原則,他認為只有這樣才能活得自在。可是朝廷又怎麼暴殄天物呢?朝廷多年來都不放棄,哪怕多次被郭象拒絕,也要派人來請他出仕。郭象實在推辭不掉了,只得硬著頭皮答應下來。朝廷一見郭象把事情應了下來,馬上就把他封為「黃門侍郎」。要知道,黃門侍郎在晉朝已經有副宰相的地位了!

作為皇帝近侍之臣,黃門侍郎主要的職責是傳達詔令。到了明清時期,黃門侍郎為從二品官員,負責協助皇帝處理朝廷事務。(網上圖片)

作為皇帝近侍之臣,黃門侍郎主要的職責是傳達詔令。到了明清時期,黃門侍郎為從二品官員,負責協助皇帝處理朝廷事務。(網上圖片)

到了京城,郭象很快就憑著自己豐富的知識在官場上站穩了腳。加上,他口才很好,對什麽事情都能講得頭頭是道,所以人們都愛聽他那生動且深刻的論述。當時太尉王衍也十分欣賞郭象,認為他不但立論新穎,講話還條理清楚,所以他常常在別人面前讚揚郭象說:「聽郭象說話,就好像一條倒懸起來的河流,滔滔不絕地往下灌注,永遠沒有枯竭的時候。」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後人據此提煉出「口若懸河」這個成語,而「懸河」即瀑布之意,所以這個成語比喻人說話滔滔不絕,像河水傾泄一樣。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