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漢光武帝頒賜「倭」蔑稱 倭人600年後始醒悟 遂改名日本

歷史長河

漢光武帝頒賜「倭」蔑稱   倭人600年後始醒悟  遂改名日本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漢光武帝頒賜「倭」蔑稱 倭人600年後始醒悟 遂改名日本

2022年05月18日 10:00 最後更新:12:26

從秦漢到清代中葉,中原均視外國為「封貢體系」,在鄰近的東亞及東南亞當中,中國無疑處在中心位置,是列國爭相朝貢的對象,其中有些國家的國名,還是中國賜予。當中「日本」最初稱呼為「倭」或「倭奴」,初初得到漢光武帝的頒賜。日本使用此國名約600年間,直到唐高宗時期才正式改名。那麼,日本為何等到那個時期才改名?

漢光武帝畫像。(網上圖片)

漢光武帝畫像。(網上圖片)

中國與日本一衣帶水,為鄰交往源遠流長。《漢書•地理志》記載了,早在西漢時期,日本列島上的許多小國已開始向漢朝稱臣納貢:「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餘國,以歲時來獻見云。」等到漢武帝消滅衛氏政權,在現今朝鮮半島一帶設立「漢四郡」,即樂浪、玄菟、真番及臨屯之後,向漢朝納貢的日本小國一下子激增到30多個,《後漢書•東夷傳》載:「使驛通於漢者三十許國」,由此可見中日交往盛況。

更多相片
漢光武帝畫像。(網上圖片)

從秦漢到清代中葉,中原均視外國為「封貢體系」,在鄰近的東亞及東南亞當中,中國無疑處在中心位置,是列國爭相朝貢的對象,其中有些國家的國名,還是中國賜予。當中「日本」最初稱呼為「倭」或「倭奴」,初初得到漢光武帝的頒賜。日本使用此國名約600年間,直到唐高宗時期才正式改名。那麼,日本為何等到那個時期才改名?

《漢書•地理志》局部。(網上圖片)

中國與日本一衣帶水,為鄰交往源遠流長。《漢書•地理志》記載了,早在西漢時期,日本列島上的許多小國已開始向漢朝稱臣納貢:「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餘國,以歲時來獻見云。」等到漢武帝消滅衛氏政權,在現今朝鮮半島一帶設立「漢四郡」,即樂浪、玄菟、真番及臨屯之後,向漢朝納貢的日本小國一下子激增到30多個,《後漢書•東夷傳》載:「使驛通於漢者三十許國」,由此可見中日交往盛況。

北宋人臨摹南朝梁代蕭繹《職貢圖》中的倭國使者(左)。(網上圖片)

史書記載可知,早在西漢時期,中國便已經將日本稱之為「倭」,這個字字義不懷好意,是一個蔑稱,含有身材矮小、相貌猥瑣的意思,這大概也是漢朝君臣在見到日本使者後的第一印象。將日本稱為「倭」,似乎還只是漢朝單方面的意思,卻沒有見到對方是否樂於接受。到了東漢光武帝時期,日本才心甘情願地被稱之為「倭」。

現藏於日本福岡市立博物館的「漢倭奴國王印」及印文。(網上圖片)

對於倭國的請求,光武帝抱著「懷柔遠人」的目的,爽快答應,《後漢書•光武帝本紀》載:「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光武賜以印緩。」不僅封倭王為「倭奴國王」,而且,還賜予他一顆「漢倭奴國王印」。這個記載也推斷出自漢光武帝始,日本開始接受「倭」或「倭奴」的稱呼(事實上,「倭奴」比「倭」更輕蔑及侮辱)。

在明代繪畫大師仇英之《抗寇圖卷》中,描繪明軍如何抵抗倭寇。(網上圖片)

順帶一提,漢朝對列國頒賜印璽時,如果在對方君王名稱前不加「漢」字,則說明是將之視為對等國家來看待,比如「匈奴單于璽」,一旦在前面加「漢」字,比如「漢倭奴國王印」,則說明將其視為屬國。可見,日本在東漢時期,正式成為中國的屬國。

日本明治年間繪畫推古天皇像。(網上圖片)

從漢至隋,由於文化、制度落後,日本一直將中國視為「天朝上國」,自認為「蠻夷小邦」,心甘情願使用中國頒賜的國號。直到隋煬帝時期,日本首位女天皇推古天皇上台,並任用聖德太子實施改革,使日本在文化、制度方面大飛躍,對中國態度也開始轉變了,由極度恭順轉為追求跟中國平起平坐。

明代萬曆《坤輿萬國全圖》對日本的描述。(網上圖片)

要追求地位平等,最關鍵的舉措,便是要去掉由漢朝賜給的侮辱性國號「倭」、「倭奴」,再為自己取一個易記又高大上的名字,最終,他們決定自稱為「日出之國」。據載,在公元607年(隋大業三年),推古天皇派遣外交家小野妹子訪華,在其遞交給隋煬帝的國書中,首行便自稱為「日出處天子」,煬帝大怒,天皇獲悉煬帝的反應,也大為驚恐,改自稱為「東國」。

日本重繪明代萬曆《坤輿萬國全圖》對日本的描述。(網上圖片)

《新唐書•東夷傳》載,到了唐高宗時期,倭國將國名正式更改為「日本」:「咸亨元年,遣使賀平高麗。後稍習夏音,惡倭名,更號日本。使者自言,國近日所出,以為名。或云日本乃小國,為倭所並,故冒其號。」

《漢書•地理志》局部。(網上圖片)

《漢書•地理志》局部。(網上圖片)

史書記載可知,早在西漢時期,中國便已經將日本稱之為「倭」,這個字字義不懷好意,是一個蔑稱,含有身材矮小、相貌猥瑣的意思,這大概也是漢朝君臣在見到日本使者後的第一印象。將日本稱為「倭」,似乎還只是漢朝單方面的意思,卻沒有見到對方是否樂於接受。到了東漢光武帝時期,日本才心甘情願地被稱之為「倭」。

史學界普遍認為,中日兩國間正式展開官方交往,始於東漢光武帝中元二年(公元57年)。當時,日本列島南部的倭王遣使朝貢,除了希望學習中國的文化和典章制度,還希望能得到漢朝皇帝冊封,以增強自己在其他小國中的影響力。

北宋人臨摹南朝梁代蕭繹《職貢圖》中的倭國使者(左)。(網上圖片)

北宋人臨摹南朝梁代蕭繹《職貢圖》中的倭國使者(左)。(網上圖片)

對於倭國的請求,光武帝抱著「懷柔遠人」的目的,爽快答應,《後漢書•光武帝本紀》載:「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光武賜以印緩。」不僅封倭王為「倭奴國王」,而且,還賜予他一顆「漢倭奴國王印」。這個記載也推斷出自漢光武帝始,日本開始接受「倭」或「倭奴」的稱呼(事實上,「倭奴」比「倭」更輕蔑及侮辱)。

現藏於日本福岡市立博物館的「漢倭奴國王印」及印文。(網上圖片)

現藏於日本福岡市立博物館的「漢倭奴國王印」及印文。(網上圖片)

順帶一提,漢朝對列國頒賜印璽時,如果在對方君王名稱前不加「漢」字,則說明是將之視為對等國家來看待,比如「匈奴單于璽」,一旦在前面加「漢」字,比如「漢倭奴國王印」,則說明將其視為屬國。可見,日本在東漢時期,正式成為中國的屬國。

自漢以降,日本與中國的往來依舊密切。東晉陳壽《三國志•烏桓鮮卑東夷傳》載,在曹魏時期,日本君主卑彌呼還曾被明帝曹叡封為「親魏倭王」,可見,兩國關係並非一般的好。到了南朝時期,日本不僅繼續接受中國的「倭奴國王」封號,還被授予中原的官爵,比如劉宋時期,屢次加封倭王為使持節、安東將軍,屬國性質就更加明顯。

在明代繪畫大師仇英之《抗寇圖卷》中,描繪明軍如何抵抗倭寇。(網上圖片)

在明代繪畫大師仇英之《抗寇圖卷》中,描繪明軍如何抵抗倭寇。(網上圖片)

從漢至隋,由於文化、制度落後,日本一直將中國視為「天朝上國」,自認為「蠻夷小邦」,心甘情願使用中國頒賜的國號。直到隋煬帝時期,日本首位女天皇推古天皇上台,並任用聖德太子實施改革,使日本在文化、制度方面大飛躍,對中國態度也開始轉變了,由極度恭順轉為追求跟中國平起平坐。

日本明治年間繪畫推古天皇像。(網上圖片)

日本明治年間繪畫推古天皇像。(網上圖片)

要追求地位平等,最關鍵的舉措,便是要去掉由漢朝賜給的侮辱性國號「倭」、「倭奴」,再為自己取一個易記又高大上的名字,最終,他們決定自稱為「日出之國」。據載,在公元607年(隋大業三年),推古天皇派遣外交家小野妹子訪華,在其遞交給隋煬帝的國書中,首行便自稱為「日出處天子」,煬帝大怒,天皇獲悉煬帝的反應,也大為驚恐,改自稱為「東國」。

明代萬曆《坤輿萬國全圖》對日本的描述。(網上圖片)

明代萬曆《坤輿萬國全圖》對日本的描述。(網上圖片)

《新唐書•東夷傳》載,到了唐高宗時期,倭國將國名正式更改為「日本」:「咸亨元年,遣使賀平高麗。後稍習夏音,惡倭名,更號日本。使者自言,國近日所出,以為名。或云日本乃小國,為倭所並,故冒其號。」

日本重繪明代萬曆《坤輿萬國全圖》對日本的描述。(網上圖片)

日本重繪明代萬曆《坤輿萬國全圖》對日本的描述。(網上圖片)

對於中國來說,「日本」兩字並無冒犯含義,所以,大唐皇帝並未追究,逐步予以默認,但在私下及不少文獻記載,仍然稱日本為「倭」。至於日本作為國名被確定後,一直沿用至今。

往下看更多文章

20世紀二三十年代徵兵歌《送郎當紅軍》

2024年04月29日 10:00

從唐代杜甫詩《兵車行》的「耶孃妻子走相送,牽衣頓足攔道哭」,到近來解放軍徵兵的宣傳大片來看,歷來徵兵都不是易事。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江西,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紅軍為了招兵,流出《送郎當紅軍》一曲,「切莫想家庭,妹妹會小心」。

《送郎當紅軍》曲譜 (網上圖片)

《送郎當紅軍》曲譜 (網上圖片)

《送郎當紅軍》誕生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江西,在紅軍開始長征時迅速由江西傳播到相鄰的革命根據地,後又隨著紅軍長征流傳到了各地。這首歌謠是江西女性支持革命無私心聲的真實流露,表現了江西女性,尤其是紅軍妻子深明大義、無私奉獻、舍小家為大家的革命情懷和珍愛親人、關心親人、期盼團圓的革命柔情。

在中國傳統的農耕社會中,除了重利的商人,考科舉的學子,中國人很少有別離他鄉的。商人離妻別子,為的是賺錢養家;學子離鄉,為的是高中做官;平民百姓偶然別離,為的是人生的義務與責任。

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蠟像《擴大紅軍》(網上圖片)

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蠟像《擴大紅軍》(網上圖片)

分離在中國文化中是冷清與淒慘的,有無奈與不舍。文學作品中描寫分離的詩文,可以說是一字一淚,包含著離別人的無限情愫。其中的意蘊,只有別離人自知。民間諺語「在家千日好,出門時時難」裡包含著別離的多少辛酸。

20世紀二三十年代,在中國大地上,誕生了一支與眾不同的軍隊,人稱它為紅軍,在紅軍離別的地方,我們可以看到一種與所有分離不同的分離,那就是妻子唱歌送郎當紅軍。

夫唱婦隨,革命道路上的農民夫妻。(網上圖片)

夫唱婦隨,革命道路上的農民夫妻。(網上圖片)

送郎當紅軍的隊伍中,有新婚燕爾的年輕妻子,有相濡以沫的中年妻子。難道她們不懂得分別的意味,不知曉分別的後果,不懂得夫妻一別就可能是永別?她們的丈夫是去參軍打仗,「要戰鬥,就會有犧牲」。

懂得,她們都懂得,而且她們懂得的比我們要多,但她們比我們要高尚。她們懂得只有割捨自己的小家才會有人民的大家,她們懂得只有獻身革命,才有國家與民族的未來。於是,她們以自己的毅力、膽識、決心、柔情,用純真的情懷唱起了《送郎當紅軍》,情感真熾,聽者為之動容。

江西瑞金有位名為陳發姑的老人,當年便是唱著《送郎當紅軍》送別紅軍丈夫朱吉梯。(網上圖片)

江西瑞金有位名為陳發姑的老人,當年便是唱著《送郎當紅軍》送別紅軍丈夫朱吉梯。(網上圖片)

江西瑞金有位名為陳發姑的老人,生於1894年,2008年去世。當時,她唱著《送郎當紅軍》送別紅軍丈夫朱吉梯。在其後的70多年中,她每天唱著這首歌,期盼著有一天她的丈夫朱吉梯能夠凱旋而歸。「革命呐成功啊,親郎回家庭」,這是一種期盼,一種希望,更是一種寄託。儘管青絲唱成了白髮,儘管明眸唱成了濁眼,但她依然在遙望、唱著這首歌、等待著她當年送走的丈夫能夠凱旋而歸。正是有了這些舍小家顧大家的她們,才會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現在解放軍的宣傳片有時用上明星 (網上圖片)

現在解放軍的宣傳片有時用上明星 (網上圖片)

不只是留在家中照顧老幼的女子們會唱《送郎當紅軍》,紅軍戰士也會唱。黃加棟老人是1933年參加紅軍的,當年的很多事情他已經淡忘了,可是那首《送郎當紅軍》卻準確無誤地留在了他的記憶裡。但無論誰唱,唱《送郎當紅軍》,就是唱紅軍與親人們的故事,唱《送郎當紅軍》,就會激起一種慷慨坦蕩的氣魄。

另一款解放軍宣傳片,主打「參軍報國,準備出發」。(網上圖片)

另一款解放軍宣傳片,主打「參軍報國,準備出發」。(網上圖片)

《送郎當紅軍》的民歌原型是《懷胎調》,這是一首真正原生態的江西民歌,沒有經過整理改編,基本上保持了原來風貌。當年,這首歌受到了各個進步劇團的青睞,在「擴大百萬紅軍」的宣傳中,每次演出都會唱它,每次演唱後人們都會深受感召,掀起一片參軍熱潮。其實,只要是紅軍生活或經過的地方,都有這種歌謠在流傳。現在流行的版本只是諸多版本中的一種。歌名相同,歌詞大同小異,曲調各不相同,附著在歌詞上的故事也不相同。

文章文字版權由廣東人民出版社許可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