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抗日戰爭勝利77周年 《人民日報》:開歷史倒車者,必將走入歧途

博客文章

抗日戰爭勝利77周年 《人民日報》:開歷史倒車者,必將走入歧途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抗日戰爭勝利77周年 《人民日報》:開歷史倒車者,必將走入歧途

2022年08月15日 12:14 最後更新:12:22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通過電台廣播宣讀《停戰詔書》,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詔書稱「交戰已閱四載」,將戰爭歷史縮限為1941年以後的4年。只稱「深表遺憾」,卻不向受害國道歉。詔書全篇815字,只字未提「戰敗」,只稱「終戰」,不提「投降」,而稱「為保全國體停止戰鬥」……種種字眼,妄圖掩蓋歷史。 

《停戰詔書》將投降美化為「採取非常措施『收拾時局』」。

《停戰詔書》將投降美化為「採取非常措施『收拾時局』」。

為爭取免除天皇裕仁的戰爭責任及保護日本天皇制,詔書在措辭上採取了諸多手段。甚至戰後幾十年間,日本官方認可的史書只字不提8月14日致盟國的同意投降電,也盡量回避9月2日簽降書一事,卻竭力把二戰終結的功勞放到天皇頭上,試圖美化這段歷史。 

《大公報》用「日本投降矣」5個鉛字,向全國人民報告抗戰勝利的消息。

《大公報》用「日本投降矣」5個鉛字,向全國人民報告抗戰勝利的消息。

《人民日報》國際評論欄目「鐘聲」今日發表《開歷史倒車者,必將走入歧途》,敦促日方深刻反省歷史。文中寫道,日本本應深刻反省侵略歷史,以實際行動取信於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然而,77年後的今天,日本卻頻頻在歷史問題上開倒車,加緊推進自身軍事鬆綁,極力拉攏域外國家在地區搞對抗……種種錯誤做法悖逆歷史正義,損害亞太和平穩定,引起地區國家和國際社會和平力量的高度警惕。

《人民日報》:開歷史倒車者,必將走入歧途。

《人民日報》:開歷史倒車者,必將走入歧途。

《開歷史倒車者,必將走入歧途》全文:

正視歷史、反省罪責,是戰後日本實現自我救贖、回歸國際社會的前提條件。繼續執迷於逆時代潮流而動,日本最終只會自食惡果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最終勝利。日本軍國主義犯下的滔天罪行,給亞洲各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是對生命和人權的粗暴踐踏,也是對人類文明的嚴重挑戰。日本本應深刻反省侵略歷史,以實際行動取信於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然而,77年後的今天,日本卻頻頻在歷史問題上開倒車,加緊推進自身軍事鬆綁,極力拉攏域外國家在地區搞對抗……種種錯誤做法悖逆歷史正義,損害亞太和平穩定,引起地區國家和國際社會和平力量的高度警惕。

正視歷史、反省罪責,是戰後日本實現自我救贖、回歸國際社會的前提條件。然而,77年來,日本始終沒有真正做到這一點,日本右翼勢力從未停止對歷史公論、國際正義的挑戰。近年來,日本國內政治生態發生新變化,為軍國主義侵略史翻案之風愈演愈烈。日本政治人物頻頻參拜供奉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淡化南京大屠殺罪行,否認強徵慰安婦,並公然質疑挑戰《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和東京審判,不斷在釣魚島等問題上製造事端……日本掩蓋、否認甚至美化侵略歷史,是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和戰後國際秩序的嚴重挑釁。

日本右翼勢力熱衷於篡改歷史,根本目的是擺脫戰後國際秩序的束縛,再度實現軍事擴張。日本大肆炒作鄰國「威脅」,主動勾連域外大國,企圖在亞太地區製造割裂、挑起對抗。在惡意渲染地區局勢緊張的同時,日本鬆綁安保政策的步子也越邁越大。加快推動修改和平憲法議程,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則,強行通過新安保法,解禁集體自衛權,通過新版《防衛計劃大綱》和《中期防衛力整備計劃》,不斷增加防衛經費,發展所謂「反擊能力」……日本在背離專守防衛的路上越走越遠,不斷釋放出否定戰後和平發展道路的危險信號,成為亞太地區和平穩定面臨的嚴重風險隱患。

日本在台灣問題上的高調表演,進一步暴露其險惡用心。日本曾非法侵佔並在台灣實行長達半個世紀的殖民統治,殺害60多萬台灣同胞,犯下罄竹難書的罪行。日方本應認真反省侵略歷史,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原則和所作承諾,在台灣問題上謹言慎行。然而,一段時間以來,日本在台灣問題上的消極動向頻繁集中,一些政治勢力聲稱「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日本政府不久前發佈2022年版《防衛白皮書》,罔顧事實渲染所謂大陸對台「軍事威脅」,妄稱「台灣局勢對日本安全及國際穩定十分重要」。上述行為嚴重違反國際關係基本准則,違背日方在台灣問題上向中方作出的嚴肅承諾,損害中日關係政治基礎。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竄訪中國台灣地區,招致國際正義力量廣泛譴責。但在台灣問題上負債累累的日本,卻公然替美國放任佩洛西竄台、侵犯中國主權的錯誤行徑張目,對中國政府合理合法的反制行動說三道四,追隨配合美方搞「以台制華」。日本這種為虎作倀的惡劣做法,包藏搞亂台海、搞亂亞太、從中漁利的險惡用心。人們不禁要問,一個「風險偏好」不斷提高的日本,難道要重蹈覆轍,再次滑向以鄰為壑、禍亂地區的深淵?

開歷史倒車者,必將走入歧途。日本只有迷途知返,深刻反省歷史罪責、汲取歷史教訓,尊重亞洲鄰國安全關切,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才能在地區發展中找到自身的位置。繼續執迷於逆時代潮流而動,日本最終只會自食惡果。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月球是起點,國際月球科研站支撐人類走向更遠深空。」除了載人航天取得的成就,中國牽頭組織的國際月球科研站計劃,未來又是什麽樣?

國家航天局公佈國際月球科研站概念影片。

國家航天局公佈國際月球科研站概念影片。

4月24日是第九個中國航天日。當日,國家航天局通過一小段影片,公布了探月工程的最新進展,令所有人一睹為快。

國際月球科研站計劃由中國牽頭發起,已經吸引10多個國家和機構加入,並計劃在2035年前建成基本型,以月球南極為核心開展月球環境探測和資源利用試驗驗證。拓展型建設以月球軌道站為樞紐,計劃2045年前建成。

從國際月球科研站概念視頻中可以看到,國際月球科研站擁有多種多樣的功能。

為什麽要建國際月球科研站?又要怎麽建?

國際月球科研站是在月球表面或月球軌道上,建設可進行月球自身探索和利用等多學科多目標科研活動、長期自主運行的綜合性科學實驗基地。

隨著深空探測技術、經驗的不斷積累,中國也已制定了對深空和國際月球科研站的研究方向。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稱:「過去我們能够到達月球,現在我們主要是要到上面去開展科學實驗;過去都是到某一個點去,現在可能要大面積探索,要深入探索;過去都是以政府主導,現在開始向政府來牽引商業航天積極參與轉變;多個國家或國際組織聯合起來共同來進行探測。」

吳偉仁介紹,國際月球科研站將按照2個階段分步實施,第一步是基本型建設階段,2035年前,以月球南極為核心,建成功能基本齊備、要素基本配套的綜合科學設施。第二步是拓展型建設階段,2045年前,以月球軌道站為樞紐,建成功能完善、相當規模、穩定運行的設備設施。

吳偉仁稱,月球這是一個起點,國際月球科研站就為以後人類走向更遠深空提供一個長時間科研研究、長時間能够在上面進行作業、進行工作、進行生活,為以後奔向火星,奔向更遠的深空做技術儲備和物資、智力上這方面的儲備。

另外,在4月24日上午舉行的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强介紹說,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登陸月球各系統正按計劃開展研製建設。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强。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强。

2023年,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經中央政府批准啟動實施,總體目標是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登陸月球。

據悉,中國第四批航天員選拔即將完成,不久將正式對外發布相關信息。第四批航天員入隊後,將和現役航天員一起,實施空間站後續任務,+實現中國人登陸月球。

目前,長征十號運載火箭、夢舟載人飛船、攬月月面著陸器、登月服等主要飛行産品均已完成方案研製工作,正在全面開展初樣産品生産和各項試驗。飛船、著陸器已基本完成力熱試驗産品研製,火箭正在開展各型發動機地面試車,文昌載人月球探測發射場建設全面啟動實施,向全社會公開徵集的載人月球車、月面載荷方案正在進行競爭擇優。

相比空間站任務,登月任務中航天員需要訓練掌握夢舟飛船和攬月著陸器正常以及應急飛行情况下的操作,月面出/進艙,六分之一重力條件下負重行走,月球車遠距離駕駛,月面鑽探、采樣和科學考察等技能。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