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廣州淪陷與華南敵後戰場的開闢

歷史長河

廣州淪陷與華南敵後戰場的開闢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廣州淪陷與華南敵後戰場的開闢

2022年09月20日 10:00

從盧溝橋事變至武漢、廣州失守,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實施全面戰略進攻,中國進行全國範圍的戰略防禦。正面作戰的國民黨軍隊由於戰略指導失誤,喪失了大片國土。但廣大愛國官兵頑強作戰,粉碎了日軍「速戰速決」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美夢,並保存了中國軍隊的主力,這就為相持階段進一步消耗日軍的兵力、在敵後廣泛開展游擊戰爭奠定了基礎。

國民政府廣州守軍總司令余漢謀 (網上圖片)

國民政府廣州守軍總司令余漢謀 (網上圖片)

全面抗戰爆發後,國民政府在廣東設立第四戰區,由何應欽兼任司令長官。由於廣州鄰近香港,日本如果進攻廣州將損害英國利益,引起英國的對抗,因此,國民政府認為日本不敢貿然進攻廣州,沒有把廣州作為重點防禦地區,而將抗戰重點放在華中,導致華南兵力單薄。

更多相片
國民政府廣州守軍總司令余漢謀 (網上圖片)

從盧溝橋事變至武漢、廣州失守,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實施全面戰略進攻,中國進行全國範圍的戰略防禦。正面作戰的國民黨軍隊由於戰略指導失誤,喪失了大片國土。但廣大愛國官兵頑強作戰,粉碎了日軍「速戰速決」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美夢,並保存了中國軍隊的主力,這就為相持階段進一步消耗日軍的兵力、在敵後廣泛開展游擊戰爭奠定了基礎。

日軍在大亞灣登陸,對此中國守軍毫無察覺。(網上圖片)

全面抗戰爆發後,國民政府在廣東設立第四戰區,由何應欽兼任司令長官。由於廣州鄰近香港,日本如果進攻廣州將損害英國利益,引起英國的對抗,因此,國民政府認為日本不敢貿然進攻廣州,沒有把廣州作為重點防禦地區,而將抗戰重點放在華中,導致華南兵力單薄。

因為對敵誤判,使日軍輕易攻入廣州。(網上圖片)

1938年10月11日夜,日軍從台灣海峽澎湖地區出發,進入廣東大亞灣,對此中國守軍毫無察覺。12日淩晨,日軍在數十艘軍艦和100餘架飛機的掩護下,分別乘約300艘登陸艦艇突然在大亞灣強行登陸。中國守軍未作多少抵抗即撤退。

帶領「東寶惠邊人民抗日游擊大隊」的王作堯 (網上圖片)

國民政府駐美大使致蔣介石的電報稱:「廣州不戰而陷,國外感想甚惡。」廣州失陷,使中國失去了重要的國際物資輸入線,給持久抗戰造成了新的困難。

「東寶惠邊人民抗日遊擊大隊」成立遺址 (網上圖片)

1938年11月底,日軍為了鞏固佔領廣州的戰果,從四面八方開始對廣九鐵路進行「掃蕩」,東莞的抗日武裝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保存下來。由於中共廣東省委已經撤離廣州,王作堯等人也與上級失去聯繫,最後決定這支隊伍兵分兩路:一路進入東莞、寶安的大嶺山堅持戰鬥;另一路隨國民黨東莞縣政府向南撤退。

日軍在大亞灣登陸,對此中國守軍毫無察覺。(網上圖片)

日軍在大亞灣登陸,對此中國守軍毫無察覺。(網上圖片)

1938年10月11日夜,日軍從台灣海峽澎湖地區出發,進入廣東大亞灣,對此中國守軍毫無察覺。12日淩晨,日軍在數十艘軍艦和100餘架飛機的掩護下,分別乘約300艘登陸艦艇突然在大亞灣強行登陸。中國守軍未作多少抵抗即撤退。

當日,日本首相兼外相近衛照會各國大使,宣佈日本在華南戰事開始,要求各國避免一切援華行動。13至16日,日軍先後攻陷淡水、惠陽、博羅、增城和從化等地。17日,廣州各界人民7萬多人舉行遊行,決心保衛廣州。

此時,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才匆忙抽調軍隊馳援廣東,但未等該援軍到達,第十二集團軍總司令余漢謀即已於10月21日奉命放棄廣州。23日,珠江口的虎門要塞失守,日軍隨即佔領順德、佛山、三水等地,控制了廣州等珠江三角洲主要地區。

因為對敵誤判,使日軍輕易攻入廣州。(網上圖片)

因為對敵誤判,使日軍輕易攻入廣州。(網上圖片)

國民政府駐美大使致蔣介石的電報稱:「廣州不戰而陷,國外感想甚惡。」廣州失陷,使中國失去了重要的國際物資輸入線,給持久抗戰造成了新的困難。

在廣州即將淪陷之際,共產黨從香港辦事處抽調曾生等得力幹部到東江地區開展敵後游擊戰爭,開闢抗日根據地。早在日軍侵略廣東前,中共東莞中心縣委就在農村建立了5個游擊小組。而這些武裝力量遠遠不夠,1938年10月13日,廣東東莞抗日模範壯丁隊宣告成立,這是東莞中心縣委直接領導的一支武裝,由王作堯任隊長。

10月18日,廣州即將淪陷,中共廣東省委決定將多數幹部撤離廣州,保存有生力量,省委機關撤往粵北,成立西南特委、東南特委和東江特委。

帶領「東寶惠邊人民抗日游擊大隊」的王作堯 (網上圖片)

帶領「東寶惠邊人民抗日游擊大隊」的王作堯 (網上圖片)

1938年11月底,日軍為了鞏固佔領廣州的戰果,從四面八方開始對廣九鐵路進行「掃蕩」,東莞的抗日武裝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保存下來。由於中共廣東省委已經撤離廣州,王作堯等人也與上級失去聯繫,最後決定這支隊伍兵分兩路:一路進入東莞、寶安的大嶺山堅持戰鬥;另一路隨國民黨東莞縣政府向南撤退。

經與當地武裝力量整合,由王作堯帶領的「東寶惠邊人民抗日游擊大隊」和由曾生帶領的「惠寶人民抗日游擊總隊」相繼成立,後又發展為「第二大隊」和「新編大隊」,這兩支隊伍充實了華南抗戰力量,不斷給與日軍以沉重打擊。

「東寶惠邊人民抗日遊擊大隊」成立遺址 (網上圖片)

「東寶惠邊人民抗日遊擊大隊」成立遺址 (網上圖片)

1940年3月,隨著東江地區抗日武裝的不斷壯大,日本對中國戰爭能力達到極限,國民黨廣東當局開始調集軍隊,試圖消滅廣東的新編大隊和第二大隊。國民黨軍隊步步緊逼,兩支隊伍數次突圍後終於會合、損失慘重。部隊穩定後,梁鴻鈞、曾生、周伯明等人相繼去香港,與上級商量下一步的行動計畫。

東江、瓊崖、潮汕等地人民抗日武裝相繼建立、保存力量並展開艱苦戰鬥,為華南抗日戰爭奠定了強大基礎。

文章文字版權由廣東人民出版社許可

往下看更多文章

郭象出仕 「口若懸河」受讚賞

2024年05月06日 20:00

「口若懸河」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於《世說新語.賞譽》,當中有言:「王太尉云:『郭子玄語議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

西晉玄學家郭象少有才學,對於日常生活中之事,他總能在當中找到不平凡之處。每每接觸到一些現象,他都會留心觀察,然後再冷靜地去思考其中的道理。因此,說他智周萬物也不為過。他不僅知識淵博,甚至對於老莊學說有著獨到的見解。當時,有不少人因仰慕其才名而慕名而來。然而,郭象並不向往官場,所以凡是請他出仕的,他都一概謝絕。每天不是埋頭研究學問,就是和志同道合的人談論哲理。

郭象的核心哲學理論就是「獨化論」,「獨」即是指個體,即可以自存、自足、自立、自由、自生、自已的存在個體;「化」就是形容活動的變化。 換言之,「獨化」就是一個絕對個體的活動變化。在「獨化論」中,郭象不但肯定萬事萬物的個體性,也同時否定了「造物主」和「有生於無」的觀點。(網上圖片)

郭象的核心哲學理論就是「獨化論」,「獨」即是指個體,即可以自存、自足、自立、自由、自生、自已的存在個體;「化」就是形容活動的變化。 換言之,「獨化」就是一個絕對個體的活動變化。在「獨化論」中,郭象不但肯定萬事萬物的個體性,也同時否定了「造物主」和「有生於無」的觀點。(網上圖片)

郭象恪守「不做官、只做學問」的人生原則,他認為只有這樣才能活得自在。可是朝廷又怎麼暴殄天物呢?朝廷多年來都不放棄,哪怕多次被郭象拒絕,也要派人來請他出仕。郭象實在推辭不掉了,只得硬著頭皮答應下來。朝廷一見郭象把事情應了下來,馬上就把他封為「黃門侍郎」。要知道,黃門侍郎在晉朝已經有副宰相的地位了!

作為皇帝近侍之臣,黃門侍郎主要的職責是傳達詔令。到了明清時期,黃門侍郎為從二品官員,負責協助皇帝處理朝廷事務。(網上圖片)

作為皇帝近侍之臣,黃門侍郎主要的職責是傳達詔令。到了明清時期,黃門侍郎為從二品官員,負責協助皇帝處理朝廷事務。(網上圖片)

到了京城,郭象很快就憑著自己豐富的知識在官場上站穩了腳。加上,他口才很好,對什麽事情都能講得頭頭是道,所以人們都愛聽他那生動且深刻的論述。當時太尉王衍也十分欣賞郭象,認為他不但立論新穎,講話還條理清楚,所以他常常在別人面前讚揚郭象說:「聽郭象說話,就好像一條倒懸起來的河流,滔滔不絕地往下灌注,永遠沒有枯竭的時候。」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後人據此提煉出「口若懸河」這個成語,而「懸河」即瀑布之意,所以這個成語比喻人說話滔滔不絕,像河水傾泄一樣。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